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歌在安國待了半個月整肅朝堂,而使團和梧帝因為天門關北磐屯兵之事,轉道去了天門關,如今兩軍僵持著。

但近日來北磐不滿現狀,有些蠢蠢欲動。絃歌將手下的事務交給如意,安國由如意代管。

絃歌認為此戰不止是解決邊關衝突,更是他打出威望,震懾九國的一戰。

因此,此戰只能勝,不能敗。

狼煙滿天,橫屍遍地,但活下來的人臉上卻帶了笑意。

“贏了,我們贏了,哈哈哈哈,永安王威武!!”

乘勝追擊直入北磐王庭,擒住了北磐可漢及親眷,此戰,勝!

訊息傳到天門關內部時,已經成長的梧帝大悅,“這是封狼居胥啊,哈哈哈哈,我楊家出了個名留青史的人物,天佑梧國。”

杜長史侍奉在側,聽聞此事也是喜形於色。

不止他們二人,還有整個梧國,今夜,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開城門”

以絃歌為首的將領穿著戰甲,身上還有早已乾澀的血跡,經歷生死的戰士身上還帶著殺氣,但夾道歡迎的百姓和官員卻不怕,面上全是喜悅。

“是永安王殿下!”

街邊的小娘子們朝絃歌扔著香囊鮮花,表達自己的傾慕,而一些郎君們左顧右盼也學著小娘子扔鮮花,引起一陣歡笑。

到郡守府時,梧帝在門口親迎。

“皇兄”絃歌下馬喊到。

梧帝急忙上去,拍了一下弦歌的肩膀,“你合該是我梧國的主。”

杜長史和絃歌身後隨著他一同上戰場的六道堂眾人震驚。

梧帝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當著眾人的面,“朕有旨。”

眾人跪地,絃歌跪時梧帝一把扶住了他。

“茲有永安王楊臨,乃朕之四弟,有經天緯地之能,得封狼居胥之功,朕深感不如,前與安國一戰,乃朕一人之過,六道堂眾竭力護朕,卻…為朕所負,此立罪己詔,傳位吾弟楊臨。”

絃歌與眾人領旨,此後,六道堂昭雪,絃歌得到了他想要的帝位。

自此,絃歌的稱帝之路開始了。

梧都,絃歌登基,年號為永安,願一統天下後,天下承平,百姓安樂。

永安一年,安國併入梧國,改安為五個郡。同年,如意入朝拜刑部尚書,李同光拜首輔,而章松被貶,鄧恢繼續擔任朱衣衛總使一職,但有官職階品,與寧遠舟同為二品。

永安三年,除宿、褚兩外的小國皆降。

永安七年,被經濟封鎖和民心盡失的宿、褚兩國看著梧國越來越強大,抵不住民憤,終忘。

自此,絃歌一統天下之志完成。改梧國為秦朝,年號為永安。

冊立楊行遠為逍遙王,丹陽王雖有野心但畏懼於絃歌的威勢,也安分了下來。

蕭後不甘心於只做王妃,但架不住楊行遠擺爛,便架空了他這個王爺,連銀錢都掌控在手裡,導致楊行遠每次進宮向絃歌抱怨出門吃酒的錢都沒有。

而楊盈也在絃歌和如意的影響下成為第一位上朝聽政的公主。立女官,開女學,楊盈和如意在絃歌支援下乾的熱火朝天,一切都向好的樣子發展。

永安四十年絃歌傳位與皇妹楊盈,同時冊楊盈之女楊曦為太女。

而後帶著已經致仕的如意去到處遊歷。

(完)

這個位面就這樣結束了,21號返校,22號到23號一直在搬行李,然後又要坐車去實習,好痛苦。

所以這個位面到這就結束,後面有空的話會寫楊盈的番外,我鋪了一條骨科線,但沒寫好,到時候如果可以就寫個番外。就這樣,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