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漁一行人坐著牛車駛向元山鎮的時候,遠遠就看到有二三十人之數在路邊眺望。

她心裡奇怪,災年裡不會有這麼多閒人,這些裡出現在這裡必有緣由。

難不成,是來迎接他們的?

不像。

等靠的近了,她瞧見人群裡有個熟悉的身影,便問,

“老孫,你們在這幹啥呢?”

“姑娘,我們送南邊來的大人呢,你又來賣糧啊?”

老孫這話一出,其他本打算離開的人離開停住了腳步,全都看向他們。

“你們是來賣糧的?”

木漁坦然回答,“是啊。”

這直白的話讓在場的人一時都說不出話來,有人貪婪地看向牛車,但在牛車上武師傅幾人的瞪視中一一敗下陣來。

“我們上月來過,這次同上次一樣,先同鎮長交易,交易完之後就在老李客棧賣糧,想買的可以到老李客棧來!”

說完,車伕便默契地趕車駛走了。

一群人下意識地追著牛車走了一段距離才回過神來,回家籌錢的回家籌錢,傳播訊息的傳播訊息,更有慢吞吞走路的。

“這就是上回來的那些據說糧食賊好的外鄉人?”

“是啊,除了他們還有誰?最近哪還有別的人來鎮上賣糧了?”

“真的假的?我聽他們把那糧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要真那麼好,那咬碎牙也得買一斤嚐嚐。”

“這你得問老孫,老孫,上回你給他們引路,得的那幾斤糧食好吃不?”

老孫揹著手慢悠悠走在人群裡,聞言笑笑,嘆息道,

“倒沒那麼誇張,糧食好是真的,尋常年間都難吃到這麼好的糧食,只放水煮一煮,吃到肚裡都是香的。”

……

木漁一行人先去了鎮長那邊,得到了鎮長一家的殷勤招待。

這次交換的主要是佐料、布匹、菜籽糧種這些。

本意是佐料和菜籽糧種這些,換回去改善伙食的,不過只換這些的話,想也知道量不會多,五十斤糧食就差不多了。

所以她又把布匹加了進去,想著好歹湊夠二百斤,算是向老鎮長表達誠意了。

有老鎮長罩著,他們在遠山鎮做事更穩妥些。

老鎮長笑眯眯地與她確定交易的貨物。

二十三匹棉麻布,十筐佐料,十兜菜籽,七兜的糧種不多時就被擺到了院子中央。

木漁滿意點頭,武師傅他們開始一樣樣的往牛車上搬東西。

老鎮長站在她身邊笑眯眯地捋鬍鬚,看向門外的牛車和搬東西的人。

“這還有許多糧食呢?打算換點兒什麼?”

木漁愣了一下,沒想到鎮長會問這些,如實說道,

“之前和一些人約好了賣給他們的,換錢嘛,還能換什麼?”

外面那些餓慘了被逼到絕境裡的人,願意出的價錢要比鎮長這邊高不少。

老鎮長呵呵一笑,“也是,還能換什麼。”

接著又狀似不經意地問,

“這次帶的這幾個夥計瞧著很壯實,軍營出來的?”

……

木漁坐著牛車與鎮長一家人揮手作別後,表情格外嚴肅,鎮長還真是不能輕視啊,這是隻老狐狸。

不過,目前看來還是隻和善的老狐狸,只是以後打交道需得多小心幾分了。

到了老李客棧,還沒下車便見一群人圍在客棧外,等下了車,客棧裡又湧出一群人朝牛車這邊跑來。

木漁打眼一看,半數都還挺眼熟,正是上次來時從她這裡買過糧食的人。

不用說,他們都是來買糧食的。

木漁剛剛因為老鎮長而稍有陰霾的心情頓時愉悅起來。

看到一大堆金銀錢財怎麼能不高興呢?

啊不對,看到一群上趕著給她送錢的人怎麼能不高興呢?

武師傅和宋高他們護著她和牛車進了客棧,還大聲吆喝著,

“別擋路別擋路,糧食多著呢,想買的都能有份!”

當然,這話的效果有幾分就不知道了,反正兩位武師傅的巨力是很有效果的,這些餓的瘦巴巴的鎮民完全不是對手。

木漁在客棧中的桌子上坐了,兩位武師傅站她身後撐場面,跟上來的其他人不敢靠的太近,保持著一定距離,但黑壓壓的一片把他們圍了起來。

木漁皺了皺眉,她其實更想私下交易,這樣她也有空間運算元量。

買家們都不希望別人知道他買了多少糧食,對此守口如瓶,所以她賣出去上千斤糧食也不會露餡。

但是這麼光明正大地在一群人面前賣,賣了多少就被人看在眼裡了,到時候數目差太多有可能會被有心人盯上。

不過現在這麼多人都擠在這裡了,看他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模樣,要是再說容後交易恐怕會激起民憤,這次就先這樣吧,下次再注意些就是了。

木漁掃視了一眼人群,隨便選了個還記得名字的人開始,

“錢掌櫃是吧,你要買多少斤糧食?”

“啊這,來五十斤好了。”

木漁挑眉,這傢伙上次可是打包票說他能找來至少能換兩百斤糧食的玉器的,怎麼這會兒看著這麼虛。

錢掌櫃衝木漁連連眨眼,說道,

“咳,現在就帶了這些錢,等晚些時候再回家找找,應該還能找出些玉器來,希望到那時候姑娘這裡還能有剩下的糧食賣。”

木漁瞭然,這是不想在人前露富啊,可以理解,於是點頭答應下來。

錢掌櫃當即喜笑顏開,將袋子裡的金銀財物雙手奉上。

宋高和武師傅簡單檢視一番後對這木漁點了點頭,確定東西是真的,然後車伕便現場給稱了一麻袋五十斤糧食給了錢掌櫃。

錢掌櫃麻溜地提著糧食帶著僕人跑路了,其餘人看的眼熱但又捨不得離開留下繼續看他們交易。

第二個是木漁記著的一個布莊老闆,上次交易時想用布匹抵賬,但她有從鎮長那裡得到的許多布匹,根本不缺,便拒絕了,最後這人拿出了十兩金子換了小兩百斤糧食。

這次這布莊老闆拿出了一兜碎銀子,稱重之後約麼五十兩,換了一百斤糧食。

臨走時還不忘賣慘哭窮,說把最後一批貨賣了才有這錢的,以後就是窮光蛋了。

第三個人換了三十斤……

人沒幾個,糧食倒換出去不少,圍觀的有人蠢蠢欲動,害怕到最後沒糧食換給他們。

不過這純屬杞人憂天,因為有能耐拿出那許多錢的人在這不大的遠山鎮到底是少數,出現在李家客棧的更是少數。

從第五個人開始,後面的人就沒有買十斤以上的,後面甚至一斤兩斤這樣的數目都出來了。

最後雖還有半數人圍著,但已經沒有人要換糧食了。

木漁算了算,糧食還剩一百斤出頭,正好夠她鑽個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