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朱的一大家子【爆更八萬字,5/10】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每個人身處的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站在朱元璋的立場,他自認為制定的這些制度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首先是戶籍制度,在朱元璋看來,社會各階層各行其事,限制人口流動和社會渡劫,朝廷才能更好的管理天下。
其次是宗室厚養,他老朱是放牛娃出身,不想讓子孫後代吃苦,想讓他們過得舒服一點,倒也合情合理。
然後是稅收制度,老朱是小農意識,他只看到了農民田地裡種出的糧食,卻沒有看到商人們賺得盆滿砵滿。
第四是寶鈔制度,我老朱身為皇帝,多發些寶鈔怎麼了?
最後是廢除丞相制,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生,但想來是相權和皇權的競爭,那我老朱廢了丞相制也沒什麼不對。
畢竟,老朱面對的是一個南北分裂了四百多年的中原!
五代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燕雲十六州就再也沒有收回來。
直到朱元璋驅逐韃虜,一統神州,再建漢家江山,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軍大將徐達、常遇春率大軍擊敗元朝主力,攻陷元大都(即後世的北京),隨後才收復燕雲十六州全境。
整整四百三十年的時間,燕雲十六州都沒有被收回,就像是流浪了四百多年的孩子,在老朱的努力下,才讓他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
這四百多年的分裂,南北雙方互相仇視也是正常,並不如後世般親近。
若無朱元璋再造神州,中原怕是就此四分五裂,分裂成多個國家了。
正因如此,後世對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績極為認可和尊崇。
言歸正傳。
或許曾經的朱重八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會覺得這種種制度不好。
但曾經的朱重八已經死了,登基稱帝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為了保障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安穩、維護自身統治,他必須這樣做。
也正因此,朱元璋才會說:“咱沒覺得這些制度有什麼不對,還請界主賜教。”
他虛心向慕容復請教,只是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辦法,而非認識到這幾項制度的錯誤。
“這樣,我給你看一下我大燕的制度,怎麼樣?”
慕容復也是皇帝,自然知道朱元璋的想法,也能理解老朱的立場。
“這個好,咱還真想看看界主的大燕是什麼樣子。”
朱元璋一聽,不由得雙眼一亮,來了興趣。
其餘人也紛紛側目,朝這邊看了過來。
“請看光幕,這是我大燕的起始。”
慕容復屈指一彈,一道光幕懸浮於天際,光幕上開始演示一幅幅畫面。
“這就是我大燕建國之初的地盤,僅有巴掌大小!”
畫面剛開始,是一幅亞洲堪輿圖,時間是北宋神宗趙頊元豐七年正月。
位於中原南部下方的大越國被大燕佔領,面積僅有15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四百萬。
“立國之初,我大燕就實行內閣、軍機處、錦衣衛三權分立制。”
“皇帝為大燕之主,擁有立法權、任免權、決策權、監察權和兵權,再將議政權和建議權下放給內閣,令其負責天下內政,減輕皇帝的負擔。”
“軍機處輔助皇帝掌管天下兵馬,擁有參贊軍機、密議軍務之權,但沒有統兵之權,不能調動一兵一卒。”
“內閣和軍機處文武分立,文不統兵,武不涉政。”
“錦衣衛為監察機構,掌糾劾百司,監察所有公卿、勳貴、官員的權力,只對皇帝負責,擁有設立詔獄、先斬後奏之權。”
“三司,一掌內政、一參軍務、一監察百官,三權分立,互相協助。”
“三司之下為朝廷各部,有吏部、戶部、工部、刑部等共計十二個部門。”
慕容復重點講解了一下大燕立國之初所設立的制度,接著光幕上的畫面開始往外擴張。
第一次是慕容復親自領兵西征,征服西邊的寮人部落,將13萬平方公里的120萬人口盡數納入大燕的統治。
第二次是慕容復北伐大理,將大燕的疆域擴張至10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達到1220萬。
第三次是一統東南亞半島之戰,大燕疆域擴張至455萬平方公里,人口也達到了3800萬。
此戰之後,大燕便暫時偃旗息鼓,停止擴張。
隨後,便是大封功臣,賞爵賜田等。
“我大燕的勳貴,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有爵俸榮譽、無封地實權!”
