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集診所回來後,老穆當晚就讓秀花燒了一大鍋開水,廚房裡灶底的底火加上開水的溫度,室內溫度升了不少,脫光衣服的穆珍雖然依然覺得有點冷,但是遵照大夫的說法,這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徹底地洗了一遍,然後抹了藥水、藥膏,換上了秀花早已準備好的衣服,將身上有著濃厚硫磺味的衣服脫了下來。按照杜大夫的叮囑,秀花將穆珍身上換下的衣服、床上被單等床具一併進行開水消毒。正當歡天喜地迎春節之際,老穆一家人卻在忙於根治疥癬的“戰爭”。

轉眼就到了大年三十,農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早飯剛過,各家便傳來叮叮噹噹的剁肉聲,那聲音組成農村中最為簡潔明快的交響曲。老穆配合著秀花拿起一棵大蔥剛剝下一層外皮,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你大在家嗎?”

那是天成的聲音,特有的男女混雙音,聲音中有著男人的混厚,又蘊含著女人的尖嗓。

“在屋裡呢!”在大門外正準備放鞭的穆寶回應。

老穆急忙放下手裡的蔥,迎了出來。

“這大過年的,你怎麼不忙了啊?”老穆有點吃驚地問。

這位老同學自打養上他心愛的豬崽以來,很少再看到他的身影,每天除了忙於照顧他的豬崽,就是忙於村裡的事務,他成為村裡的第一大忙人,每當問起他人呢?得到的回答總會是如果沒在村裡,就一定在豬圈裡。這期間也沒少聽秀花嘮叨他豬圈裡的故事。

“再忙咱也得過年啊!”天成攤了一下手,繼續說:“過年是我們的年,不能因為養豬就不過年了啊!大家都幫了不少忙,這不湊過年,我請大家吃個飯,也好與大家溝通溝通我這一年的收穫啊!”

老穆清楚,今年的豬肉價格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天成收入應當還是不錯的。

“好,這個好,你致富不忘咱窮人啊!”老穆開玩笑道。

“那是,再說了,咱這不是還沒有富嗎?”天成撇了一下嘴。

“富不富,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兄弟情誼!”王天成故意在那“情誼”兩個字拖長了些。

“那過會兒去你家還是豬圈啊?”老穆從秀花那裡知曉,天成在豬圈那兒搭的房子可以做飯吃,為了照顧好他的豬,吃住在豬圈是常有的事。

“在家,哪裡能請你去豬圈呢!”天成抿著嘴笑道。

“好,我一會就去。”天成這盛情難卻,老穆自然答應。

“那我再去請其他人!”天成說著,對老穆揮了揮手:“別太長時間,讓大家等你久了!”

“你還不放心我,你回不了家我就到了!”老穆舉手保證道。

當老穆來到天成家時,看到堂屋正對門的八仙桌前坐了七八個人,這七八個人雖不是村裡有頭臉的人物,老穆覺得這些人都與天成關係一定不錯,所以才被請來一起吃飯。

大家看到老穆進來,都站了起來,對於這位在學校教書的老穆,大家顯得有些尊重,畢竟在座的諸位,有文化的沒有幾個,像老穆有這麼高文化的更是沒有,所以大家都很客氣地向他問候。

老穆環顧了一下圍坐在桌子四周的人,感到很疑惑,這幾個人都是普通的村民,平時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老同學將這麼幾個人請來,有什麼用意?

老穆也客氣地與大家回著話。正拉著家常時,門外跟著天成又進來一個人,大家都認識,這個就是這幾天在借用小王莊的地方搞屠宰的卜三,他來做什麼?這更讓老穆摸不著頭腦,這是村裡人的聚餐,還讓卜三來做東請客的麼?

儘管大家都顯露出一臉的茫然,出於禮節,大家看到天成回來,還是很客氣地站了起來。

王天成看出大家的疑慮,拉著卜三的手解釋道:“今天的請大家來,也沒有別人,主要是當時幫著我蓋豬圈的鄰里,卜哥是我請來的貴人,他在我們這裡屠宰,實際是幫我,假如真的讓我殺這麼多頭豬,我還真的愁銷呢,而他憑著多年的銷售經驗,不僅銷得很好,而且還從外地拉來不少豬在我們這裡屠宰,並且都賣得一點不剩,將來也是我人生中的貴人,所以請了來,一起坐下來聊聊。”

老穆這才明白過來,這宴是感謝宴。而幫助最大的就是面前的卜三,老穆沉思的空兒,天成很客氣地讓卜三坐在大家給自己留的位子一旁,這個座位是貴賓座。

“我隨便坐就行,沒有必要這麼客氣!”說著就要在門口旁的座位上坐下來。

天成急忙拉住他:“今天這上座就是留給你的,你如果不坐,那裡還有人坐呢?”

