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軍兵分三梯隊。

廖遠率部並兩千五百輔兵騎為後隊。

單廷圭和魏定國率部為中隊。

霍童率領親衛營一馬當先,郝吉和宋魚率隊緊隨左右,出江寧府向東進入潤州,南下常州。

一千三百多精騎,攜帶五百匹備用空馬,當真是風捲殘雲,速度快得一匹。

進入潤州的叛軍不多,這不放在霍童的眼裡,他的任務也不是這些叛軍,而是帶領廣德軍和王稟兩部,當做釘子釘入廣德城和湖州城。

霍童進入湖州,天色已黑,就休整一晚,天一亮直奔宜興。

半路,跟一支叛軍狹路相逢。

金節率領三千叛軍從宜興出發,要去攻打江寧府東邊的溧陽縣,以此策應從廣德軍州向北攻打江寧府的方傑部。

金節萬萬沒想到,會跟一支官騎撞在一起。

霍童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叛軍,少年的征戰經驗非常豐富,一看到叛軍就不假思索地加快馬速衝殺上去。

霍童的三百騎親衛營,是兩個哥哥從西軍中精挑細選送來的,也是霍童以前帶過的老卒,跟西夏人廝殺慣了的悍卒。

三百騎親衛如同群虎入羊群,摧枯拉朽地馬踏三千叛軍步卒,金節根本就不用霍童動手,一個悍卒就將他一槍挑飛。

霍童率親衛營踏馬而過,看都沒看身後哭爹喊孃的叛軍一眼,繼續朝著宜興疾奔,既然跟叛軍已經相遇,那麼打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

郝吉和宋魚兩營緊隨而來,徹底擊垮了這夥叛軍。

不到三成的叛軍四散而逃。

郝吉和宋魚兩部也沒理會潰敗的叛軍,緊緊地跟在霍童身後。

許定率領三千叛軍駐守宜興。

劫掠之風傳來。

宜興叛軍就按耐不住了。

許定也不是良善之輩。

之前有聖公大明教主頒佈的軍紀,又有右使的鐵面監督,誰也不敢做的過火,看著那些土財主的家產,看著那些美嬌娘,只得吞嚥著口水。

同伴們在搶錢搶糧搶女人,身在城中不搶一些,不但對不起自個豁出命來造反,跟著的兄弟們也不會答應。

宜興百姓吃著從叛軍手裡領來的糧食,嘴裡還在不斷地稱讚叛軍,稱讚聖公大明教主具有開國帝王的氣概。

哪曾想,很快就被打臉了。

前不久還在跟自己打招呼的叛軍,一下就變得凶神惡煞,闖入家中搶走了銀錢,還拉走了風韻猶存的婆娘。

“狗改不了吃屎~”

“老天爺啊,打雷劈死這些惡賊~”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城中潑皮無賴跟著興風作浪。

叛軍這樣,誰也無心守城,宜興現在也處於後方,官軍還能長翅膀飛來不成?

官軍不會飛,來的都是白馬王子。

“官兵來了,快關城門……”

當城牆上的叛軍大聲嘶喊,城下的叛軍即使反應過來,也已經遲了。

親衛騎轉瞬即到,射出的箭雨,把正在手忙腳亂關城門的叛軍紛紛射倒。

射倒的叛軍卡在兩扇城門中間,阻礙了城門的關閉,又準又狠的箭不斷射來,致使城門一時間關不上。

宜興的城牆還算完整,但並不高,箭射壓住牆頭,數十人下馬持刀衝殺向城門,殺散叛軍推開城門。

霍童踏馬進了城。

郝吉和宋魚兩部緊隨其後殺進城裡。

“官兵平叛,只殺叛賊,百姓勿要驚慌。”