光幕上出現了大燕的宗室勳貴制度,慕容復也同時講解道:“首先是皇室,定為親王、郡王、國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七級。”
“皇帝之子為親王,親王之子為郡王,郡王之子為國公,如此例推。”
“而臣子勳貴們則僅有五級,公侯伯子男,但每級又分為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分,共計十五等爵制。”
“非戰功不封國公,非漢人與皇室不封侯,伯爵便已是外族最高爵位。”
“無論皇室還是權貴,所有爵位皆逐代遞減,沒有世襲罔替之說,犯錯者甚至被降爵或奪爵,有大功勞者可升爵或免除一代多代的降爵。”
“到了第七代,無論皇室還是勳踐,除非立下大功者,一律變成白丁,與普通平民無異。”
朱元璋不由皺起了眉頭。
如此一來,對待皇室未免顯得太過苛刻了!
光幕還在演變,這一次是慕容覆成為天龍世界的天地之主,重定天地秩序。
不僅將整個天龍世界融為一塊超級大的大陸,還制定了森嚴的五等階層制。
只不過,相對於老朱的限制戶籍制度不同的是,大燕的三等公民還有機會讀書練武,也可參軍或入仕。
“如何,老朱你看完有何感想?”
揮手關閉光幕,慕容復看向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皺著眉頭,沉默不語。
“界主神威,標佩服!”
朱標見狀,恭敬的一躬到底,滿臉敬佩的說道。
他上次倒是聽老朱說過,慕容復也是一國皇帝,但更為詳細的情況卻是不知。
這一次,親眼見到大燕從撮爾小國一步步擴張到整個世界,朱標瞬間佩服得五體投地。
“界主果然厲害,咱佩服。”
過了一會兒,朱元璋回過神來,抱拳一禮。
慕容復所演示的三權分立制,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他打算回去之後,就和好大兒阿標商量,能不能將三權分立制拿過來用。
“之前界主說有解決方法,不知該如何解決?”
停頓了一下,朱元璋接著問道。
相比於改變大明制度,他還是想看看界主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凡俗王朝,想要千秋萬載太難了。”
慕容復點了點頭,感嘆道:“很難打破三百年王朝週期率的魔咒。”
“等等,什麼叫三百年王朝週期率魔咒?這是什麼意思?”
朱元璋沒弄明白,打斷了他的話。
“老朱你想必也讀過史書,歷朝歷代可有超過三百年國祚的王朝?”
慕容復回道。
“不對吧,如果咱沒記錯的話,漢家四百年天下,宋朝也有三百二十多年。”
朱元璋想了一下,不太確定的說道。
“那不一樣,漢高祖劉邦建立的西漢,和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並非同一個朝代。”
慕容復搖了搖頭道:“至於宋朝就更別提了,兩位皇帝被俘虜,燕雲十六州沒收回,雲南和西域也沒有收復,根本就不算是大一統王朝。”
“也對。”
朱元璋一琢磨,點頭贊同。
“請問界主,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何歷代王朝都無法超過三百年國祚呢?”
朱標恭敬的問道。
“阿標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說來說去,還是階級矛盾的問題。”
慕容復點頭讚許,回道:“無論統治者姓劉還是姓李,三六九等的階級劃分一直存在,無法抹消。”
“既然有階級尊卑,那對於財富和利益的分配就不可避免的不公平,各階級之間也必然存在矛盾和衝突。”
“最簡單的土地兼併,無論哪朝哪代都無法避免,而一旦土地兼併嚴重,底層百姓活不下去,那他們只能揭竿而起了。”
“這一點,想必老朱你深有體會吧?”
說到這裡,慕容復看向朱元璋,問道。
“確實,若非被逼得沒了活路,咱也不至於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造反了。”
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點頭,感嘆連連道。
“是啊,無法避免土地兼併和利益分配不公等問題,又談何千秋萬代?”
