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時行冥思苦想了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狹窄的巷子裡,把陣型變為三個人一組的三才陣。
一人負責掩護,兩人負責進攻,攻守兼備,這樣就能克服地域狹窄鴛鴦陣無法發揮作用的缺陷。
在實戰中總結,在實戰中進步,這是一個偉大將領的必修課!
路時行正是這樣做的,他又開始了新的訓練。
不僅訓練三才陣,還訓練了鴛鴦陣到三才陣的臨時轉變。
對於補充的新兵,他一如既往地按照當初的要求,對他們進行武術訓練。
並且新增了一項課題:對打!
很簡單,你們兩人打架,勝者加一分。
每天就這樣進行慘無人道的訓練,因為他明白,陣法的關鍵在人,在他計程車卒的個人素質。
沒有過硬的殺敵本領,再厲害的陣法都起不到作用。
宗憲明一如既往地給徐直集團送禮物,且裡面夾雜了大量的女士用品。
每一次,王翠翹都愛不釋手。
有一次,他對著徐直說道:“老爺,我看總督大人是真心的,要是能回去過安穩日子也好啊!”
徐直笑笑說道:“夫人,你可別信那些當官的,他們狡猾得很,根本不講道義,要是咱們真回去了,就上當了!”
王翠翹嘆了一口氣,說道:“妾的見識不如老爺,竊以為,以咱們現在的實力,他也沒有辦法了吧!”
徐直心說:你們女人,也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官家哪有這麼好心。
不過,他不忍心拆穿她,而是說道:“你聽說了嗎,宗憲明訓練了一批新兵,聽說作戰很勇猛,方岱巖和成昆那兩小子,都吃虧了!”
作為老船主,他的眼線遍佈整個海盜圈,哪兒發生的事情,還真逃不過他的眼睛。
王翠翹一聽,頓時就緊張了起來,她說道:“老爺,那咱們怎麼辦?”
徐直爽朗地一笑:“咱們?他奈何不了咱們,區區幾千人,他還能怎麼的?”
他接著說道:“聽說這支新兵的領頭人,居然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這倒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從來不輕視對手,這是徐直能活下來的重要原因。
可是他怎麼也想不到,這支新兵的領導竟然真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我估摸著,那兩個傻蛋肯定要去打聽這支新兵的虛實,我們還不如趁機做一票呢!”
想到這兒,他叫來了自已的侄子許海峰,這是他在島上最親的人了。
他說道:“聽說總督訓練了一批新兵,叫什麼常家軍,那倆小子都吃虧了。他們這幾天肯定要去探探虛實。你帶上幾百人過去,距離他們遠一點,也去探探敵情,順便搞點年貨。”
徐海峰有點鬱悶,總督大人的使者帶了那麼多東西過來,可見是非常有誠意的。
可是叔叔絲毫不為所動,現在又讓自已去搞年貨。
說白了就是趁著那兩夥人去騷擾對方的時候,他趁虛而入,大肆搶掠一番再回來。
既然是探虛實,要是碰到了強大的敵人,那就趕緊逃回來。
想清楚了這一點,徐海峰雖然為叔叔的安排叫好,可是他一點都不願意去。
作為叔叔最親近的人,他只好帶著精銳中的精銳,出發了。
這次行動,洪武生並不知情。
就這樣,徐海峰帶著五百多人的隊伍出發了,目標不祥。
他們要根據另外兩個海盜集團的行動情況,隨時調整自已的目標。
徐海峰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比他們遲點,距離他們遠點,等官軍去追他們了,自已好上岸搶掠。
如是,聽說方岱巖派出的隊伍直奔海寧,他們就調轉船頭,往鹽城方向而去。
他要等官兵去追擊鬱達仁他們時,趁機去搶一把。
三路隊伍,只有張銀劃喬裝成一個貨郎,挑著一副擔子,從寧波方向上了岸,走街穿巷售賣日常用品。
儘管已經臨近年關,可路時行訓練得更緊了,他知道,越是臨近年關,倭寇越猖獗。
果然,就在他們訓練陣法的時候,有人報告海寧方面發現倭寇。
路時行帶著他的常家軍出發了,直奔海寧。
徐海峰得到訊息之後,大大方方地往鹽城方向開去。
鬱達仁他們上岸後,直奔縣衙門而去,在縣城搶了大戶之後,他們來到了縣衙門。
可惜大門緊閉,知縣、縣丞等一干人聽說倭寇跑到了縣城,除了送出緊急軍情之外,就是做鳥獸散。
一時間,鬱達仁感覺自已又行了。
要知道,作為方傑瑞手下的親兵隊長,他親眼目睹了石牌鎮常家軍的勇猛,早就嚇破了膽子。
可是這次三十幾個人,來到縣衙竟然如入無人之境,他們的信心又回來了。
他們來縣衙當然不是來搶銀子的,而是來尋找公文的,尋找有關那批新軍的訊息。
果然,在一大摞檔案當中,鬱達仁找到了由總督府發出的公文,通知義烏等地允許常家軍徵兵,規模為五千。
也找到了總督府發出的常家軍首領為路時行遊擊的公函。
鬱達仁是這群匪寇裡面讀過書的,所以他才能在一堆公文中找到了關鍵的東西。
他把這些公函往懷裡一揣,領著這些倭寇就出門了。
與此同時,張銀劃也在沿海各村打探訊息,他注意到,一些因倭寇而凋敝的縣、鎮已經開始熱鬧了。
街頭巷尾,他也不時聽到別人的議論:“聽說常家軍非常厲害,殺得倭寇屁滾尿流!”
“你們知道嗎,常家軍都是武林高手,一個人打十幾個人都不帶喘氣的!”
“嘿嘿,你們還不知道吧,常家軍的領頭的是個小孩,聽說才十幾歲!”
“以後咱們可不怕了,只要有倭寇來,就趕緊通知常家軍來!”
……
張銀劃明白了,常家軍就是總督剛剛訓練出來的新軍,他們的領導遊擊,才十幾歲!
有一次,他在街頭遇到一個做生意的貨郎,一看都是同行,張銀劃就湊上去和人家攀談。
“老鄉,你這是準備上哪兒呢?”
“到海寧去呢!”
“哦,你不怕碰到倭寇嗎?上次我碰到倭寇,差點連命都丟了!”張銀劃一口流利的方言,對方也沒有起疑心。
只聽貨郎說道:“你沒聽說嗎,咱們有了常家軍,倭寇都嚇破了膽,不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