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初年的一個尋常午後,山西平城繁華街頭的龍鳳祥皮貨行內,女主人林太太以其特有的幹練步伐衝出了店門,徑直奔向了那座瀰漫著舊時代氣息的警局。她帶著一種壓抑不住的緊張情緒,向那個素有“五香豆”之稱的硬派警探報出了一樁發生在靈光寺的重大案件。

時至今日,龍鳳祥皮貨行的生意猶如波折不斷的江水,跌宕起伏,自從兩年前掌櫃因病撒手人寰,膝下無嗣,林太太便獨自扛起了這份沉重的家業大旗,更招來自家侄子小六輔佐經營。為了祈福店鋪能重現昔日輝煌,每逢月初月半,林太太必會準時出現在靈光寺的嫋嫋香菸之中,虔誠祈禱。

本月十五那天,林太太如常赴約在靈光寺,等待她的是熟絡的老朋友——住持悟賢法師。兩人寒暄之際,林太太遞上了一份精心準備的禮贈,悟賢法師將其妥帖收入袈裟之內,並親手為她點燃了三柱寄託心願的線香。然而,在林太太即將接續這一神聖儀式之時,一名氣喘吁吁的小夥計從皮貨行一路狂奔而來,帶來了足以改變店鋪命運的訊息:店裡迎來一筆前所未有的大生意,可夥計們卻對如何定價猶豫不決,急需林太太親自裁斷。面對這般緊急狀況,林太太只能遺憾地中斷了拜祭,決定次日再返回寺中補完未竟的祈願儀式。殊不知,這一臨時的離開,將會牽扯出一場意想不到的命案謎團。

次日清晨,曙光微破曉,林太太早早便來到靜謐的靈光寺門前,卻發現那往日敞開的大門此刻緊閉如鐵,敲擊聲在空蕩的巷子裡迴盪,顯得格外沉悶。許久之後,一陣遲疑的腳步聲由內傳來,一位面色凝重的和尚方始拉開半扇門縫,告知林太太寺中突發變故,今日無法接納任何香客。

林太太心有不甘,堅持要求入內詳查究竟。悟明和尚見拗不過她,只得壓低聲音透露實情:就在昨夜,悟賢法師與戒吉和尚在前往為亡者主持法事途中,遭遇了罕見的餓狼襲擊,二人不幸重傷,終究未能挺過來,已於深夜歸西。此時,全寺上下正沉浸在悲痛之中,為兩位離世的僧人舉行超度法事。

聞此噩耗,林太太心中雖驚駭不已,但表面保持鎮定,不再執意進入,而是轉身默默離去。然而,回到家中,她的心緒卻始終難以平靜。她反覆思索,暗自嘀咕:靈光寺背靠的後山多石少樹,歷來罕有野狼出沒,即便真的有狼,悟賢法師與戒吉和尚皆為壯年僧侶,怎可能毫無抵抗就被猛獸所害?哪怕稍有掙扎呼叫,寺中的其他僧人也應能及時察覺前來救援。

愈想愈覺事有蹊蹺,林太太心中的疑竇逐漸凝聚成一團解不開的謎團。她決心揭開真相,遂再度踏入了那熟悉的警局大門,找到那位江湖人稱“五香豆”的精明警探。聽罷林太太的陳述,“五香豆”警探毫不猶豫地披上了那件標誌性老羊皮大衣,旋即快馬加鞭地奔赴靈光寺,準備親臨現場一探究竟。

在靈光寺這處清淨之地,一共居住著七位僧人,分別是德高望重的住持悟賢法師,以及四位修行深厚的和尚悟通、悟達、悟明和悟靜,還有新入門的小沙彌悟新,以及近日暫住於此的遊方僧戒吉。他們共同構成了這座古老寺廟的精神支柱。

在“五香豆”警探逐一盤問之下,所有僧人均異口同聲地證實了悟賢法師與戒吉確係遭惡狼襲擊身亡。講述當時情景時,眾人臉上無不流露出真切的恐懼與哀慼,彷彿那慘劇就發生在眼前。

在獲取不到更多實質性線索的情況下,“五香豆”決定深入調查,首先進入了戒吉僧人的居室。這房間簡樸至極,除了一些必備的生活器具,別無長物。翻開他的衣櫃,只見幾件粗糙的衲衣掛著;桌面上僅有一隻素淨的飯碗而已,除此之外並無異常。