慕容復回道:“但這只是對普通人而言,對於我們本源天地之內的城員來說,並非無解!”
“哦,請界主賜教。”
朱元璋精神一振,終於要說到重點了。
“請界主賜教。”
朱標也恭敬的一禮。
身為合格的皇帝和太子,他們爺倆時刻都在想,該如何制定制度,讓自身統治更為穩固。
“就以我為例好了,成為天地之主前,我的修為剛剛突破天人境。”
慕容復說道:“天人境武者,神念影響方圓千里的天象,動念間便可毀滅一國之地。”
“我一個念頭下去,就可以輕易抹殺大明世界應天府的幾十萬人的靈魂。”
“你們說,以我這樣的實力,還怕有人造反嗎?有多少人都不夠我殺的。”
“而且,天人境的武者壽元有八百歲,只要我不死,我建立的大燕就不會滅。”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無形中打破了三百年王朝週期率的魔咒?”
慕容復前世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發現無論怎麼做,都無法打破王朝週期率魔咒。
古代王朝為何起起落落,每隔兩百餘年便有舊王朝滅亡、新王朝建立?
說白了,一切的根本在於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
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對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勻、不公平。
社會資源就像一個餡餅,你多吃一口,我就得少吃一口,這就不公平了。
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世間有人類存在,就會有慾望存在,那必定存在各種矛盾,永遠也無法做到真正的公平。
這樣一來,到了王朝末期,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被統治階級只好揭杆而起,推翻腐朽的王朝。
新的王朝誕生,新一輪的資源分配重新開始,就像輪迴魔咒一般,永遠也無法打破。
但這樣的問題真的無法解決嗎?
但對今世的慕容復來看,三百年王朝週期率其實根本就算不上難題。
他有著鎮壓一國的實力,又有著悠長的壽命,足以不斷的調整政策,以解決各階層之間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起的矛盾,維持大燕王朝的統治不滅。
貪官汙吏,殺!
世家豪族,殺!
百姓造反,殺!
哪怕是動搖王朝統治的皇族子弟,那也格殺勿論!
只要殺盡一切不利於王朝穩定的人,王朝自然就穩定了。
說的直白點,只要他不死,誰敢造反?
“對啊,如果我擁有和界主你同樣的實力和壽元,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來,激動的大喊一聲,恨不得仰天長嘯。
朱標也是大喜過望,但心中同時又生出一絲幽怨。
這樣固然解決了三百年王朝週期率的問題,但他這個太子豈不是得當到死?
天下焉有七十年太子乎?
“對吧,看來老朱你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
慕容復攤了攤手,說道:“本來我上次就要說這事的,誰讓你提前跑了呢?”
“啊這....”
朱元璋老臉一紅,尷尬極了。
該死,上次確實跑快了!
“請問界主,我等該如何才能成為如界主這樣的武道強者呢?”
見老爹尷尬的樣子,朱標連忙站出來打圓場,出聲問道。
“老朱,你開啟諸天商城,我開設的小店裡有一本售價為0的五階武學,買下它就行了。”
慕容復呵呵笑道,老朱這麼厚臉皮的人也會尷尬,著實不多見。
朱元璋一聽,連忙照做,開啟了諸天商城。
果然,商城唯一的一家商鋪裡,還真有界主所說的五階武學。
【武經】:無品階,店主自創武學,修煉到最高層次可突破五階陸地神仙境,售價0毫本源之力/次。
看著上面的介紹,朱元璋一陣心中火熱,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
將此功修煉到最高層次,可突破五階陸地神仙境,壽元長三千年!
老朱甚至不敢想象,活三千年會是怎樣!
“購買!”
朱元璋二話不說,直接點選了【購買】選項。
“嗡....”
一道道資訊憑空出現,湧入他的腦海。
武道的等級、穴點陣圖、經脈圖等基礎知識,也連同《武經》一同傳入腦海。
朱元璋不由臉色一變,連忙穩定心神,全力接收並消化這磅礴的資訊。
過了許久。
朱元璋睜開雙眼,滿臉興奮。
這門武道功法博大精深,足以他修煉一輩子了。
“敢問界主,咳咳,咱的標兒也能修煉這門武學嗎?”
