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還少了多少麻煩。歐陽回來什麼也沒說,國泰老臉一紅,難過的低下了頭。

行!他還知道廉恥,知道進退。這也是歐陽還用他的原因。本質不壞能力有限…

現在歐陽考慮的不是招聘新人,而是國泰能否勝任這個工作?這崗位太重要了。

直接關乎銀杏的顧客滿意度。而口碑是企業的生命。

這塊工作已是銀杏的短板。今後隨著業務量劇增,國泰顯然勝任不了這工作。

過去歐陽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把他換掉?既然他今天提出增加人手。歐陽下定了決心,一定把狗的拿下。

管理上的放鬆。就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是犯罪。

這個人最好是業內高手。懂行而且有駕駛人的能力。必須有統籌能力和大局觀。

運籌帷幄,獨擋一面。

不用歐陽老擦屁股。

一時半會這樣的人哪裡找?誰又能勝任這份工作?歐陽絞盡腦汁,苦思冥想。

為此糾結了許久。

他突然想起花曉說過一件事。原來金姐她倆私聊過,她老公朱熙是個好木匠。

老朱的木匠是世家傳承,打他爺爺那輩起就是…

老朱比金姐大十歲,當年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把個如花似玉的金姐給弄到手?

兩人私奔後來到北京,金姐賣地板,他負責安裝。可裝地板不如裝門來錢快。

於是改行安裝木門。

後來他們來到龍城,投奔他一表姐。歐陽見過朱熙幾面,倆人還很投緣。

他人厚道,懂規矩。歐陽很想讓老朱安裝銀杏的木門,算是照顧一下金姐。

老朱說倆口一起不大方便,不願給歐陽添麻煩...

朱熙今年快四十了。

男人到了不惑之年,身體機能開始下降。他年輕時太拼命了,落下個腰疼的毛病。

安裝木門既是技術活,又是個重體力。腰不好顯然是不行的。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機能只會越來越差。金姐與花曉聊的就是這事。

她愁啊!愁容滿面。

當時歐陽想讓朱熙過來,看好他活做的漂亮人還實在。沒想到老朱和金姐一樣憨厚,竟然把歐陽給拒了…

不過朱熙的文化比金姐高,據說還在村裡教過書。也許那時朱熙把涉世未深,情竇初開的金姐勾搭上手。

金姐家裡不同意,於是在風高月黑的夜晚。倆人打了兩張車票,直接給私奔球了。

堪稱現代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金姐的私奔讓她爹媽差點背過氣去。不過人家倆口過的很好。這不丈人丈母孃老了,金姐把他們接了過來。

臨老了還是金姐靠譜,還是靠老丫頭養老送終。

歐陽想到這裡心裡一亮。他對國泰說你先回去吧,你說的事,容我再想想。

朱熙是個難得的人才。他憨厚老實,但不迂腐。很睿智也很有膽量,否則當年他也不會把人家姑娘拐走。

跟他浪跡天涯...

朱熙有勇有謀,接替國泰的工作沒問題。關鍵他原先做安裝師傅不少賺錢,一年下來十萬八萬總是有的。

那麼他過來後,給他開多少工資才合適呢?

少了顯然不合適。

想讓老朱多掙錢,理由必須的充分。否則銀杏其它人,尤其後勤會不服氣的。

一碗水得端平了。

給他開兩千?那時平均工資還不到一千。也許是金姐收入的零頭。老公還不如個婆姨,這不成了吃軟飯的?

老朱能幹嗎?

開的多了,又以什麼理由呢?按照當下行情,一個月關二千塊已是高工資了。

但對於安裝師傅們是小菜一碟兒。像龐氏三兄弟,一人一月掙一萬輕輕鬆鬆...

想啊想,想的歐陽腦殼子都疼。他抬頭望著牆面,牆面的白色乳膠漆已經泛黃。

是抽菸給燻的。

該貼些桌布了。貼那種自來舊的,有中國風元素的桌布。貼紙要找老劉,他手下養了十幾個貼桌布工人,專門承接貼桌布的活計。

他們曾經合作過。

“老流氓嗎?”歐陽給老劉去了電話。他倆很熟,見面總相互調侃相互的掐架…

“嘿嘿,你怎麼想起我了,太陽從西山升起了?”

歐陽把意思告訴他,帶上桌布樣板過來,最好是中式紋樣的。把公司經理辦公室和那個麻將屋,給貼上桌布。

這兩屋,抽菸最兇。

放下電話,歐陽突然楞在哪裡。像被人點了穴。日你個先人,老劉可以攬活兒,拉幫親戚老鄉去貼桌布。

我歐陽為啥不可以組建個安裝公司專門安裝木門呢?除了自家還有別人的...

龍城大大小小賣木門的有幾百家。除了“大森林”養著自已的安裝師傅。

其它家都沒有。

有活現打電話現找人。

因為你的活沒那麼多,你養不起工人。歐陽的銀杏因為業務量大,有活首先緊著龐氏兄弟。他們才得以穩定。

才能留的下來。

銀杏還有個國泰,專門負責物流安裝。大多數門店老婆管銷售,老公管後勤。

有了活,現找人。

這樣帶來一個問題。

你有了活,你瞭解的,用順手的師傅也許正給別人家安裝。一時半會下不來。

這邊的客戶又等不急,催著你趕緊上人。你昨整喲!

只好找其它師傅。其他師傅沒打過交道,不瞭解。老闆擔心活兒能不能做好,師傅擔心活完了能否順利結賬?

而且誰也沒功夫去工地檢視。沒人監理,還不由著師傅們隨便來?想咋就昨。

所以門店與師傅,客戶與師傅之間很容易產生矛盾。

如果有隻隊伍,專門負責安裝。店老闆一切對你,貨送到顧客家裡就不管了。

至於你安排誰去安裝,中間有沒有監督檢查。那是這隻隊伍的事。顧客滿意我就結賬。那怕工錢高點也認。

省事了嘛!

師傅們是靠時間來掙錢的。今天有活就掙幾百,明天沒活就喝西北風。誰也不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最好像銀杏都是大單,一頭扎進去幹上半月三十天的。

那種工薪家庭的活,兩三天就幹完一家。像武工隊打游擊,打一槍換個地方。時間全特麼浪費在轉場上了。

哪裡還掙得到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