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不知道的是,這次耗時數年的闡教收徒事件,就是因他而起。

兩個天命封神之人,一個是姜子牙,另一個是申公豹。

與姜子牙不同,申公豹乃是帶藝投師,其修道幾千年,法術頗精深,煉就五行真妙訣,可移山倒海、降龍伏虎、跨鶴乘鸞。

兩人正好是同一批拜入闡教,他們入門後,十二個煉心大陣就重新啟用。

這一點其實是元始的經驗主義錯誤,他覺得大劫來臨,天機混沌,算不出天命之人,那麼就算他們出現了,依然無法察覺,便大開方便之門,以氣運多寡為收徒標準,只為了不錯過。

可沒想到當姜子牙和申公豹出現的時候,元始天尊第一時間就感知到了,他們就是天命封神之人。

不過也無所謂,多收點徒弟正好將這兩人隱藏起來,若是隻收這兩人,傻子也知道他們的身份了。

若有人來搗亂使壞,還真就是防不勝防。

元始天尊還了解到了更多的詳細資訊,天命封神之人雖然有兩個,但一主一副,真正主持封神的只有一個,另一個相當於是備胎,只做輔助,並不太重要。

目的達到了,煉心大陣自然就重新啟動,將數之不盡的拜師之人拒之門外。

廣成子一盤算,這次收了足足有72位弟子,比過去數萬年收的弟子還多,讓人咋舌。

山門處的動靜瞞不住人,闡教弟子們被這萬年難得一遇的場景驚住了,紛紛趕來湊熱鬧。

燃燈也跟著一起過來了,不過別人是單純的湊熱鬧,他卻是來偵查情報。

如今天機混沌,聖人們掐指一算的能力廢掉了,對於燃燈來說,這是個好事。

他與準提聖人的勾搭用不著像以前那麼偷偷摸摸了,所以他知道了紫霄宮中發生的事情,知道了天命封神之人。

準提聖人給了他一個任務,找出天命封神之人,提前謀劃。

接下任務的燃燈非常重視此事,他欲跳槽去佛門,這就是投名狀。

若是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哪怕去了佛門,誰又會重視他?

燃燈不動聲色的觀察著新入門弟子,企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這個是帶藝投師,修為不錯,列為目標;

這一個只是普通人族,三十多歲了?在人族裡面就是廢柴,pass掉;

這個本體是一朵白雲,根腳不錯。

……

燃燈看了半天,要麼根腳還行,要麼修為不錯,除了那個人族,感覺每一個都有可能。

不過不著急,若是一眼就能分辨,那也不是什麼重要角色,他們才剛剛入門,燃燈還有時間去探查和了解。

普賢真人來到燃燈身邊:“老師,為何這次招收了如此多的新弟子?就連十二煉心陣法都棄用了?”

燃燈搖搖頭,他的資訊來源不能公開,所以他不會透露什麼:“吾亦不知,不過想必是與大劫有關,日後自然知曉。”

隨後眾位金仙們互相討論了一會兒,實在沒什麼結果,大師兄廣成子又在忙活,便各自散去了。

闡教的收徒鬧得沸沸揚揚,整個洪荒都被這大陣仗吸引了,大部分人都不明所以,只有那一小撮人知道,元始聖人定是找到了天命之人。

通天聖人罕見的砸碎了手中的酒罈子,明明有兩個封神之人,為何不能予截教一個?

好,既然你們做初一,那就別怪我做十五,封神量劫,走著瞧吧!

……

卻說姜子牙和申公豹入門以後,待遇截然不同。

申公豹本就是帶藝投師,修為深厚,目前已是金仙修為,所以來到闡教後便領了玉清仙法,獨自修行。

但姜子牙卻不一樣,元始天尊只是讓他挑水澆松,種桃燒火,煽爐煉丹,做些打雜的活計。

為何如此?並不是元始聖人偏心申公豹,而是聖人也有些無語。

元始明確的感知到了,這兩個天命封神之人,姜子牙為主,申公豹為輔。

可偏偏這姜子牙的天賦極差,或者說壓根就沒有天賦,就算再是努力也難成仙道。

沒有天賦這事對於元始天尊來說問題也不大,哪怕用天材地寶堆,也能堆出個金仙來。

但問題又來了,透過姜子牙的面相,元始看出他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

若是旁人,元始天尊很有興趣嘗試一下,無非就是改命罷了,但天命之人,還是算了吧。

大不了到時候多賜些靈寶,讓他護住自己,再許他一世富貴,也算是全了師徒之情。

而且姜子牙修為低,不受重視也好,正好完美的隱藏起來。

至於那申公豹,元始天尊極為不喜,披毛戴甲之輩,飛揚跋扈。

若不是天命之人,元始定不會收他入門。

幸好他只是輔助的那一個,隨他去吧。

兩個天命封神之人的入門,讓元始天尊長舒了一口氣,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劫,又多了幾分把握。

弟子們也可以放出去了,大劫應該不遠了,尋找替劫弟子之事,正是時候。

當即元始聖人就召來了燃燈和幾位核心弟子。

“大劫不遠了,若要尋找替劫之人,現在正當時,如今天機混沌,為師已無法掐算,你們在外要萬分小心。”

幾人慎重的點了點頭,聖人弟子為什麼牛?為什麼囂張跋扈?就是因為後臺強,你要是敢打殺了,聖人掐指一算便能知曉,這樣一來誰還敢打他們的主意?

但如今大劫來臨天機混沌,等於說他們最大的倚仗沒了,萬一陰溝裡翻船被人幹掉,那報仇都找不到人。

“老師,這外出收徒可有線索?茫茫洪荒到哪去尋找合適的徒弟啊?”懼留孫有些迷茫。

文殊普賢等人也跟著點頭贊同。

元始聖人只是淡淡的說道:“你們跟隨自己的心意,自然會碰到有緣人,若是沒有也不必強求,大劫之中亦可收徒替劫。”

“但需要謹記一點,收徒之事不可強求,若是無緣,強收無益。”

弟子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出了玉虛宮後,眾人各自散去,前往洪荒之中尋找有緣之人收為徒弟。

可徒弟哪裡是這麼好找的,特別是還要有緣之人。

兜兜轉轉了幾個月,大部分都一無所獲,當然也有成功收徒的。

懼留孫運氣就挺不錯,收了個徒弟名喚土行孫,身材雖然矮小,不中看,可天賦不錯,最重要的是與懼留孫有緣。

不過跟道行天尊比起來,懼留孫也就一般般了,道行天尊一口氣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韓毒龍、薛惡虎、韋護三人。

三個與其有緣的徒弟,讓道行天尊心中放心了不少,渡過封神大劫的把握也增加了幾分。

其餘沒收到徒弟的闡教金仙也只能回崑崙山靜修,等待收徒的機緣。

就在闡教金仙們為了收徒的事情憂愁不已的時候,卻不知有個本屬於闡教的天縱之才因為某些原因變成了別人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