激動過後,朱元璋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
“當然可以了,你想傳給誰就傳給誰,想傳多少人就傳多少人。”
慕容覆沒有拒絕,他巴不得老朱廣傳天下,當然他知道這不可能。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
朱元璋聽了更激動了,一個勁的叫好。
“若是沒什麼事,咱就帶著妹子和標兒、雄英先回去了。”
得到一門足以活三千年的神功,朱元璋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回去努力修煉。
爭取早一天突破陸地神仙境,活特釀的三千歲!
“等等,你看,又急。”
慕容複製止了他,說道:“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有功法不一定能修煉成功!”
這要是又讓老朱跑了,他何年何月才能從老朱身上得到改變天地大勢的本源之力獎勵?
“嗯?啥意思?”
朱元璋眉頭一皺,疑惑不解。
“雖說我創造的〈武經〉任何人都能修煉,但很明顯,資質越好,修煉的速度越快。”
慕容復解釋道:“老朱你想想,你快五十歲的人,資質又普通,得多久才能入門?”
“也對哦,年紀大了,氣血衰退,確實不易修煉武道入門。”
“那有什麼辦法提升修煉速度嗎?”
朱元璋剛剛消化了《武經》裡的內容,對武道有所瞭解,贊同的說道。
“有啊,正式城員可以使用本源之力提升自身資質。”
慕容復笑道:“資質不同,修煉速度也截然不同。”
“本源...又是本源,話題又回到了之前?”
聽到這兩個字,朱元璋不由回想到第一次進入本源天地,看到‘長生不老藥’時的反應。
“不一樣,改變你所在世界的天地大勢,就可以獲得本源之力,你就能用來提升資質了。”
慕容復搖了搖頭,說道:“老朱,你也不想苦哈哈的修煉且進展緩慢吧?”
“那咱該怎麼辦?”
朱元璋不解。
話題又回到了之前,該如何改變天地大勢。
完了,進入死衚衕了!
“還是我之前說的,你定下的制度有問題,你回去趕緊改改。”
慕容復想了想,說道:“你可以參考我大燕的制度,適當的進行調整,肯定能改變天地大勢。”
“一旦天地大勢被改變,你就能收到提示,獎勵你500毫本源之力。”
“到時候你就能用500毫本源提升資質,能達到常人的5倍。”
“有著5倍於常人的資質,想必能讓你壽盡之前修煉到先天境界,延壽至一百二十歲。”
“而且,你每一次打破世界上限,都會有本源之力的獎勵。”
“比如你蘊氣成功,成為正式武者,能獎勵100毫本源,成為先天武者有500毫,成為宗師有2500毫。”
“實力越強大,打破世界上限的次數越多,獲得的獎勵就越多。”
朱元璋世界的天地大勢不同以往,不是簡單的斬殺某一批人就能達成。
不用慕容復特意跑一趟,只需說服朱元璋,讓他更改定下的制度就行。
“原來是這樣,咱明白了,多謝界主!”
聽完慕容復所說,朱元璋恍然大悟。
如果說之前,他不想改變自己定下的制度,那是為了維護自身統治。
但現在不一樣,為了快速修煉入門,以獲取強大的實力和悠長的壽元。
區區制度,改了也就改了!
“其實,還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隨後,慕容復突然靈機一動,說道:“你現在將皇位傳給朱標,明朝的未來歷史就全部改變了。”
“啊?”
眾人驚呼一聲。
“標兒,咱覺得這法子不錯,你怎麼看?”
朱元璋眼神閃爍,心裡躍躍欲試,看向好大兒。
“兒臣年幼,無法承受重任,請父皇深思!”
