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冊封的開國公,四人中有三人是內閣文臣,這符合文人的利益。

只是十六個開國侯,卻幾乎都是武將,這就受到了文人的詬病。

唐末武將亂天下,前宋汲取教訓,百多年來以文抑武,文人的地位超然。

天漢新朝,看著武人的地位被不斷拔高,這是文人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不滿的聲音逐漸高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吾毅然拋去京都繁華,棄筆從戎握戟沙場,清苦中望蒼茫天地,激昂中手刃敵酋。”

“功名但從馬上取……”

當文人的不滿聲漸起時,一個個年輕書生高聲大呼“棄筆從戎”和“當個書生萬戶侯”的口號,毅然而然地進入各軍中任職。

這把老牌文人氣得混身發顫,大罵年輕書生“豎子可惡,不可與謀”!

隨著年輕書生棄筆從戎的熱情高漲,各軍中的文職人員得到補充,前宋根深蒂固的文武對立局面得到了改善。

這是宣傳得效的結果。

靖安司設立直屬“宣傳司”,做的就是這個活。

進入臘月,首屆“天漢杯”足球賽事拉開序幕,引爆了東京官民百姓的熱潮。

隨著天漢的經濟得到復甦,商品的流通既能讓百姓買到便宜的商品,又能讓百姓賣出特產。

搞基建讓肯賣力氣的百姓賺到了錢……

等等舉措,讓百姓們的錢袋子裡開始有了錢。

百姓們有了閒錢,對前景又充滿希望,對天漢的第一個春節都無比重視。

新朝新春新氣象,新朝官員們自然是希望能夠大操大辦,紛紛上奏皇帝陛下。

這給了顧誠一個難題。

前宋元宵燈會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景觀之瑰麗,燈具之奇巧,都跨越了盛唐。

如果沒有別出心裁,無異於拾人牙慧。

顧誠將燈會時間從元宵節提前到除夕,給了東京官民百姓整整半個月的狂歡,又將主意打到了鞭炮上。

這個時候,以黑火藥製作的連發鞭炮還沒有開始出現。

顧誠示意兵工廠抽時間研發鞭炮,作為春節獻禮所用。

放之古今,只要是涉及政治任務,國人的聰明才智絕對會迸發出新的高度,經過夜以繼日的實驗,連聲鞭炮很快就研發出來了。

鞭炮的製作是絕密,出廠也是要嚴格登記,鞭炮只為除夕和上元節所燃放。

自然,製作的鞭炮數量有限,火藥還是以製造邊區造老三樣為主。

出乎顧誠的預料,透過對鞭炮的研發,手榴彈和地雷的製造技術得到質地提升。

-----------------

臘月初,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統率大軍,兵分兩路,分別攻佔了得勝口與居庸關,之後並未對燕雲展開進攻。

“陛下,臣請率軍出擊,不取下燕京,臣提頭來見!”

“陛下,末將請戰!”

金軍悍將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駐足不前這讓他們難以忍受,紛紛向阿骨打請戰。

都被阿骨打所壓制。

燕雲之地聚集著遼國最後的精銳。

阿骨打深知困獸猶鬥的道理。

是以,才有了阿骨打派出的一個個使者,去威逼利誘遼軍將領,想要不戰而得燕雲。

完顏婁室恨恨不已地道:“可恨顧誠這賊廝鳥篡宋,否則宋軍北上跟遼軍拼個兩敗俱傷,咱們就能從中撿便宜,可惜了!”

完顏宗望嘆道:“宋國朝廷得燕雲之心強烈,為了搶先咱們得到燕雲,絕對會跟遼軍拼命,這樣咱們的確就能坐山觀虎鬥,的確是可惜了!”

而現在,天漢各軍隨時都能進入燕雲,大金一旦激起遼軍的狗急跳牆拼死一戰,只能白白地便宜了天漢。

“通知下去,只要遼國官將肯投降,朕不吝厚賞!”

