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數十支箭矢以45度角被髮射出去,飛向前方一片狼藉的叛軍。

第一波箭矢還未落地,第二波箭矢已經再次射了出去。

這麼快放出第二波箭矢的自然是林旭本部的人馬。

沈世魁雖然只是讓林旭從碼頭調一個哨參戰,但在林旭看來,只要沈世魁沒有規定具體人數,這個哨規模有多大就自己說了算了。

最初到達陣地的就有150人,已經是超編的沈世魁部中標準的一個滿員哨了。但後來,又來了一個30人的弓箭隊,水手也來了五六十個。

林旭本來調來的兵力差不多有250人了。不過那時候大家都在忙著備戰,也沒人來管這個閒事。

林旭本部的弓箭隊知道自家把總的意圖,粗略看一眼叛軍的位置,然後就拉滿弓放箭。

公孫木新調給林旭的那個哨的弓箭手們就驚呆了:

這是什麼命令?

這個年輕的把總是不是下錯命令了?

還沒來得及確認命令,就看到另一夥弓箭手一直在開弓放箭,知道命令無誤。二十多名弓箭手趕緊模仿,不再仔細瞄準,直接拉滿弓弦就把箭射出去。

至於能否射中人,把總都不在乎,他們還在乎個屁。

其實在林旭的計劃中,弓箭就不是主要的殺傷武器,他知道,面對著穿著盔甲的敵人,箭矢在遠距離的殺傷能力很有限。

弓箭能傷到對方,但想要當場射死,卻有不小的難度。

火槍就不同了,即便當場打不死,也能大機率讓對方失去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嵌在皮肉裡的鉛子會讓對方非死即殘。

熱兵器能夠一步步取代冷兵器,自然有它的生存之道。殺傷效果就是它的強項之一,這樣的優勢,林旭自然要讓其最大化。

“一排裝彈完畢。”

“二排裝彈完畢。”

“三排裝彈完畢。”

林旭腰刀指向叛軍的位置,大聲下令道:“一排、二排進二十步,然後再開火。而後從主道兩側撤回,撤至四排佇列之後,重新裝彈。”

火槍手們嚇了一跳,怎麼還要主動出擊?

就在火槍手們猶豫的時候,林旭直接從將近四米高的屋頂上跳了下來,抓過一把步槍,站在了第一排佇列的邊上,大喝一聲:“跟我進。”

趙文宇頓時急了,立即衝著兩側屋頂上的水手們吼道:“全力開火,壓制敵人。”

“刀盾兵跟我上,保護好大人。”

“葉平,穩住部隊,抓緊裝彈。”

趙文宇的反應能力讓林旭滿意,但此刻顧不上去誇讚他,林旭已經看出正面進攻的叛軍已經心生怯意了,他要徹底擊垮他們的戰鬥意志。

“十步,點燃火繩。”

“十一步!”

“十二”

在林旭的低吼聲中,兩排火槍兵一步一步向前推進著。

有著林旭這個把總帶頭,所有人的腳步都很堅定。如同兩堵牆,在向前平推!

進了二十步,林旭大喝一聲,“第一排,開火。”

在走到第十,步的時候,林旭就已經下令所有人點燃了火繩,現在只需要扣下扳機就行了。

嘭嘭嘭的槍聲中,白色硝煙頓時在眼前瀰漫開來,顧不上觀察射擊效果,林旭就已經蹲了下來,讓後排的火槍兵開火。

兩輪射擊之後,林旭再次下令道:“離開主道,從兩側後退。”

林旭帶人剛剛回到隊伍中,隊伍中就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林旭扭頭看去,進攻主道的叛軍撤了!

林旭微鬆了一口氣,掃視了一圈歡呼的部下,大聲道:“火槍、火炮立即裝填。弓箭手抓緊時間休息。”

一群士兵連連點頭,趕緊按照林旭的指令忙碌起來。

敵人就在面前,他們剛才親眼看到敵人成片的倒下,根據他們的估算,被幹趴下的叛軍肯定超過了一百,可能有一百五人道兩百人。

己方未損一人的情況下,幹掉對方一百多人,這是大勝!

左右相鄰的陣地就沒這麼輕鬆了。

他們沒有如此眾多的火器,無法像林旭這般集火壓制射擊,靠鋪天蓋地的彈丸來殺傷敵人。

他們只能用火槍和弓箭遲滯一下敵人的衝擊,看看能不能打亂敵人的佇列,然後就短兵相接了。

林旭自然不會對友軍的處境置之不理,隔岸觀火可不是他的作風,當即對著本部的炮隊下令道:“三門虎蹲炮支援左側的友軍,三門炮支援右側的友軍,炮口離兄弟部隊的防線遠一點,直接打叛軍的後續部隊。”

六門虎蹲炮立即按照林旭的命令展開,開炮支援左右鄰的友軍。

正在衝殺中的叛軍被側前方打來的鉛子打倒一片,頓時大怒,看到主道上的進攻部隊居然已經敗退後,立即分兵朝著林旭的陣地撲了過來。

不需要林旭下令,屋頂上的水手們已經將噴筒對準了叛軍,趕緊點火轟。

火槍兵們也在趙文宇的指揮下,重新整隊,分別對著兩翼,防止敵人衝過來。

“兩排太少了,至少要佈置成三排。”

看到趙文宇依舊讓火槍兵保持近三十人的佇列,林旭趕緊開口修改道。

所有哨官中,對林旭最信任的就是趙文宇,聽到林旭的聲音,問都沒問,直接就調整了過來。

佈置好隊形的火槍兵們開始射擊,第一排火槍兵開火後,林旭再次干預,讓趙文宇默數十個數後再下令第二排開火,確保形成持續火力。

叛軍的進攻雖然勇猛,但疲態已露,戰船上數十門虎蹲炮一直在對著沈世魁部隊前沿開火,一個個高速飛行的炙熱彈丸隨時可能收割掉叛軍的性命。

還有那些千斤佛郎機,不斷將炮彈打到叛軍後續部隊頭上,讓叛軍後續部隊還未加入戰鬥,就已經士氣大挫。

傷亡慘重的叛軍進攻部隊發現無法衝開沈世魁部隊的陣線後,終於扛不住了,放棄了繼續衝擊,轉身就跑。

看著潰退回來的部下,崔耀祖和劉興基面色鐵青。

兩人都是常帶兵之人,尤其是劉興基,當初跟隨著兄長劉興治在遼東參加過不少戰鬥,都知道進攻部隊能夠撐到現在已經非常難得了。

若是往常,進攻部隊傷亡兩成可能就崩潰了。現在,進攻部隊的傷亡至少都在三成以上,有的哨甚至達到了五成,但還在衝殺。

究其原因,則要歸功於崔耀祖。

在崔耀祖的宣傳下,現在叛軍的小兵都知道,要麼幹掉沈世魁,要麼奪回戰船離島,否則必死無疑。

當選擇變得簡單的時候,叛軍們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戰鬥一開始,叛軍們還能保持著這股拼命地勁頭去衝殺,當連續的傷亡下,鉚足得勁會如同漏氣的氣球一般,慢慢癟掉。

現在,叛軍進攻部隊計程車氣就已經癟了。

崔耀祖咬著牙看著一敗塗地的部下,嘴角的肌肉劇烈的抽搐了兩下,咬牙道:“整軍。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