但在心底,“五香豆”警探總感覺哪兒不太對勁,卻又一時找不出確切的問題所在。

隨後,他又移步至悟賢法師的禪房。甫一進門,一種混雜的氣息撲鼻而來,既有檀香的馥郁,又似裹挾著某種不易辨識的味道。警探細緻入微地勘查每一寸角落,最後在床沿下發現了一截尚未燃盡的奇特香料。這並非尋常的佛堂供香,而是一種市面上頗為罕見的薰香品種。顯然,它不屬於寺廟日常所用之物,那麼,這來歷不明的薰香究竟是從何處飄然而至,又為何會在悟賢法師的禪房裡出現呢?這個問題如同一顆種子,悄然植入了“五香豆”的心中,引出了更多的疑問與猜想。

隨後,“五香豆”警探步入停屍之處,儘管目睹面前橫陳著兩具剛剛經歷過火化的冰冷遺骸,他仍保持著冷靜與肅穆。他目光銳利地掃視過後,轉向一旁正低頭默唸經文,雙手合十的大和尚悟通,語氣堅決而不失威嚴地質詢:“你們確定他們是去為亡者做法事?究竟是為哪位亡者舉行的法事?他們又是何時出門的?餓狼具體攻擊了他們的哪個部位?給我如實交待,否則,後果不會太美妙!”

悟通道行雖深,此刻卻臉色漲紅,忐忑不安地將昨晚那一幕幕場景一一揭示出來。

在這靈光寺,儘管佛門弟子本應恪守七戒律清規,但實際上,這裡的和尚們並未嚴格遵守,個個都喜好杯中之物,飲酒成風。

憶及昨夜,正值晚齋之際,悟賢法師忽然興起,聲稱要暢飲一番,遂取出珍藏的兩壺佳釀,首先給自已滿上一碗,接著輪流給諸位僧侶斟酒助興。直到最後一碗酒分給了戒吉,第一壺酒已然告罄,悟賢毫不遲疑地開啟了第二壺。戒吉亦是好酒之徒,生怕他人多飲一口,趁著悟賢倒酒間隙,迅速將剩下的酒攬入懷中據為已有。

酒酣耳熱之際,眾僧的話題愈發隨性大膽起來,其中有人藉著幾分醉意,丟擲了近日縈繞心頭的疑惑——大雄寶殿內的功德箱,近來收入的銀錢數量明顯減少,難道是內部有人手腳不乾淨?

悟明與戒吉平日裡關係就不睦,此刻他更是藉機直言不諱,直指戒吉乃幕後黑手,並責備住持悟賢對戒吉過於寬容,不應讓他繼續留在寺中。此言一出,猶如火星濺油,戒吉勃然大怒,手中緊握著尚未喝完的酒瓶,衝動之下欲砸向悟明,幸好被悟賢法師眼疾手快地阻止下來。

戒吉心頭憤懣難消,又深知寡不敵眾,只能忍氣吞聲。他忿恨地舉起手中的酒瓶,將剩酒一飲而盡,企圖用烈酒澆滅心頭的怒火。

那酒勁十足,烈性非凡,眾僧人飲後紛紛頭暈腦脹,甚至影響到了次日的早課。清晨時分,悟賢和戒吉遲遲未見蹤影,全體僧侶翹首以盼,卻始終不見二人起身。

眼看晨鐘暮鼓已過,有人按捺不住,便前往二人的禪房檢視。未曾想到,推開門後的景象令人瞠目結舌,悟賢和戒吉竟然雙雙因醉酒過度昏厥過去,人事不省。

由於悟賢與戒吉的死因涉及破戒飲酒,恐有損佛門清譽,寺中僧眾私下商議後,一致決定隱瞞實情,對外編造了一個他們在夜晚外出做法事時不幸遭到餓狼襲擊致死的謊言。

悟通的話語剛落音,小沙彌悟新突然疾步闖入,報告說牛姨太駕到,請求悟通大師前去接待。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寺廟對外宣稱暫停接待香客之際,牛姨太緣何還能悠然步入?

“五香豆”警探敏銳地瞥了悟通一眼,後者隨即做出瞭解釋:原來這位牛姨太非同一般,乃是本地仁濟堂大藥房現任女東主,也就是不久前藥店原掌櫃牛老爺續絃的新妻。自打牛老爺去年仙逝後,牛姨太接手了仁濟堂的生意。平日裡,寺中的僧人若有身體不適,都會去她那裡抓藥,而牛姨太為人精明且熱心腸,不僅慷慨贈送藥品,還時常給予優惠,因此深受僧人們的喜愛與讚譽。這樣一來二去,雙方的關係自然變得十分親近。

“五香豆”和悟通一同折返大殿,恰逢牛姨太見到陌生人,便忙不迭地說改日再來拜訪,打算抽身離去。

“五香豆”警探察覺到牛姨太的神色異常緊張,立刻出手挽留,表明身份後,追問她此行的真實目的。

或許是出於緊張或其它原因,牛姨太開始回答時言語混亂,緊接著,她情緒崩潰,放聲痛哭起來,邊哭邊泣訴:“這事跟我沒關係啊!都是悟賢那個老傢伙惹出來的禍!這下可好,把自已給賠進去了!”

