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五皇子先前說過,會讓他們都過上平靜的日子。這一點,還望五皇子說到做到!”

燕丹說著,農家家主也站了起來,贊同的說道:

“墨家家主說的對,還望五皇子將你頒佈的律令說出來,好讓我哦們知道,你能不能妥善安排農家和墨家的弟子。”

“我昨天見過五皇子在桑海城的普通宅院,也聽說桑海城的人都很感謝您。”

“我們農家和墨家和秦國的恩怨,王爺您也知道。如果您能妥善解決農家墨家那些弟子們,百家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百家的問題依然會繼續,這不是你收攏再多的天才就能解決的。”

“農夫和墨家的兩個首領,都對我的律令很感興趣。那麼,贏夏就把這份律令,宣佈給所有人聽吧。”

荀子臉上帶著濃濃的好奇,微笑說道:“贏夏的律令是什麼,老朽可是很好奇呢?”

“一夜之間,三四十萬農家墨家子弟和無業遊民,都能安居樂業,不用背井離鄉,被人欺負。”

坐在桌前的伏念、顏路、張良三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贏夏身上。

農家和墨家的族長及一眾弟子們,也都看向了贏夏,臉上帶著期盼。

“律令很簡單,就是瓜分田地!”

贏夏淡淡說道:“農家和墨家之所以會對秦國造成威脅,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產業,也沒有什麼本事,只能團結一致,才能生存下去。”

“要想讓他們安定下來,那還不簡單,讓他們有自己的土地就行了。”

張良的雙眼驟然睜大,整個人都在顫抖。

分田之事,早在贏夏清理六大世家領地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

贏夏這是要將六大貴族的田畝,分到最低階的平民手中。

但他沒想到,這個律令竟然是真的。

如果六大貴族的土地都被瓜分了,那麼六國的王公大臣必然會造反。

六大世家被迫造反,秦國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更何況,這對贏夏本人處境來說,也是非常的危險的。

原本秦國的那些世家子弟們,對他的好感度會直線下降。

而在他們這種級別的人,不管是哪國的,都是會為了利益而站到一起的。

如果贏夏將六國的土地都分到了東郡百姓,那麼秦國的貴族,就會懷疑。

贏夏成為了皇上,會不會將自己的土地,分給平民?

隋國、明國、宋國三國的世家子弟,都會幻想著,如果贏夏成為了皇帝,將來入侵,是不是也會把田分到平民之中?

這個律令的作用非常大。

從未有人,敢往這個方面去想。

贏夏膽敢釋出這樣的律令,那就等於是與所有的貴族,豪門,還有眾多的武林中人作對。

說句不好聽的,他就是整個世界的敵人。

不過,這個律令也並非全無用功。

贏夏的聲望和地位,會比其他國家的君王還要高。

更何況,如果這個律令在東郡執行的話。

東郡將會是各國黔首人民最嚮往的理想鄉、桃花源。

但是,民心是否會起作用呢?

能不能讓贏夏登上秦皇之位?

張良倒抽了一口涼氣,他的內心充滿了震撼。

百家大殿中的百家之主,和張良不同,他們並沒有立刻猜到贏夏的用意,而是更加的不解。

他們明白贏夏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家和墨家的三四十萬人,就是沒有自己的產業,沒有自己的土地,所以才會對秦國造成威脅。

他們既然有田地,又能靠勞動掙到糧食,幹嘛要去投奔農家和墨家?

但問題是,他們的土地從何而來?

這些土地,都是屬於秦國各個郡縣的王公,貴族。

“贏夏說的對,農家和墨家子弟的威脅,來源於他們沒有自己的地盤,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

農家田光說道:“五皇子說要將土地分出去的律令,的確能讓我們農家和墨家人,都能安居樂業。”

“但是,五皇子,您能不能說說,土地從何而來?”

“六大貴族,獨霸了整個東郡的土地。”

贏夏道:“我可以下令,將六大貴族的土地,都分贈給農家和墨家的子弟。”

“實際上,不止是農家和墨家,還有整個東郡的平民。都會分到土地。”

他們沒有投靠農家和墨家,日子不好過。”

農家田光、墨家燕丹、墨家等一眾頭目,臉上盡是不可置信之色。

分東郡六大貴族的土地,而且是分給墨家黔首和平民。

贏夏真的膽大包天!

這可是逼著東郡六大貴族的背叛秦國啊!

如果他真的這麼幹了,那他就等於是毀了繼承秦皇之位的機會。

在大秦國,不知道有多少的貴族,世家,沒有人想要讓人分割自己的土地。

這條律令會讓秦國的貪官汙吏、權貴們都憎惡五皇子贏夏。

田光難以置信的說道:“贏夏五皇子,你真的有這個膽子嗎?”

“抵達東郡之後,我便命人在桑海城測量六大貴族的土地,想必諸子百家也聽說過。”

“清丈六國的貴族田,便是用來分配六打貴族的田地。”

贏夏道:“據我所知,單桑海六國的六國貴族,就向秦國隱瞞了三十幾萬公頃土地。

而且那些六大貴族豢養奴隸,僱傭平民為他們賣命。平民們辛辛苦苦勞作,自己卻一分錢都沒撈到,反而是這些貴族賺大錢。他們剝削了黔首人民的鮮血,死有餘辜。”

瓜分分桑海城六大貴族的土地,只是開始而已。

諸子百家大會之後,我們便命令,將清丈東郡六大貴族的土地,全部劃撥到黔首。”

怪不得,贏夏這麼著急想要人才。

東郡各縣六國計程車紳的田地,測量,瓜分,都是需要從底層官員中挑選出來人才。

而那些出身貧寒的人,則是最適合的。

他們都是平民,從小就和貴族作對。

農家和墨家的族長們,都是久久說不出話來。

“贏夏大人,您為何要如此?”

田光不解的道。

“天下,本共之也。

……

老者,可以樂暮,壯者可以作。

使人皆有作也,女子皆得其所歸矣。

眾皆欲盡力,而心無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