阿骨打決定繼續按兵不動,加大對燕雲官將的招降力度,但有一軍例外。

-----------------

會同九年(946年),後晉守將孫方簡將易州獻予遼國,是以實際上是燕雲十七州。

雪停,風止,陽光明媚。

易州大地上難得的豔陽天,百姓們一片欣喜,紛紛抱出衣物被褥和茅草稻草到陽光下翻曬,更有勤勞和唯恐家人挨凍的百姓踩著積雪進山打柴、收割茅草。

西北方向蜿蜒的山路上,行走著一支大隊人馬,足有數千之多。

這支隊伍不打旗號,裝扮很是特別,其中有一半人都留著金錢鼠尾,每人都牽著一匹馬,帶著皮帽的粗壯戰士更是一人雙馬,挎著巨大的弓袋。

金錢鼠尾裝扮,也只能是金兵了。

人馬踏過,地面充滿了泥濘,時不時的有人摔倒又爬起。

靴子進了泥雪,摔倒的人更是渾身泥漿溼透寒冷無比,金兵都是縱馬無敵,無法忍受這般行路。

“直娘賊的,這路忒地難走,董仲孫,這還要走到什麼時候?”

被金人直接點名,董仲孫先詢問了一番身邊的嚮導,接著朝金人將領陪著笑臉道:“辛苦將軍們了,前頭就是紫荊嶺,過了紫荊嶺八十里就是易縣城了!”

易州治所易縣,易州城也叫易縣城。

董仲孫又看向一箇中年矮壯漢子,說道:“完顏將軍,紫荊嶺是個險要關口,職下認為要先以突襲得手。”

完顏將軍還沒說話,部將們紛紛叫道:“銀術可,讓俺去拿下這個勞什子的紫荊嶺,讓大傢伙在紫荊嶺歇腳。”

這個完顏將軍,赫然就是金國宗室大將完顏銀術可。

完顏銀術可看向董仲孫,董仲孫忙道:“將軍,職部可偽裝成遼軍,一舉突襲紫荊嶺。”

銀術可點頭道:“那就辛苦董將軍了。”

“不辛苦,不辛苦!”

董仲孫點頭哈腰,而後帶著漢人部曲離去,金人將士則是找個地方停下歇息。

“銀術可,你帶著大家奔襲易州,可是要跟那狂妄的天漢軍交戰?”

“直娘賊的,老子早就想要收拾那勞什子的天漢,這回要廝殺個痛快,讓天漢人知道什麼叫大金巴圖魯勇士。”

金兵上下戰意凜然,一個個摩拳擦掌,根本不將天漢人放在眼裡。

銀術可手拿著一張硬邦邦的胡餅,目光注視著南方,臉色非常凝重。

銀術可雖說是宗室,可並不是嫡系,導致地位並不高,但他的戰功絕對是赫赫的,並不在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之下。

此番奔襲直取易州,是銀術可向陛下主動請纓的。

直插燕雲後方奪取易州,不但能震懾遼國最後的精銳力量,還能促成各路使者對遼國各將的招降,更能將天漢軍擋在易州,使之不得北上。

易州,也將成為大金攻打天漢的前沿。

銀術可跟著諳班勃極烈專門研究過顧誠,顧誠侮辱大金使者得宋國民望,一手打造的神武軍是大宋最強軍,篡奪宋國國祚建立天漢國……

顧誠以一個奔宋的遼人,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數年間就做到這般地步,比金滅遼的難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顧誠和天漢國絕非等閒,絕對是大金的勁敵。

是以銀術可神色凝重,不敢對天漢有輕視之心。

銀術可坐等董仲孫偷襲紫荊嶺得手!

……

董仲孫率領兩千部曲,不管是裝束還是言行舉止,跟遼軍並無二致。

這兩千人,大部分來自怨軍,小部分來自向金國投降的遼軍各部。

董仲孫的年齡還不到四十,只是滿面滄桑,看上去就像是個六十多歲的老漢,默然無語地牽著馬和麾下部曲一樣一腳深一腳淺地趕路。

董仲孫的身前身後,是一群年輕人,其中不乏十三四歲的少年人。

面對艱苦的行軍趕路,少年們都咬緊牙關,雙眼中閃耀的都是復仇的怒火。

一個少年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叔,此番能殺了郭藥師那狗賊為俺爹報仇嗎?”

其餘少年頓時豎起耳朵,一個個眼神大亮。

董仲孫沉聲說道:“奪了紫荊嶺,易州就唾手可得,得到易州,郭藥師那狗賊的涿州就失去西面門戶,面對金軍只有死路一條。”

“好……”

聽到郭賊將會死路一條,少年們都歡呼起來,他們等這一天,等的時間太長了。

又一個年輕人問道:“叔,金國也在招降郭賊,以郭賊的反覆無常,要是也投降了金國,那咱們豈不是報不了仇?”