在“五香豆”警探的強大氣勢壓迫下,牛姨太終是無法掩飾,被迫吐露了背後隱藏的秘密。

原本,靈光寺因日常所需,頻繁光顧仁濟堂購藥,而這悟賢法師竟藉此機會,暗中與牛姨太滋生了不可告人的私情。首次嘗試禁果之後,悟賢沉迷其中,逮住機會便與牛姨太暗通款曲,甚至還把她偷偷地帶進了自已的禪房,肆無忌憚地縱情歡愉。

紙終究包不住火,不久之後,此事被恰好寄居在此的雲遊僧戒吉撞破。為了封住戒吉的嘴巴,悟賢答應每天從寺裡的功德箱中抽取一部分捐款賄賂他。

起初,戒吉拿到這筆額外的錢財尚能滿足,但人性貪婪,他很快變得貪得無厭,開始索取更大的份額。儘管知道此舉是在拿自已的醜事做交易,悟賢迫於壓力,也只能屈從於戒吉的要求。

隨著時光流逝,寺內的其他僧侶察覺到了異樣,他們並不知情這背後其實是悟賢的默許,反而要求悟賢驅逐戒吉。然而,悟賢害怕戒吉在走投無路時抖摟出秘密,內心的恐懼最終催生了殺機。

於是,悟賢密謀策劃,唆使牛姨太從仁濟堂偷取了一種名為孔雀膽的無色無味劇毒藥物。牛姨太遵照指示,將毒藥熬製成濃稠液體,小心翼翼地塗抹在一隻酒瓶底部,然後將瓶子灌滿了酒。一場無聲無息的陰謀,就此籠罩在了靈光寺之上。

農曆初八的傍晚,悟賢提議以酒助興,遂取出兩罈美酒,逐一給在場的和尚們斟滿,精準計算每一份酒量,直至第一罈酒剛好見底。當輪到戒吉時,悟賢刻意啟開了事先做了手腳的第二壇酒,那正是摻入了孔雀膽毒液的酒液。

戒吉豪爽地飲下數口,這時悟賢瞅準時機,憑藉對戒吉火爆脾氣的瞭解,蓄意挑撥他與悟明之間的矛盾。戒吉果然中計,憤怒之下舉起酒瓶欲向悟明動手,這一揮舞的動作無意間加快了毒液與酒液的混合速度。

戒吉在怒氣衝衝之下,一口氣將整瓶毒酒飲盡,隨後毒性發作,生命垂危。其餘僧人則安然無恙,絲毫沒有察覺到酒中的致命陷阱。

“五香豆”警探洞察秋毫,推測道:“悟賢為了洗脫嫌疑,故意豪飲了幾口同樣有毒的酒,卻沒想到這酒烈如火燒喉嚨,他自已也因醉酒過甚,最終喪命,對吧?”

牛姨太一邊拭淚,一邊默默地點頭承認了這一事實。

靈光寺,一座矗立在平城、遠近馳名的大同古寺,平日香火鼎盛,信眾雲集,卻不曾想在這片莊嚴佛土之下,竟掩藏著汙濁不堪的罪惡勾當。

“五香豆”警探搖搖頭,從口袋裡抽出一支香菸點燃,只是吸了兩口,他便捕捉到了案件中的詭異之處:

牛姨太聲稱戒吉盜取了功德箱內的大量銀錢,但實地勘查中,戒吉的禪房卻是空空如也,連一枚銅板都不見蹤影。若他真的拿走了那麼多銀兩,如此鉅款怎麼可能憑空消失?