眾人也都異口同聲地附和:“就是,就是!”

卜三也不好再推辭,便在大家眼中的貴賓座上坐了下來。

“今天這個飯,我讓大家來,就是對大家給我的支援表示感謝!”天成有點激動地說。

隨著天成招呼家人“上菜”的口令一出,幾分鐘時間,一桌豐盛的菜餚就上滿了桌子,天成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米酒,將每位面前的杯子倒滿。

“這第一個酒,是我祝賀大家新春佳節愉快的!我帶頭幹了!”說完一仰脖,三錢酒下肚了。

大家舉杯的手也一樣,往嘴前一抿,抬臉都幹了。

“這第二個酒,是對我搞的副業,大家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給予的支援與幫助表示感謝!”接著又是一個仰脖的動作,灑杯又是一個底朝天。

大家依然跟著喝乾。

兩杯酒下肚,天成拿起面前的筷子:“也到上午了,請大家先吃點!”

大家略表示客氣,開始夾起面前的菜。

酒過三巡,卜三領先端起酒杯:“這幾天在這裡忙活,大家給予的幫助讓我終生難忘,在此,我借花獻佛,向大家敬一杯!”

酒喝完,卜三隨手從包內拿出一個厚厚的紙袋,放在桌上推到身邊坐著的天成面前:“大家見證一下,這是我給天成老弟的豬款,這幾天如果沒有天成老弟幫忙,我又怎麼能在節前賺點小錢呢?”說著再次舉起倒滿的酒杯說道:“向天成老弟再次表示感謝!”說完輕輕抬了抬手腕,那杯小酒便已見底。

大家喝得很盡興,不知不覺中已經喝了兩個多小時,幾個盛葷菜的盤子已經見了底,大家酒足飯飽準備離開時,天成拿出早已準備的紅包,遞給大家。

“不要見外,無論多少,是我天成的一份心意,這些天來,大家為我的豬圈出力了,沒有大家的幫忙,我天成的豬圈也沒有今天這麼順利,大家給我幫忙,我豈敢忘,有一天我真正發財了,給大家發一個更大的紅包!”天成用兩隻手在面前比劃了一個大大的圓說道。

接過天成手中的紅包,大家很是驚訝,在大家看來,鄰里互幫,那是應該的,更何況平常天成也沒少幫助大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大家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互相客套了一回,才緩緩地收起自己的紅包,各自回家。

回家後的老穆,輕輕地開啟紅包,嶄新的十元鈔票,他急忙捻開來,一共三張,這三張鈔票,是他在學校兩個月的工資,他急忙拿給秀花看。

“咱這半年去幫忙,心裡從沒有想過拿他的錢,覺得鄰里幫忙是應該項的,你看天成真是有心人,有錢了也不忘大家,還給大家紅包,下步再有什麼事,幫忙的會更多!”秀花雖然嘴上說幫忙不需要他給錢,但是拿到這紅包,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充滿了暖意。

“我這同學可不是一般人,你看他忙得不僅僅是養豬,為了養好豬,掌握技術,他還報了縣農廣校學習,並且將學來的知識用到自己的豬圈裡,可謂一舉兩得!”老穆有點得意地說。

“他本來就是大能人,你看他平時處理村裡的事,井井有條,沒有人不誇他的,過春節又這樣發紅包籠絡人心,將來想幹什麼,都會有人願意幫他!”秀花很認真地說。

老穆沉思不語,但在老穆心裡,這位當年很佩服自己的同學,將來必將前途無量啊!

欣喜過後的老穆一家人,並未沉浸在喜慶的新年裡,而是更加關注穆珍身上的疥癬,就是大年初一那天,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別人走街串巷時,他們家卻依然在繼續著那場消滅穆珍身上疥癬的“戰爭”。曬被、燙衣、洗澡、塗藥,一個都不能少,穆珍發現,身上的疥癬已經成倍地在減少,並且也沒有新的發生,穆珍身上的疥癬“戰爭”打贏在即,穆珍的心情也變得好起來。這件事情,讓穆珍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全家合力,推山山亦倒,易水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