朱標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額頭冷汗直流。
“重八,你別急,咱們回去再商量。”
馬秀英知道,以朱標現在的威望還不足以繼位,老朱可千萬別頭腦發熱。
“好吧。”
朱元璋瞬間冷靜下來。
“行了,你要回去就快去吧,沒事就進來嘮嘮嗑。”
見已成功說服老朱,慕容復擺了擺手,不再留他。
“嘿,行,咱以後沒事就會進來陪界主嘮嘮。”
朱元璋嘿嘿一笑,招呼了馬皇后和朱標一聲,轉身離開了本源天地。
....
大明。
應天府,皇宮。
“嗡....”
一道光芒亮起,朱元璋、朱標、馬皇后和朱雄英四人從光芒之中走出。
“妹子,你帶雄英先去休息,咱和標兒再合計合計。”
見馬皇后懷裡的朱雄英昏昏欲睡,朱元璋對馬皇后說道。
得到界主自創的《武經》,又得界主點撥,現在的朱元璋強的可怕。
“好,時辰也不早了,你們爺倆別聊到太晚,早點休息。”
馬皇后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叮囑了一聲,就抱著朱雄英去了後宮。
這一次,是朱元璋處理完一天的政務,又吃了晚飯,他才得空帶著一大家子進入本源天地。
“放心吧妹子,咱現在精力充沛到不行,會自己注意的。”
朱元璋現在幹勁十足,豪氣沖天,對遠去的馬皇后說了一句。
“標兒,坐吧,咱們爺倆好好聊聊。”
知道了未來的歷史,又知道該怎麼做,他當然想改變未來。
以前他不想改變,那是因為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思想沒轉變過來。
“爹你請說,兒臣恭聽。”
朱標也不客氣,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回來的時候咱就琢磨過,界主的大燕的各種制度確實可以拿來參考一二。”
朱元璋站了起來,在大殿裡來回踱步,緩緩說道:“他的內閣制度咱覺得很不錯,只不過內閣輔臣的品級不能太高了,最多給正五品。”
“同樣的,內閣僅有議政權和建議權,卻沒有決策權,一切權力還是掌控在咱或標兒你的手上,這樣就不怕文官坐大,只讓他們負責內政,減輕咱的負擔。”
“還有軍機處,確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比五軍都督府高明多了,參贊軍機、密議軍務,卻沒有統兵之權,不能調動一兵一卒。”
“內閣和軍機處文武分立,文不統兵,武不涉政。”
“還有錦衣衛,簡直就是儀鸞司的升級版,怪不得他能當界主呢,這腦瓜子就是好使。”
“標兒你說,咱是不是可以將內閣、軍機處和錦衣衛拿過來用?”
可惜老朱不知道的是,內閣和錦衣衛制度的創意真是來自大明,準確的說是由他的子孫後代所創立。
慕容覆信奉是拿來主義,不僅用了他老朱的年號,還用了他子孫所創立的制度。
要是讓老朱知道了,非氣得吹鬍子瞪眼不可。
“爹,內閣制、軍機處制確實不錯,錦衣衛嘛,儀鸞司和錦衣衛有什麼區別,不過是名稱不同而已?”
朱標回道:“而且,咱們不可操之過急,得一步一步來,先成立軍機處,試探試探朝臣的反應。”
軍權一直掌握在老朱的手裡,他要改組五軍都督府為軍機處,沒有人敢反對。
“嗯,也行,咱明天上朝就下旨,成立軍機處,調整軍方的制度。”
朱元璋微微頜首,他也知道急不得,得一步一步來。
“還有戶籍制度、藩王封地制度,這兩個制度咱現在還沒推行,不用著急。”
沉吟片刻,朱元璋接著說道:“倒是最重要的稅收制度,標兒你覺得要怎麼改,要不要借用一下界主的大燕稅收制?”