董仲孫的神色變得凝重,緩緩說道:“是以咱們要拿下紫荊嶺,只有立下這個功勞才能獲得主動……紫荊嶺就要到了,都打起精神來看我眼色行事,不要露了馬腳。”

-----------------

效仿明清,顧誠改御史臺為都察院。

“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省、監督案判。”

都察院號稱“風憲衙門”,為天子之耳目職權頗重,所有御史必須科舉出身,對任何官員都可進行監督彈劾,並可對刑部的審判和大理寺的複核及地方審判進行嚴密監督。

都察院長官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輔之。

陳東引發前宋垮臺,按理來說這可是一份大功,不說封侯,怎麼也是平步青雲,結果天漢建立陳東依舊是一個巡城御史。

哪怕是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陳東依舊是一個巡城御史。

很多人都為陳東鳴不平。

陳東卻是不以為意,反而更加勤勤懇懇鐵面無私地履行職責。

前朝趙氏皇族,將陳東引為罪魁禍首,對這賊廝鳥不會有任何好感,也不想再見到這個瘟神,看到無不是繞著走。

“寧惹閻王,莫惹陳東。”

這是盛傳在東京城裡的一句名言。

陳東這廝當真是沒有任何情面可言,無論是誰犯在這賊廝鳥的手裡,都只有扭送各個衙門的份。

陷陣軍總兵武松的小舅子董巖和兵部尚書何灌的幼子何苗鬥毆生事誤傷百姓,被陳東雙雙拿下扭送開封府衙,在陳東的緊追不捨下,雙雙被重則十板子判監三個月。

這期間,說情求情的人很多,陳東絲毫不為所動,在他的虎視眈眈下,開封府尹絲毫不敢徇私舞弊。

又有幾個大佬子弟,甚至是新朝新貴犯在陳東的手裡,都得到了嚴懲。

舊朝貪官汙吏被一掃而空,新朝官員即使想要貪,還沒那個膽量和機會,又有陳東這樣的巡城御史,使得東京的治安好得難以想象,簡直讓人不可置信。

顧誠召見了陳東。

一番見禮過後!

顧誠問道:“陳東,對你不聞不問,可有怨言?”

陳東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道:“臣,沒有怨言!”

“好!”顧誠點了點頭,直接說道:“北伐開始,軍紀民心最為重要,朕在都察院設立直屬軍紀司,由你來擔任軍紀司司長,負責監督新佔領區的軍紀和吏治。”

陳東雙眼一亮,這才是用武之地,嘴裡卻說道:“臣要許可權。”

顧誠明知故問:“你想要什麼許可權?”

“七品以下文武,臣有先斬後奏之權。”

顧誠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問道:“大軍出征以勝為重,不能以表面的善惡來區分,這個中輕重你又該如何區分?”

陳東正色地道:“只有我天漢軍收復之地,才是我天漢國土,方能行我天漢律法,然百姓無辜民心所向當籠絡為上!”

“很好!”

陳東有這麼清醒的認知,不會盲目地只論善惡,這讓顧誠很放心,當即任命陳東去成立軍紀司,年後就率隊北上。

進入遼國,要收買民心,軍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陳東剛離開,顧盼就來了!

“金國兵分兩路奪取居庸關和得勝口,阿骨打親率大軍停留在居庸關。”

靖安司送來了這道緊急軍情。

居庸關和得勝口丟失,遼國最後據守的燕雲重地的屏障也就失去,金軍隨時可以對燕雲展開最後的攻勢。

但隨後送來的軍情,是阿骨打在居庸關按兵不動。

這讓顧誠明白了,在原有的歷史,大宋絕對是被金國給利用了。

大宋低三下四地聯金攻遼,讓金國將計就計,讓宋軍去消耗遼國最後的精銳。

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燕雲聚集有大石林牙率領的最後遼軍精銳,有奚王蕭幹率領的奚人精銳,又有郭藥師等人率領的精兵,以及十幾萬遼國的殘兵敗將。

幾十萬人處於困獸猶鬥、狗急跳牆、同仇敵愾中,即使是金國也會掂量一下。

歷史上,幾十萬宋軍覆滅遼軍之手,遼軍憋著的最後一口惡氣出了,凝聚力消散也就四分五裂,大石林牙率部出走,蕭幹被郭藥師擊敗身死……

金兵這才輕易攻入燕雲。

眼下,阿骨打率軍駐留居庸關和得勝口,顯然是想要坐山觀虎鬥。

既然阿骨打來了,顧誠也不能退縮。

臘月二十,天漢皇帝顧誠率軍北上,迎戰金國皇帝阿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