而且,身為僧人的戒吉,本應每日誦經參禪,然而他的禪房內卻沒有一本經書的痕跡!這讓“五香豆”不禁懷疑起戒吉的身份真假。

經過連續幾日深入細緻的調查,“五香豆”決定將林太太請到警察局,詳述了關於寺院發生的那起命案情況。交談結束後,林太太正欲離開之際,“五香豆”突然叫住了她:“這起案件背後,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

林太太聞言,驚訝地轉過身來,只見“五香豆”輕輕拍了拍手,下屬從內室帶出了一位男子。林太太定睛一看,頓時愣住,站在眼前的,赫然是自家的侄子小六子。

林掌櫃離世後,林太太接管了龐大的皮貨行事業,為撐起這攤子,她找來侄子小六子協助管理。小六子表面答應得爽快,內心卻打著如意算盤:覬覦著這家皮貨行,伺機奪權。平日裡,他唯林太太馬首是瞻,一切安排都遵從不悖,暗地裡卻一直在盤算著如何令林太太意外離世,以便取而代之。

近期,小六子不慎落入他人設下的賭局圈套,短短時日內輸掉了數千兩白銀,債主催逼得緊,令他陷入了巨大的財務困境。萬般無奈之下,小六子心生邪念,意圖設計讓林太太提早離世,從而擺脫困境。

林太太素喜芬芳,家中常點薰香以怡情養性。小六子見狀,心生一條毒計:他悄悄將林太太收藏的薰香取出,用一種無色無味的劇毒浸泡後再晾乾,然後不動聲色地將毒薰香放回原處,設想一旦林太太吸入毒霧,便會悄無聲息地中毒斃命,到時候薰香燃盡,證據也隨之化為烏有。

命運弄人。這盒被下了毒的薰香,林太太卻把它作為禮品送給了靈光寺的悟賢法師,並被擺放在了他的禪房裡。那晚,由於天氣溼冷,薰香燃燒未盡便自行熄滅,留下了一截殘香。不料,這毒液與悟賢所飲的烈酒相互作用,毒性陡增,竟在夜深人靜之時要了悟賢的性命。一場原本針對林太太的陰謀,陰差陽錯之下,竟殃及無辜,釀成了佛門之內的命案。

悟賢法師向來無視戒律,飲酒作樂是家常便飯,然而此次卻因酒精過猛猝死,這讓“五香豆”警探感到匪夷所思。他聯想到了那半截薰香,決定將其送往警察局進行化驗,結果在其中檢測出致命毒素的存在。

“五香豆”警探犀利的目光直射坐在地上、心神俱疲的小六子,質問道:“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嗎?”小六子面容蒼白,眼神閃爍,無力地點了點頭。

“你為了錢財,罔顧人倫道德,犯下滔天大罪,現在依法逮捕你,等待你的將是死刑!”警員聽到命令,立刻上前架起癱軟在地的小六子,正準備押解他離開時,小六子突然發出一聲嘶啞的呼喊:“如果我能說出一些重要線索,能否饒我一命?”

這句話讓“五香豆”警探瞬間陷入沉默,難道這看似簡單的案件背後還隱藏著更深的內幕?他略一思索,揮手示意警員暫停行動,允許小六子開口。

片刻後,小六子調整呼吸,吞吞吐吐地開始了他的敘述,或許,這將會揭示出一個更加錯綜複雜的真相。

林老闆離世後,家產的重擔驟然壓在了林太太肩上,生活的乏味和壓力使得林太太不知不覺染上了鴉片癮。沒過多久,煙癮日益加重,原本繁榮的皮貨行生意日漸衰敗,資金鍊瀕臨斷裂。

林太太常去附近的靈光寺尋求心靈慰藉,發現寺內香火旺盛,便萌生了從中撈金的念頭。她試圖以色相勾引住悟賢法師,但由於年華已逝,加之長期煙癮侵蝕,肌膚枯黃衰老,悟賢法師對此根本不屑一顧,表面上裝作不解風情。

某日,林太太偶然窺見悟賢與牛姨太的私情,心生一計。她召回了年輕時的舊情人王矬兒,讓他喬裝打扮成雲遊僧人,取法號戒吉,安排他潛入靈光寺。

王矬兒按照計劃成功揭露了悟賢與牛姨太的不軌行為,以此要挾悟賢,要求分得一部分功德箱的收入。自此,林太太借王矬兒之手,巧妙地掌控了靈光寺的部分財務,所得錢財與王矬兒五五分成,二人各自得意。

世事難料,悟賢在忍無可忍之下,最終狠下殺手,結束了王矬兒的生命。與此同時,林太太的侄子小六子一心想要謀害林太太,卻因一次失誤,陰差陽錯地害死了悟賢。悟賢臨終前的痛苦掙扎揭穿了林太太與王矬兒聯手操控靈光寺財務的秘密,也讓小六子的罪行暴露無遺。這場交織著慾望、背叛與復仇的戲碼,在一片血色迷霧中緩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