戶籍制度實行於洪武十四年,而藩王分封則有三次,分別是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三次大規模的分封諸王,以鎮守四方,抵禦外患。
目前是洪武八年,僅冊封過一次,封次子朱樉為秦王,三子朱棡為晉王,四子朱棣為燕王,五子朱橚為吳王,六子朱楨為楚王,七子朱榑為齊王,八子朱梓為潭王,九子朱杞為趙王,十子朱檀為魯王,從孫朱守謙為靖江王。
但諸王皆年幼,未曾成年,並未離開京師,前往封地上任。
歷史上,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是洪武十一年正式上任,燕王朱棣是洪武十三年才上任。
“稅收制度確實可以借鑑界主之制,農民百姓的壓力太重,確實該提高商人和工商業的稅收。”
朱標點了點頭,說道:“按界主的階梯性稅收制,賺的多的交的稅也多,賺的少的就交的少或不交,兒臣覺得挺好。”
明初不比明中後期,武德充沛,老朱又是開國皇帝,一言九鼎,他要提高稅收,百官縱使有意見,也得給我憋著!
因此,父子倆根本就沒考慮過,他們提高稅收額度,會引起商人反抗的事。
真要有商人膽敢反抗,那可真是太好了,正好有藉口抄家滅族,一波肥啊!
“嗯,標兒你琢磨琢磨,過兩天的朝會上遞一個摺子上來,咱就正式下旨實施新稅制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只要他同意,好大兒也同意,百官同不同意不重要。
“好,兒臣過兩天交給爹。”
朱標接下了任務,沉吟一下,遲疑道:“關於藩王封地之事,兒臣倒有一點不成熟的建議,不知該不該講。”
“哦?標兒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就是,咱們爺倆用不著這麼客氣。”
朱元璋一聽,瞬間來了興趣,連忙問道。
“我事先說好,這事有點不地道,爹你可別罵我。”
朱標先給老朱打了一針預防針,提前說道。
“行,爹不怪你,你說吧。”
朱元璋更有興趣了。
“兒臣剛剛看過界主所在世界的大燕,發現中原之外還有著極為廣袤的地域。”
朱標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想必換成我大明也是同樣的道理,大明的疆域也僅天下一隅。”
“兒臣在想,如果將弟弟們分封到中原之外的蠻夷之地,爹你覺得怎麼樣?”
剛剛在本源天地之中,觀看慕容復演示的大燕疆域擴張圖時,朱標就留了一個心眼。
直到後期,大燕國的疆域近乎有大明的一百個那麼大,簡直不可思議。
那個時候,朱標心裡就開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將弟弟們分封到中原以外的地方。
“分封到中原之外的蠻夷之地?標兒,你這樣做,是不是對你的弟弟們太殘忍了?”
朱元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滿意和詫異,倒是沒有生氣,反而饒有興趣的問道。
滿意是,這樣確實能解決藩王內亂的問題,諸王要折騰,就讓他們折騰蠻夷去,別在中原折騰漢人百姓。
詫異是,好大兒竟然這麼果斷和狠心,還真看不出來,這可是他的親弟弟,竟狠心讓他們遠離故土幾千上萬裡?
“爹,你是不是忘了,你有界主傳授的武道,若是咱們一家子都能修煉到先天境界,區區萬里路程又算什麼?”
朱標詫異的看了老朱一眼,問道:“不是,爹你不會準備吃獨食,不讓我和弟弟們修煉吧?”
“嗯?你說咱吃獨食?你個不孝子!”
老朱一聽,眉頭一豎,脫下鞋子就往好大兒的屁股上抽了幾下。
朱標也不躲避,就讓他抽幾下出出氣。
“標兒你和咱一起修煉,先不傳給你的弟弟們。”
打了兩下,老朱就停了下來,穿好鞋子,凝眉思索了片刻,說道。
他得保證皇帝和太子具有絕對性的優勢,才會將功法傳給一眾皇子們。
同時,皇家保證絕對性的優勢,他才會考慮傳給勳貴們,以及軍中將士。
至於傳給天下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事,除非能和界主一樣成為天地之主,佔據絕對的強勢。
“也行,那咱們爺倆就先練著?”
朱標也明白老朱的顧慮,點了點頭,沒有反對。
“嗯,咱這就將〈武經〉寫下來,標兒你跟著咱一起練。”
朱元璋說完,就跑到御案跟前,畫了老半天才將《武經》的前置三十六副動作畫下來。
對照著三十六個動作,爺倆開始生疏的練起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