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青蓮劍經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送走大師姐巫行雲,阿紫也跟著去了大燕京師找阿朱認親。
梅蘭竹劍留在慕容復的身邊伺候,九天九部的弟子們也開始忙碌起來。
慕容復將段正淳寬闊的鎮南王府賜給她們作為臨時大本營,又將大理城外的無量山劃給她們建造大本營之用。
至於無量山上的無量劍派該怎麼辦,嗯,弱者沒有說拒絕的資格。
九天九部的弟子們很快就分好了工,一部分傳令天山縹緲峰總部的人,讓她們將靈鷲宮搬到大理。
另一部分則去了東南沿海各地,給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傳令,讓他們過來大理拜見新宮主。
還有一部分則動手將無量劍派收服,再購買材料、請工匠和民夫建造宮殿等等。
總之是忙得不亦樂乎。
本源天地之中。
慕容復將自身所有的武學秘籍都拿了出來,準備再次開啟‘融合推衍’功能。
距離上次融合功法過去將近一年,他又得到了許多武學秘籍。
宗師級別的武學僅有一門,正是從鳩摩智手裡得到的《無上瑜伽密乘》。
半步宗師武學有八門,分別是逍遙派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少林寺的《易筋經》、《洗髓經》,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枯榮禪功》,以及《葵花寶典》。
先天級別的武學有《火焰刀》、《控鶴功》、《段氏心法》、《段氏劍法》,以及一部分少林七十二絕技。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並非全是先天級別的武學,只有十來門達到了先天級別,其餘都是先天之下的級別。
先天級別之下的武學就更多了,他都懶得拿出來,根本不值一提。
“我手裡有325毫本源之力,足以融合三次功法。”
慕容復琢磨著,隨著手下勢力越來越多,賜給屬下的功法也該統合升級一次。
大燕國方面,軍方、皇家軍校生和錦衣衛,三者都是修煉《龍象般若功》。
這門功法暫時夠用,但因其修煉困難耗時,難以修煉到最高層次,他打算將此功法更換升級。
而葵花衛修煉的是《葵花寶典》,這門功法倒是非常適合太監修煉,足以修煉到先天境界,無需更換升級。
還有勢力方面,新接收的靈鷲宮勢力,其修煉的逍遙派武學過於高深,對資質的要求較高,並不適合所有九天九部弟子修煉,更換升級功法也迫在眉睫。
因此。
琢磨了一陣之後,慕容復心裡有了決定,開啟三次融合推衍機會。
先將半步天境級別的《混元無極經》提升到天人級別,再融合出兩門通用功法。
其中一門給大燕軍方、皇家軍校生和錦衣衛使用,另一門就給九天九部的弟子修煉。
“諸天寶珠,出來吧!”
想到這裡,慕容復心念一動,腦海之中灰濛濛的珠子綻放出億丈毫光。
光華四溢之中,有325毫本源之力格外醒目。
“開啟‘本源萬化’之‘融合推衍’功能!”
定了定神,他沉聲吩咐道。
“嗡...”
隨著他的話音一落,100毫本源之力升騰,化為一道光幕懸浮於眼前:
【請選擇主功法!】
光幕之上,隱隱有字跡閃爍。
“我選〈混元無極經〉!”
慕容復取出《混元無極經》秘籍,說道。
【請新增副功法!】
光芒一閃,將《混元無極經》秘籍的內容掃描完成,光幕再次提示道。
“加入〈無上瑜伽密乘〉、〈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易筋經〉、〈洗髓經〉和〈枯榮禪功〉!”
他一揮手,將五門級別最高的功法加入進去。
【新增成功,是否進行融合推衍?】
“融合推衍吧!”
“嗡....”
話音一落,光幕猛然爆發出一道強烈的光芒,五門功法不斷旋轉融合。
足足過去一炷香時間,光華散去,五門功法已消失不見,盡數融入《混元無極經》之中。
【融合推衍成功,〈混元無極經〉晉階為天人級別!】
“終於成功晉階了!”
看到提示,慕容復興奮的揮了揮拳頭。
“提取!”
他心念一動,提取晉階之後的功法。
“轟!”
光幕轟然炸開,化作一股磅礴資訊,灌入腦海之中。
功法晉階為天人級別之後,由三重蛻變為四重,多出第四重天人境的內容。
其餘方面倒是沒有太大變化,各項特性得到加強,修行速度提升,也進一步提升了薄弱的精神方面。
“呼....”
