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當即開始大量仿製。曲轅犁,翻鬥水車,馬鐙,以及各種工具,這都好製造。

但是瓷器和紙,這兩樣就是秦王都沒造出來。

紙的製造工藝烏鷺不知道,秦王也就造不出。

瓷器的工藝烏鷺掌握了,但是燒瓷需要高嶺土,這不是一般的粘土,秦王如今正派人四處勘探,尋找高嶺土,所以秦國現在也還沒造出瓷器。

現在秦煜突然來到秦國,呂不韋當然要拉攏住此人。李斯就是他的先期說客。

李斯對秦煜,不只是好奇他弄出來的物質產品,更好奇他弄出來的文學產品。

烏鷺把秦牧之前作的幾首詩詞也抄了過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能寫出這樣文字的人,自己一定要見見。

兩人一見面,都是不由自主的細細打量彼此。

李斯人到中年,氣度沉穩,他當先說道:“秦先生,在下李斯。久仰秦先生大名,今日特意來訪。”

說著話,他看到了案几上的紙,立刻驚喜的問道:“秦先生,這就是紙嗎?”

別看嬴政現在手裡有紙,可是數量太稀少了。

現在全天下,只有楚國的昭家能製造紙,他們的產量連壽春都滿足不了,根本就沒有餘力全世界去賣。

李斯沒見過紙。

現在李斯看到案几上潔白如雪的紙,頓時激動起來。

“對。”秦煜請李斯坐下——跪坐於案几之前。

烏鷺立刻擺好茶具,泡好香茶。

這次跑路雖然匆忙,可是烏鷺該準備的早準備好了。一套茶具,所有茶葉她都帶來了。

再多不能帶,那就顯得不夠匆忙,太有計劃了。這就會惹來秦煜和羋華的懷疑——難道你早知道我們要跑路?

因此本來在楚國秦府不珍貴的茶具,在秦國的秦府就珍貴異常——就這麼一套。

烏鷺不敢交給下人使用,所以這種事她就親自上場。

李斯來此沒有明確的目的,他只是來見識一下這個蓬萊客,探探底細,拉拉關係。

“這是瓷器?那這個是?”瓷器他一看就知道,但是茶水他就不懂了。

“對,這是一套瓷器做的茶具,這個是茶水。”

“茶?”茶也能喝嗎?李斯是沒喝過茶水的。但是撲鼻的香氣誘惑著他,李斯忍不住端起來喝了一口。

一股舒爽的感覺,滲透全身。

“真是好水!”

李斯看秦煜,處處透著驚奇。這個人雖然也是一個鼻子兩個眼,可是怎麼看都不像是地球人。

李斯不知道地球的概念,他只是感覺秦牧和他見過的所有人都不同。可是具體有哪點特殊,他又講不出來。

這讓他越來越好奇。莫非蓬萊國的人,都是這樣嗎?

“秦先生,不知你的家鄉在何處?”

“蓬萊,在東海深處,一個小島。”

“秦先生,可否有長居咸陽的打算?”

“我會住一段時間。這次我辭別故鄉,就是要在大陸上到處走走看看。”

“以先生的本領,自然天下哪裡都去得。不過先生來咸陽,真是來對了地方。天下之強國,唯有我大秦。我倒是盼著秦先生能長居咸陽,可以讓我時時請教。”

“我也希望得到長史的指點。”

兩人客套一番,漸漸談的深入了。

李斯很想弄明白秦煜的一切,秦煜也想透過李斯瞭解當前秦國的情況。

兩人各有所需,又各有所長,所以會面越來越融洽。

“秦先生,當今的天下,秦國最強,咸陽也就是天下最安穩的地方。秦國能做到如今的一切,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就是丞相呂不韋,另一個,就是陛下。”

“願聞其詳。”

“呂相重民生。秦國的農,工,商,呂相都親自指導,正是有了呂相,秦國才以西北苦寒之地,一躍能和楚國一較短長。”

“那秦王呢?”

“秦王重軍事。我大秦能戰無不勝,若是沒有陛下的英明,根本不可想象。”

秦煜頓時發現了李斯的特點。這個人真是個人才,他說的都是事實,可是卻用了一種拍馬屁的方式說出來。

這裡沒有呂不韋,也沒有嬴政,這是他們倆人私下談話。可是李斯就當兩人在面前一樣,馬屁拍的山響,而且還是實話實說。

秦國的發達,的確是因為這倆人。

不過秦煜的這番認識是來自歷史總結,已經有定論,而李斯是身在歷史中,他能得出這番看法,顯然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秦先生,在咸陽,只要討得陛下和呂相的歡心,何事不成?我看先生來秦國,身邊也沒有幾個自己人。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秦先生一身本事,如果不能儘快施展出來,豈不是可惜了。”

“長史的意思是?”秦煜沒想到李斯連一個籬笆三個樁都知道。難道這時候就有這個俏皮話嗎?

“秦先生,紙,瓷器,茶,這都是價值百金之物。如果不能儘快的製造出來,豈不是珍珠蒙塵?我在呂相和陛下身邊多少還算說的上話。如果秦先生不嫌棄,不如……”

李斯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秦煜,沒有繼續說。

如今的天下,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物。

他們不是貴族出身,卻有一些學問本事。李斯就是如此。他草根出身,師從荀子,腹有錦繡。

春秋和戰國的劃分,歷史上有幾種區分方法。這個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點。

大概來說,以三家分晉來區別兩個時代比較合理。

三家分晉,就是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了。這樣戰國七雄全部產生。可以說進入戰國時代。

春秋時候,類似李斯這樣的草根才子施展的空間不大。那時候是貴族的天下。

戰國時候就不然了。這個時期,是草根才子的春天——巔峰就是春申君、呂不韋。都當上丞相了。

李斯也有自己的追求,最基本的,他要更好的生活。

他在齊國求學,就是在稷下學宮,師從荀子。學成之後,他認為齊國沒有未來,當今天下,最具霸王相的是秦國,所以他立刻來到了秦國,做了呂不韋的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