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憲帶著三千御林軍從宮中衝出,直奔郭攸供認狀上的官員的所在,由於朝歌的夜晚是實行宵禁的,這三千人馬走在大街小巷之中,宛如一隻鬼軍。

這支鬼軍所到之處必有人頭落地,原本寧靜漆黑的朝歌夜晚先是由於工匠鋪子的連夜趕工而變得如星星點燈一般,而此時又因為鄭憲帶著御林軍在城中大肆搜捕官員,哭喊聲,求救聲不絕於耳,一下打破了朝歌的寧靜。

許多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光亮和嘈雜聲從睡夢中驚醒,少數一部分人,慢慢開始反應過來,深知今晚的朝歌註定與往常不同,明日早朝之上還能有多少官員站著都很難說了。

無數的宅邸成為了其主人最後的歸宿,有些人在睡夢中便被御林軍的將士取了性命,有些恍然驚醒,但也無法逃脫成為刀下亡魂的宿命。

鄭憲指揮著御林軍,每每停留一處,都留下了無盡的血腥,鄭憲的眼中逐漸有了掙扎的神色,因為他知道這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辜的,他們只不過是黨爭的犧牲品罷了。

多年征戰沙場的經歷使得鄭憲的心性已經變得如同鋼鐵一般堅硬,但即便是見慣了腥風血雨的鄭憲此時看著眼前不斷掉落的人頭,而且都是同朝的官員,鄭憲也有些婦人之仁了。

但是紂王的指令是滿門抄斬,誅九族,鄭憲反覆在心裡對自己說為了二皇子,為了江山社稷,這一切的一切是值得的。

漸漸的人們的慘叫聲壓過了工匠鋪子的金鐵交鳴聲,這也是整晚的清洗活動的高潮部分。

此時的御林軍兵分十路,三百人一隊,對照這手中下發的滅門名單挨個上門執法,一扇又一扇的大門被將士們用蠻力轟開,所過之處無一人生還。

直到天朦朦亮,浴血的將士們才收起了手中的屠刀,三千御林軍迅速整裝,一夜的屠殺使得每個將士渾身都沾滿了大臣們的鮮血,將士們的雙眼也在不斷的揮刀中變得麻木。

此時列隊回營的御林軍,散發出一股強烈的血腥氣與殺氣,一些出早攤的小商小販見到這樣一隻軍隊,都以為是魔族入侵,連忙扔下手中的傢伙事,四處躲避。

等到這些將士們走的近了,這些商販看清了將士們的臉龐,才猛然發覺這群凶神惡煞之人原來是人族的將士,商販們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將士們身上不斷滴落的血珠彷彿在訴說著昨晚朝歌的風雲突變。

待到御林軍將士全部歸營,剩餘的大臣們也都陸續來到宮門前準備早朝,只是這一次的宮門前只有寥寥數人,朝廷六部文臣武將在一夜之間少了大半。

此時心存的大臣們雖然心知肚明昨晚朝歌發生的一切,但此時卻無一人提起,只是相互之間有一些簡單的眼神交流,隨即都沉默了下來。

誰能知道,此時站在宮門前的大臣,一會到了大殿上,還能不能站著,雖然逃過了這血腥的一晚,但朝廷中的紛爭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只要身在這局中,遲早有一天會受到牽連,只不過受到的牽連也分大小,幸運的話還能落個告老還鄉的退休生活,運起不好的話可能就會想昨晚被砍的大臣們一樣,在睡夢中就丟掉了性命。

雖然大臣們沒剩幾個了,但早朝還是一如既往的宣佈開始,只是往日一眾大臣走在這通往大殿的宮道上並肩而行,相互之間也總會細聲交流,但今日確實安靜的出奇,沒有人交頭接耳,也沒有人並肩而行。

大家走自顧自的埋頭往前走,彷彿身邊的人都不存在一般。

今日無論是站在殿前的李海還是如往常一般坐在高處的紂王,在為數不多的大臣眼裡都彷彿是殺神一般的存在。

大臣們心裡都知道,昨晚朝歌的腥風血雨都是眼前這人一手導致的,而他身邊的那位李公公便是他最得力的手下。

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站在大殿上,大氣也不敢喘一個,生怕自己有過失的舉動,紂王此時已經殺了太多的人了,不差自己一個。

若是紂王願意,將整個朝堂全部清空也不是不可能,空缺出來的官位自然會有人頂上,那些還未見識到朝堂險惡的候選人們,此時正為了昨晚空缺出來的職位爭得頭破血流呢。

“諸位愛卿,昨晚發生的事想必你們都知道了,蘇凡通敵一事乃是被人陷害所致,幸得鄭軍師識破奸逆的陷害之舉,朕才懸崖勒馬,蘇凡也得以平冤昭雪,儘管此事牽連甚廣,但朕決不允許朝堂之上有這樣的奸逆存在,朕已下令誅其九族,所以昨晚的動靜大了些,想必諸位愛卿都沒能休息好吧”

紂王緩緩說道。

“陛下,慧眼如炬,鄭軍師排除萬難助陛下剷除奸逆,實乃忠肝義膽,臣等與鄭軍師相比,實在是難以望其項背”

兵部尚書搶先一馬從隊中站了出來,朗聲說道。

紂王滿意的看了一眼眾人“今日就不議事了,諸位愛卿早點回去休息吧”

散朝之後,所有大臣都猛然鬆了一口氣,照目前來看,此事與自己已無太大關係,只是這一次的大清洗,眾人都搞不明白,既然是鄭軍師主導的,那為什麼武將那邊也有很多人受到了牽連,這些人明明都是與鄭憲一樣支援二皇子殿下的啊。

除非是鄭憲大義滅親,否則這種自損根基的事換誰都不會輕易去做的,這樣一來,太子一黨與二皇子一趟互有損傷,雖然太子一黨損失更大些,但太子畢竟是太子,若是沒有太大過錯,紂王也不會輕易將其罷黜的。

而作為太子來講,只要這身份沒丟,來投靠自己的大臣總會是有的,而二皇子殷佑就不一樣了。

他的所有關係都是建立在鄭憲的基礎之上的,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會捨棄太子這顆大樹轉而去投奔二皇子殷佑。

這麼看來的話,這場腥風血雨到最後,太子與二皇子是兩敗俱傷的局面,這倒讓大臣們更加願意相信昨晚的清洗之舉是鄭憲一心為國的表現。

而蘇凡也確實是被冤枉的,那些被牽連的人也都是有過之人,大臣們仔細一想,自己能存活至此,也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留下的這些大臣不是與蘇凡有故交就是與太子一黨有著絕對的界限,朝廷的處置還是十分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