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經過上次一事可算是消停了,只是日日往驛站跑,說是要給如意請安,如意和絃歌兩個神經大條的沒把李同光的感情往男女之情上面想,只以為是師徒情深,可於十三覺得有些不對勁,李同光太殷勤了。
但又沒有證據,只向寧遠舟和錢昭說了情況,錢昭心中微動,“這簡單。”
於十三驚訝,“哦?我們錢大哥也懂這風月之事?”
“殿下若與如意不經意間透露出親近...”
“沒想到啊,沒想到,一本正經的錢頭兒竟是個蔫壞的哈哈哈哈。”於十三實在沒想到錢昭個濃眉大眼的傢伙這麼會玩。
夜晚,天上炸出一朵煙花,如意見狀,“不好,是鷲兒有危險。”
絃歌當機立斷,令杜長史和羽林軍留守驛站,剩餘六道堂堂眾前往營救。
在救下李同光後,當地守軍才姍姍來遲,絃歌擦拭著刀上的血跡諷刺道,“長慶侯的人來的真是慢啊。”
那守軍立即請罪,李同光也無話可說,畢竟絃歌對他有救命之恩。
“稟告侯爺,這些刺客是朱衣衛的。還有一些人不知底細。”
絃歌上前看著剛剛被如意一招斃命的人,瞳孔微縮,“是北磐人。”
“什麼,北磐人。”李同光震驚道。
絃歌指著這些人身上的刺青,解釋是北磐人獨有,眾人震驚之餘便是忌憚,北磐對於中原九國是死敵。
絃歌立即命云溪去找琺鈿閣分部的人去查,同時也讓寧遠舟令六道堂的人去查,多一個人多份證據。
李同光也派了人,今夜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第二日,絃歌帶著眾人來到天門關一處偏僻山壁前,“據情報,北磐人偷偷挖隧道偷入中原,近日合縣周圍被洗劫就是因為他們。”
李同光看著山洞,“他們怕是要有大動作。”
絃歌和李同光對視,“你是想上報安帝增兵守天門關嗎?孤覺得安帝不會。”
“那就走一步看一步。”李同光心裡有一個想法。
絃歌嘴角微微勾起,成了。安帝窮兵黷武,搶了梧國黃金後,磨刀霍霍向褚國,兵力絕對不會分給天門關,甚至曾經這位皇帝還與北磐勾結呢。
正式啟程時,李同光同意與絃歌合作,至於合作內容是什麼,大概是些大逆不道的事吧。
途中李同光將曾經為梧國戰死將士埋葬的地方指給了使團,最後火葬收好骨灰後繼續啟程。
不到半月,便到了安都,安帝果然想再來個下馬威,但在李同光回稟後就召絃歌入宮,恐怕是怕得罪狠絃歌真的卷著黃金走人吧。
“梧國永安王見過安帝陛下。”不等安帝免禮就直起了身子。
安帝倒是來了趣味,眼前的絃歌著一身白色金絲圓領袍,身長玉立,背挺得很直,看著就不像好對付的人,“你倒是比你的哥哥有氣勢。”
“安帝說的是,若非皇兄是嫡長子,孤也不想爭,那梧國皇帝是誰還不一定,安梧一戰,孰勝孰負,猶未可知。”絃歌直接的說出自己的野心,目的就是告訴安帝,這梧帝要不要都行。
安帝挑眉,不想爭,不是不願爭,這永安王如此自信,怕是有什麼底牌,見他對梧帝的不屑,頓時也投鼠忌器了起來,“永安王可要見一見你的兄長。”
見完之後好讓永安王乖乖交出黃金,畢竟梧帝還是梧帝,他說的話永安王應該會聽,同時也是退步,讓永安王知道他的誠意。
“自然,也是許久未見皇兄了。”
安帝當即安排絃歌前往軟禁梧帝的地方,寧遠舟也求絃歌見到梧帝后要一份雪昭書。絃歌自然應了,不止雪昭書,還有退位詔書,他都要。
塔中,絃歌見到梧帝,“皇兄安好。”
梧帝見是絃歌眼睛一亮,“阿臨,是你,太好了出使的人是你,阿臨定會將我救出去的,果然,丹陽就是個賊子,居然不願出使。”
楊行遠矛盾極了,既慶幸來的是無意皇位,與他親近的絃歌,又唾棄貪生怕死覬覦皇位不願出使的丹陽王。
絃歌見梧帝的欣喜,就知道以往人設立得太好了,既然這樣的話,還是不要傷了他的心為好,什麼都不知道的死去,也是一種幸事。
“皇兄,看著我的眼睛。”楊行遠毫無防備的看著絃歌的眼睛。
絃歌將紙筆放好,又道,“寫下你的罪行,天道諸人的功績,為其昭雪。”
“好,罪行,我有罪,我剛愎自用......”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寫著。
“呼”絃歌吹了吹墨跡。
“罪己詔寫好了,那請皇兄寫下退位詔書吧,傳為於先皇第四子楊臨。”
楊行遠突然不動,絃歌見狀,皇位對他還真是重要,攝魂術都沒用,又繼續蠱惑道,“楊行遠,你罪大惡極。”
“罪大惡極”
“是啊,你剛愎自用,害死多少將士,害的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不僅丟了城池還被安人擒住,丟盡了楊氏皇族列祖列宗的臉,你如何繼續忝居皇位。”
“是啊,那我該怎麼辦?”
“自請退位,你沒有皇子,只有三個弟弟,二弟丹陽與你死敵,三弟英王斷腿無法繼位,你說該是誰呢?”
“四皇弟楊臨,他與我關係最好,若他即位,對我而言是最好的。”
“那寫吧。”
“好,寫,我寫。”
絃歌忍住喉間的血,天道限制的果然厲害,只是用了攝魂術就反噬至此。
片刻,絃歌看著梧帝在詔書上拓上私印,便放下心來。打了個響指,梧帝恢復神智,但傳位於絃歌這件事已經印在了他的魂魄上,無法違抗,如今心中只覺的梧國這個爛攤子交給絃歌是最好的,自己能享福,又不用受百姓唾罵。
“阿臨,這梧國便交給你了。”
絃歌裝做感動的模樣,“承蒙皇兄信任,皇兄放心,我定會救你出去。”
梧帝也感動的稀里嘩啦,心道果然是自己最好的兄弟,拍拍絃歌的肩膀說,“皇兄信你。”
眼見時間到了,絃歌在梧帝耳邊說道,“過幾日安國會出大亂子,屆時六道堂的人來營救,皇兄只管跟著他們走。”
然後,絃歌就在梧帝感動的眼神中走了。
大忽悠·絃歌·楊臨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