深吸一口氣,慕容覆盤膝而坐,轉修新的《混元無極經》。
按照心法要訣運轉,本源天地間的天氣元氣蜂擁而來,被他吞噬一空。
無盡的天地元氣進入體內,在經脈內搬運不休,不斷被煉化為先天真氣。
精純的真氣搬運間,不斷帶動氣血運轉,錘鍊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除此之外,精純的真氣化為絲絲雨露滋補虛幻的精神,強大‘神識’力量。
無量元氣不斷化為真氣練神練體,精氣神三者形成完美迴圈。
十丈!
二十丈!
三十丈!
五十丈!
原本慕容復的‘神識’能放出體外十丈,更換功法之後,精神力量進一步加強,‘神識’的外放範圍不斷提升,從十丈提升到五十丈,也就是166.7米。
“嗡....”
剎那間,功法轉修成功,慕容復身上散發出一股更為強大的氣勢。
趁著轉換功法之際,他一舉衝破桎梏,從先天后期突破到了先天圓滿。
新《混元無極經》功法修煉到第二層圓滿,只差最後一步就能踏入第三重的宗師境界。
原本,他要再過一年才能突破先天圓滿,但新的功法已突破天人級別,修煉速度更快了,也更為順暢。
這才使他一舉跨過桎梏,成功突破,節省下一年的苦修時間。
“先天圓滿的境界,半步宗師的戰力,即便面對普通宗師也有一戰之力。”
“若是天龍世界沒有宗師強者,那我可就真的徹底天下無敵了!”
慕容復吐出一口濁氣,噴出十丈之遠,經久不散。
他長身而起,全身筋骨齊鳴,噼裡啪啦響個不停。
“既然我自己主修的功法晉階了,那事情就簡單了。”
活動了一下身體,沒有再猶豫,繼續融合功法。
一番操作之後,200毫本源之力被消耗,得到兩門新的宗師級功法。
其中一門,他將其命名為《青蓮劍經》,以《小無相功》為主功法,融合《六脈神劍》、《天山折梅手》、《獨孤九劍》、《落英神劍掌》、《段氏劍法》、《龍城劍法》、《凌波微步》、《九陰真經》等十餘門武學而成。
《青蓮劍經》不僅具有完整的高深武學理論和總綱,涉及到內功心法、武學原理、修煉方法等方面。
其中不僅有內功心法,還有易筋鍛骨篇、劍法篇、輕功法、掌法篇、腿法篇、療傷篇等武功招數,非常全面。
它具有普適性,可緩慢提升資質,即便是不同資質的人也可以根據經書的內容進行修煉。
這門功法,他準備日後傳給靈鷲宮九天九部弟子,反正她們也都是用劍,正好不用更換武器。
另一門,慕容覆命名為《龍象武經》,以《龍象般若功》為主功法,融合《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山六陽掌》、《枯榮禪功》、《蛤蟆功》、《空明拳》、《降龍十八掌》、《鐵掌功》等十餘門武學而成。
與《青蓮劍經》相同,《龍象武經》也具有完整的總綱,不僅有可修煉到宗師境的完整內功心法,還有易筋鍛骨篇、拳法篇、輕功篇、療傷篇等武功招數。
二者相同的是武學層次都達到了宗師級別,也同樣具有普適性,只要按步就班的修煉,哪怕資質再差,也能花五六十年的時間修煉到宗師境界。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
尋常的武學秘籍通常只修煉氣和精之道,對神之道略有涉及。
這種情況,武者們突破宗師境界的難度大大增加,能突破者萬中無一。
但《青蓮劍經》和《龍象武經》卻是不同,精氣神三寶同修,突破宗師境幾乎沒有難度。
如果說,修煉《青蓮劍經》和《龍象武經》突破宗師境的難度是1,那修煉其他武學秘籍突破宗師境的難度就是100或者更高。
由此可知,他這次融合推衍的兩門宗師級武學的珍貴之處。
但二者不同的是,《青蓮劍經》適合女子修煉,側重於武功方面,主走身法輕盈,適合江湖爭鬥,殺傷力極強。
而《龍象武經》更適合男子修煉,側重於鍛鍊肉身力量,各項武技也大開大合,更適合戰場廝殺,威力極強。
“不錯不錯,〈青蓮劍經〉給靈鷲宮弟子,〈龍象武經〉給大燕軍方學習,完美解決問題。”
接收兩門新的功法之後,慕容復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宗師級別的功法,足夠賞賜給屬下終生使用了。
資質好的弟子,怎麼也得花三四十年時間才能修煉到宗師境。
一些資質差的弟子,一輩子都無法修煉到大成。
至於弟子們修煉大成之後該怎麼辦,到時候再說唄。
他有諸天寶珠在手,日後肯定能得到更為高階的功法。
...