貪狼騎馬踏宜興縣城,一條條街道縱馬過去,在街上,只要手持刀槍劍戟乃至棍棒的人,都會捱上一箭,或者一槍、一刀。

掃清了街面上和聚眾抵抗的叛軍,郝吉和宋魚兩營貪狼騎輪番歇息、禁戒,霍童和親衛騎餵了馬填飽肚子,進了縣衙倒頭就睡。

魏定國和單廷圭兩營趕到,開始肅清藏匿在百姓家中的叛賊。

郝吉和宋魚兩營填飽肚皮倒頭就睡。

廖遠率部和輔兵騎趕到,接管了宜興城,安撫百姓懲治潑皮無賴,掃清最後的叛賊。

魏定國和單廷圭兩營填飽肚皮倒頭就睡。

天色微亮,養足精神的各部貪狼騎再次出發,直指湖州城。

王稟和劉三友的兵馬八成以上都是步卒,如何追得上連輔兵都有戰馬的貪狼騎,等他們腳都跑斷了來到宜興,貪狼軍已經攻下了湖州城。

“不愧是大總管麾下神武第一軍!”

王稟和劉三友對貪狼軍的神速和悍勇感到佩服無比。

只得跑斷腿地繼續趕赴湖州。

等王稟和劉三友到了湖州城,一路勢如破竹的霍童,在安吉縣南的獨松關上撞了個滿頭包。

-----------------

霍童的貪狼軍率先展開攻勢,顧誠在金陵城又開始了殺人。

第二天。

童貫的首級還在金陵城裡轉圈圈,江寧府司戶參軍劉東谷前來投案,舉報了通判胡開源等官吏夥同幾家糧商侵吞了官倉存糧,還在去年秋收時以陳糧黴糧替換了新糧。

顧誠大喜。

此番平叛收買民心軍心,需要大量的錢糧,顧誠和馬擴正想著用什麼理由來解決錢糧問題,沒想到證據這麼快就送上門來了。

剛趕到的破軍騎,就被顧誠派了出去,有了劉東谷的帶路,一個個涉案的糧商被捉拿查抄,通判胡開源更是第一時間就被捉拿下獄。

一時間,官吏們戰戰兢兢,都以為顧誠剛說既往不咎,轉眼就開始秋後算賬,南來子連權勢滔天的媼相都敢殺,這金陵城裡還有誰是不敢殺的?

誰能不懼?

“通判胡開源等官吏,夥同水三兩等奸商侵吞官倉糧食,以次充好哄抬糧價發國難財,大總管有令,只捉拿涉案人員。”

“大總管有令,江寧府糧價鬥米不得超過百文,凡超過者以發國難財論處,一經查處家產充公主犯嚴懲不貸。”

顧誠的兩條命令穩定了金陵民心,令百姓振奮。

開春之際,又逢方臘造反金陵人滿為患,金陵糧價已經漲到了鬥米三百文,顧誠壓制糧價,對百姓來說,可謂是大好事。

當然,鬥米百文可不是說說就行的,需要拿出貨真價實的糧食。

顧誠快刀斬亂麻,將通判胡開源、糧商水三兩等官吏奸商二十幾人開刀問斬,把抄沒的糧食交給知府聞杉主持,百姓限量購買。

一個個血淋淋的人頭就在眼前晃悠,沒有人敢吃拿卡要、偷奸耍滑。

不是每個百姓都有錢購買糧食,顧誠在金陵城內城外設定了幾十個粥棚。

按照河東時所為,每人每天一碗稀粥。

金陵人口本就眾多,加上逃來的流民數量龐大,即使是每人一碗粥,每日耗費的糧食數量巨大。

不得已,顧誠推出了野菜換粥、柴禾換粥、草鞋換糧的做法。

農曆二月末的江南,野菜處處都是。

只有沒錢沒糧餓著肚子的人,才會去找尋野菜、砍柴禾、編草鞋,這就杜絕了有糧人來佔小便宜。

粥里加了野菜,所能救濟的人也就更多了。

江南路和兩浙路跟之前的淮西一樣,其實是不缺糧的,糧食都掌握在地主商賈的手中,為了穩妥起見,顧誠拿出查抄的銀錢,向淮西購糧。

手中有糧,肚中有食,金陵城的民心也就穩定下來。

民心一穩,什麼事就好做了。

顧誠滿心期盼望眼欲穿的一群少年,來到了金陵。

誰能想到,這群滿臉稚氣的質樸少年,會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