正面戰場之上,王母娘娘親自坐鎮,矛頭對準巫族高手。

三位巫族大巫直接被王母娘娘使出天羅地網大陣困住,動彈不得。

沒有了大羅級高手以後,闡教和佛教弟子修為接近,戰的有來有回,旗鼓相當。

孔宣和敖廣帶來的兩億星辰軍精銳則是頂住了剩餘的巫族戰士。

而有熊部落和九黎部落也戰在了一起,軒轅可不是吃白飯的,改進了軍陣和兵器以後,有熊部落的戰力大增,勉強抵擋住了九黎部落的巫人戰士。

眼見巫人們被有熊部落的戰士擋住了,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頓時就急了,巫族本來十分完美的計劃,被人破解的千瘡百孔也就罷了,如今正面戰場之上竟然也被擋住了,這讓他如何接受?

憤怒的蚩尤選擇了親自下場參戰,作為大巫轉世的巫人,而且實力也恢復如初,蚩尤在這人族戰場之上就是大殺器。

此時闡教眾人全部被佛教弟子牽制住了,佛教弟子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丈六金身確實不凡,使得他們戰力大增。

而闡教這邊唯一的大羅高手燃燈就是個二五仔,早就有叛教之意的他,怎麼會出死力?只是混在人群之中划水。

無奈之下軒轅只能親自上陣,對戰蚩尤。

饒是軒轅修煉天賦高,此時也只是一個金仙,跟蚩尤隔著兩重大境界,哪裡是對手啊。

幸虧有人族氣運暗中守護,這才逢凶化吉,保住了性命,不過九戰九敗的戰績,讓有熊部落的氣勢跌到了低谷。

就在軒轅一籌莫展的時候,九天玄女出現了。

她本是一位法力強大的散修女仙,行事方正,好打抱不平,後來被玉帝招攬,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

此次相助人族,自然是受玉帝之命。

玉帝作為天庭領袖,自然不會是草包,答應了六耳的邀請後,仔細調查了九黎部落。

他發現巫族與人族結合後誕生的巫人肉身強大,戰力不俗,人族想要戰勝他們殊為不易。

幾經思索之後,玉帝決定提前做一些佈置,便安排了九天玄女前往東海,製作了80面夔皮鼓。

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

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九天玄女將這80面夔皮鼓交給了軒轅。

軒轅命人趁九黎部落不備,一齊敲響了蘷皮鼓,效果不同凡響,剎那間就震懾住了巫人戰士們。

兵法之道極為高深的軒轅牢牢抓住了這次機會,一鼓作氣,率領有熊部落的戰士沖垮了九黎戰陣。

又在九天玄女的幫助下,將蚩尤生擒。

不是不願意擊殺蚩尤,而是他肉身強悍,刀槍不入,根本殺之不死。

就連擒獲蚩尤,也是軒轅藉助了人族的氣運,不然堂堂大巫豈是能夠輕易生擒的?

不過生擒了殺不掉也很讓人頭疼啊,蚩尤不死,九黎部落的巫人就會一直反抗。

就在軒轅一籌莫展之際,一柄寶劍從天而降,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軒轅伸手將寶劍握住,感覺其內蘊藏著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

舉起神劍,軒轅一刀就斬下了蚩尤的腦袋,看著還在掙扎的無頭屍體,軒轅又將蚩尤的四肢一一斬下,這才消停了下來。

一旁的九天玄女深知巫族肉身的強悍,對軒轅說道:“人皇陛下,這巫族以肉身聞名於世,哪怕斬下了頭部和四肢依然不保險,若是一不留神讓他們合在一起,又成陛下的心腹大患。”

軒轅看著一點點靠攏的蚩尤肉身,贊同的點了點頭:“不知玄女有何辦法可解決此事?”

九天玄女搖搖頭:“要想一勞永逸只怕難,大能們都不願將平心娘娘得罪的太狠,只怕不願意管這事。”

“不如先把他的頭顱和四肢軀幹分開存放,互相之間離得越遠越好,日後尋到辦法了再徹底解決。”

其實九天玄女明白,哪怕此次平心娘娘敗了,可她依然是聖人,依然掌管著輪迴,你幫著她對頭也就罷了,戰場之上各為其主。

可你還要將大巫徹底殺死就過分了,要知道大巫可沒剩幾個了,女人的報復心,大家都懂。

所以蚩尤最後的結局就是身體的各個部分被裝進了盒子裡封印,秘密埋藏在不同的地方。

蚩尤一死,九黎部落的氣勢徹底垮了,很快就被有熊部落殲滅殆盡。

看到人族部落分出了勝負,闡教和佛教的眾人自然沒必要繼續打下去了,不約而同的停手作罷。

隨後就是平心娘娘返回,得知蚩尤被分屍後,明白了軒轅的意思,沒有急著去救回蚩尤,而是帶著剩餘的巫族返回地府。

自此,涿鹿之戰徹底落下帷幕,人族大獲全勝,軒轅將巫人徹底剷除,隨後統一了所有的人族部落,人族進入大一統時代。

六耳聽到這裡點了點頭,基本上都在自己的算計之內,至於細節,沒人可以掌控的那麼完美。

例如九天玄女,前世的傳說中就是玉帝派她相助軒轅,只要大方向沒問題,其他方面天道自然會推進。

準聖戰場的戰鬥也結束了,結果自然是無勝無敗。接引準提請過來的都是僱傭軍,拿點好處幫你牽制住對方的準聖罷了,誰會真的拼命啊。

西王母,萬魂老祖和赤明魔尊等人也是一樣,牽制就行了,又不是打域外天魔,用得著不顧一切嗎?

看到人族的戰事結束了,大家就拍拍屁股走人,各回各家。

至於聖人戰場,那六耳就不太清楚了,混沌那麼大,六耳和平心娘娘趕到混沌的時候就沒看見六位聖人的身影。

不過一樣的道理,到了這境界,誰能奈何得了誰?真正決定勝負的反而是準聖。

可惜對方漏算了玉帝和王母,把寶押在了乾坤老祖身上。

畢竟這事跟天庭壓根沒關係,而且闡教和玉帝的關係眾所周知,那是數次打臉,一點面子沒留。

六耳身為紫微大帝,又分潤了玉帝的權柄,所以準提斷定玉帝不會出手相助,就沒有準備後手。

也實在是請不起僱傭軍了,別看只是出手牽制,但畢竟是準聖,邀請他們的代價可不菲。

結果一切算計全部落空,之前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做大事,就別摳摳搜搜的。

這人族三皇磕磕絆絆走到這一步,總算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即將功德圓滿。

不說別人,六耳真的是操心不少,先是找鯤鵬“借”靈寶,然後又是給神農送丹藥,最後關頭不僅要搖人,還要對戰聖人。

紫微大帝當真是勞苦功高啊。

不過這次事件之後,六耳也累了,後面的五帝就徹底不管了,愛誰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