西夏。
大理被滅已過去半個多月,訊息終於傳到了西夏。
同時,西夏丞相梁乙埋、一品堂統領赫連鐵樹等人被俘的訊息,也隨著大燕的國書一併傳到了西夏皇帝李諒祚的手裡。
大燕所遞國書寫道:
西夏國背信棄義、兩面三刀,明面上派丞相前來商談贖太后之事,暗地裡卻聯合大理出兵攻打大燕,致使大燕損失嚴重。
因此,西夏國需得對此事負責,責令西夏賠償大燕戰爭賠償一千萬貫、武器損耗費賠償一百萬貫、戰爭費補償五百萬貫、大燕皇室損失費賠償五百萬貫、大燕百姓損失費賠償五百萬貫,共計兩千六百萬貫。
大燕還貼心的表示,如果西夏拿不出這麼多錢,可以用牛羊、馬匹、糧食、布匹等物資代替。
除此之外,大燕國書還下達了最後通碟,若西夏國並非誠心贖回太后,也不願贖回梁丞相、赫連統領等戰爭犯,三個月後,大燕將召開公審大會,當著天下百姓的面處死李太后、梁丞相、赫連統領等人。
“小小燕國逆賊,真是好大的膽子,竟想公審朕的母后?”
“豈有此事,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李諒祚看完國書所寫的內容,氣得差點原地爆炸。
高坐在龍椅之上,他的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
大臣們全都低頭不語,噤若寒蟬,眼神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朕怎能受此脅迫,燕國逆賊太大膽了,簡直是不將我西夏放在眼裡。”
李諒祚抬頭看向眾大臣,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咬牙說道。
“陛下,眼下形勢危急,太后、梁丞相和赫連統領都落在他們手裡,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之奈何?”
一名老臣憂心忡忡的說道,額頭的皺紋彷彿都加深了幾分。
“是啊,朕恨不得立即發兵燕國,將燕國皇帝碎屍萬段,可太后他們落於其手,朕豈敢輕舉妄動,萬一...”
說到這裡,李諒祚眼中閃過一抹痛苦和無奈。
大臣們都沉默了,他們深知皇帝的顧慮,李太后乃皇帝的生母,向來德高望重,在西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梁乙埋丞相更是輔佐朝政的肱骨之臣,朝中諸多事務都離不開他的操持。
而赫連統領執掌一品堂,更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如今這三人被燕國俘虜,無疑讓整個西夏都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
“陛下,為今之計,恐怕只能先答應燕國的要求,贖回太后、丞相等人。”
一位較為沉穩的大臣打破了大殿中的沉默,緩緩說道。
“什麼?向那燕國妥協?這豈不是助長了他人氣焰!”
一位年輕氣盛的大臣立刻反駁道:“我西夏尊嚴何在?以後豈不是會讓天下人恥笑!”
“尊嚴?若不贖回太后他們,我朝才是真正的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沉穩的大臣也提高了聲音,說道:“太后和丞相等人的安危關乎國家的穩定和社稷的存亡,我們不能冒險。”
朝堂上頓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大臣們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堅決不妥協,應集結兵力與燕國決一死戰;
另一派則認為應以人質的安全為重,先滿足燕國的要求,再從長計議。
李諒祚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猶如一團亂麻。
他深知雙方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無論選擇哪一方,都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後果。
“陛下,燕國索要的財物雖然巨大,但以我朝根基,尚還可以籌措。”
“若能換回太后和諸位大人,我們尚可徐徐圖之,日後再尋機報仇雪恨。”
一位一直未發言的老將軍終於開口,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眾愛卿所言,朕已明白,朕決定答應燕國賊子的要求,贖回太后和梁丞相、赫連將軍。”
李諒祚微微點頭,心中已有了決斷,目光掃視著朝堂上的大臣們,緩緩說道:“但此事絕不能就此罷休,定要加緊籌備,待時機成熟,朕必讓燕國賊子付出慘重的代價!”
“陛下聖明!”
