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漸聽我相言,水苓漣眉間便隨之愈漸深皺,待我述明說罷之時,其淡藍色眼瞳之內所凝結的憂慮之色,已至頗為濃厚,憂心忡忡,相望於我。

“五百年的修為,你怎可如此輕易便給了那尋木童子用作交換,那尋木童子,也當真是為趁火打劫了。”

“那時我只能做出如此抉擇,也必須做出如此抉擇,如若不然,藤月被澤桑用碎靈劍所重創,性命必將難保,修為散去尚可再行修煉,但這性命一旦丟失,便再無力迴天,尋木童子願意出手相助,我已然心懷感激,縱然失卻了這五百年的修為,我也並無一絲後悔。”

待至話音落下後,水苓漣輕嘆了一聲,目光輕移,緩而垂下了眼眸,神情其間,恍有些許陷入舊憶的悵然神傷。

“這澤桑,於我尚於天界之時,也曾見過他寥寥數面,那時他頗為年幼,性情也為平和,較龍夜而言,更為平易近人,可而今他卻為了奪取權勢利益而變作了這般如此,著實是時過境遷,造化弄人。”

如此相言過後,水苓漣眉間隨之漸緩舒展,再而悵然長嘆了一聲。

“也罷,事已至此,若用你這五百年修為可換得你二人無恙安然,那便也算是為一件值得之事,至於修為,再行修煉積攢便好。”

淺笑回望眸中尚存憂慮的水苓漣,她待我的這份關懷,絲毫不遜色於阿孃,不知是因此前我以身涉險相救水月令她心懷感激,還是因我同太子龍夜成婚,是為他的髮妻,她才會待我關懷備至,又許然,這兩種緣由皆佔據了幾許吧。

轉眸望向仍值淺眠的水月,見她神情安然,繼而將目光轉望向清羽洞外,皎潔月色自洞口映入,想來,我應是昏睡了足足一白日,而今應當是為翌日夜色初蒙之時了。

經由水苓漣治癒,而今於我體內的傷勢已有些許緩合,璇璣璨玉的氣息也平穩了諸多,但卻也因此而耽擱了一日的時間。

此前於疊南山中經由邪念玉兒相引渡的璇璣璨玉之息,至多僅可存於我體內三日之久,而這三日之內,我不僅要再度前去疊南山中將藤月接回,且還要前去魔族履行諾言,為那邪念玉兒取回一株墨瓷香玦,而今僅餘寥寥兩日,不知這璇璣璨玉的氣息,究竟能夠於我體內支撐到何時,這兩日的時間,也確為急促緊張了些許。

除卻這兩件事,而今的首要之事,便是為水苓漣母女另覓一處落腳之處,只有她二人可置身於安全境地,方才可令我心覺安定,不會有過多後顧之憂。

思及此處,抬眸望向落座於我身側的水苓漣,見我如此相望,水苓漣輕眨眼簾,眸中略有幾許不解之色,但卻也並未作聲,只此靜候我開口同其相言。

“前輩,而今尚有一重要之事,還望前輩可應允於我。”

“是為何事?”

“前輩你既已知曉我此次前去疊南山中為我阿孃相尋萬年蓬萊果實的種種緣由,那便也應當已然得知,這九渡林於不日之前,遭到了身份不明之人的侵襲,且這一眾之人另頗有手段,就連此前九渡林邊相護千年的結界也並未抵擋住他們多久,且也不知這一眾之人是否還會前來進犯,正因如此,九渡林而今已決然並非安全的置身之地,我便思及,讓前輩母女二人,隨我前往疊南山之中,疊南山有尋木童子相護,倒也算是為一處庇護之所,如此,才可相護前輩母女二人安然。”

此番所言落罷後,水苓漣凝望於我,本以為她會因憂心水月的安危而即刻應允,可未及我所料的是,卻見她隨之緩而搖了搖頭,繼而開口,輕聲相言,回應於我。

“覓凝,若是未有你捨身相救,那此前於摺子海邊之時,我同月兒便已被避世羽族眾人所擄走,而今這九渡林中既然有難,我二人又怎可僅顧及自身的安危所在,這九渡林中多一人相護,便會多得一份安平,也會多出一份力量,且我同水月皆擅治癒之術,於必要之時,也可相助於你們。”

“可前輩同水月二人鮫人一族的身份如若因此而洩露,那便當真會置身於頗為兇險的境地,我斷然不可冒如此之大的風險。”

而今鮫人一族之中僅餘水苓漣同水月二人,水苓漣方才所言的種種我雖能理解,也可清楚明晰她的用意,縱然我明白她二人若於此際留存於九渡林中,著實會對九命貓妖一族助益良多,但我卻無法說服自己,以她二人的性命同鮫人一族的存亡用以冒險。

但水苓漣恍若已然下定了決心,神情頗為堅定,聽及我此番所言後,目光其中,也並未生出絲縷動搖之意。

“我自然明白你的顧慮,但我也有我的顧慮,我已相護了月兒幾近千年,這千年來,我也能看得出來,她過得並不如同我所見的那般開心,自從你闖入摺子海邊後,我好像才真正見及到了滿心歡喜的月兒,我縱然可護她千年,乃至萬年,但是這三界塵世其間的種種,她卻始終並無機會有所觸及,如此這般,許然也不算是為真正的存活於世吧,千年的安穩,於月兒而言已經足夠了,她而今所需要的,是真正的活著。”

說罷,水苓漣轉眸相望於淺眠的水月,唇邊微泛淺淡笑意,目光和慈暖柔,同阿孃望向我時的神情,幾近一般無二,或許便同水苓漣此前所說的一般,這三界其內有諸多的不同相異之處,但為母之心,卻皆為一般,並無所異。

聽其如此相言,我卻也不知該當再如何開口相勸,水苓漣此番所言,也確於錯處,水月於這幾近千年的時日之中,皆被她所密不透風地護在懷中,不諳世事,心思單純,與其活在不知何時便會身陷險境的境地之中,倒還不如不再顧及這般諸多,不再懷揣如此之多的顧慮,暢然度日。

凡事皆有利弊,若所求平和安然,那便必然要失去些許自由,不得肆意度日,若想要去體味這三界其間的種種,見及見所未見,聽及聽所未聽,去過同往日截然不同的生活,那所謂的平和安然,便再難以維護,所謂得失難兩顧,正謂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