大臣們紛紛贊同,齊聲道。
受此奇恥大辱,不僅是皇帝李諒祚,就連文武百官們心裡也都憋著一股氣。
若是不向燕國找回這個場子,那西夏國必將成為周邊諸國的笑柄,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
與此同時。
不僅是西夏,其餘諸國也紛紛得到了大理被滅的訊息。
大宋朝廷,朝堂之上。
七歲的小皇帝趙煦坐在龍椅上,懵懂的眼神裡透露出清澈的天真。
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高氏坐在幕簾之後,面色極為凝重。
下方的大臣們交頭接耳,氣氛緊張而壓抑。
燕國的來歷,在場眾人除了七歲的小皇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若非先帝大意放走鮮卑慕容氏,也不會有燕國的存在,更不會有今日之憂。
一時大意放虎歸山,時至今日,那鮮卑慕容氏成了大宋的心頭大患。
但此事涉及已故先帝趙頊,無論是太皇太后還是大臣們,都識趣的沒有提及。
“陛下,太皇太后,大理國被燕國覆滅,此事非同小可,我大宋不可不察。”
垂垂老矣的宰相王珪出列,憂心忡忡的奏道。
“愛卿所言極是,大理與我大宋西南接壤,向來關係微妙。”
太皇太后微微皺眉,環視眾臣,詢問道:“如今局勢突變,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微臣以為,趁大理新滅、燕國內部不穩之時,我等當以雷霆之勢鎮壓,破滅燕國的同時,還能收復南詔舊地,實乃一舉兩得也。”
一名年輕的官員出列,躍躍欲試的說道:“為大宋開疆擴土,就在今朝!”
“不可莽撞行事!”
老臣們立即出列反駁道:“燕國雖小,但其實力頗強,燕國太子更是武功高強,若是我大宋破滅其國卻使其逃脫,他專門在暗中刺殺陛下和太皇太后以及諸位大臣,我等豈不是自惹麻煩?”
“不錯,若我大宋貿然介入,恐引火燒身,不可如此莽撞。”
“燕國太子實力不容小覷,我等就當謹慎對待。”
“老臣附議,當下應以觀察為主,同時加強邊境防禦,以不變應萬變。”
文官們一個又一個的站出來反對,說的有理有據,條條是道。
開什麼玩笑,自從澶淵之盟後,大宋的文官們就有了共識。
那就是,能不打仗就儘量不打仗,能用錢擺平的事那就不叫事。
更別說主動攻打燕國了,開疆擴土對他們誘惑不大。
“諸位愛卿所言有理,就依諸位愛卿所言,密切注意大理的情況,加強西南邊境的防禦。”
太皇太后高氏沉思片刻,點頭說道:“務必密切關注局勢變化,不可掉以輕心。”
“太皇太后聖明,陛下聖明!”
眾臣齊齊山呼。
...
遼國。
遼帝耶律洪基坐在王座上,眼神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下方眾臣們神色各異,有人臉露興奮好戰之情,有的面色平靜。
“可汗,大理被滅,這對我大遼來說可是好機會啊。”
一名武將大聲說道:“我們可趁機南下,說不定能滅了宋國,進一步增強大遼的實力啊。”
“當初宋國和西夏開戰時,我們就應該趁機出兵,一舉將西夏和宋國都殲滅了。”
又一名武將也跟著說道:“這可倒好,宋夏打完了,大理也被滅了,我們只能看著乾瞪眼。”
“哼,宋國可沒你說的那麼容易被滅,別看它軟弱無能,但實力一點都不比我大遼弱。”
一名老臣冷哼一聲,老神在在的說道:“他們只是不想打仗,但不代表著打不了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我大遼何時能入主中原?”
武將氣呼呼的問道:“中原的土地多肥沃啊,他們的女人身段多柔順啊!”
“哈哈!”
說到中原女人,大臣們都哈哈笑了起來,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眼神。
耶律洪基坐在王位上,一言不發,聞言也露出了笑容。
大理的被滅,跟大遼沒有太大關係,畢竟雙方隔著天南海北的距離。
只不過,對於燕國的突然興起,他倒是很有興趣。
幾百年前的燕國皇室後裔,竟然讓他們成功復國了。
據說燕國太子武功高強,燕國的領土基本上都是他一點一點打下來的。
耶律洪基很好奇,難道武功高強就能夠以一敵萬,縱橫沙場不成?
只可惜,契丹人沒有武功傳承,無法效仿對方,練成武功高手。(注)
他強搶中原武人的武功傳承也沒用,不僅漢人對武學傳承嚴防死守,哪怕僥倖搶到了,沒人教的話也學不會。
“行了,別吵了。”
想到這裡,耶律洪基站了起來,說道:“傳令下去,密切關注燕國,關注西夏和宋國的動向。”
“是,可汗!”
眾人齊齊恭敬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