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方才從陰府中出來時,恍惚間看到的畫面,江離一時竟拿不準那是未來會發生的事,還是自己的妄想。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江離默唸《清心訣》,止住紛亂的念頭,正如之前所說,他此次下山只為尋仙問道,無意摻和人間雜事。

不過若是遇見了吃人的妖魔,道爺心善,肯定見不得它們在人間吃苦的,要它們超度了去。

從青劫葫中倒出一顆豆子,細細摩梭,依照城隍所言,只要將魂魄封印其中,就可以代替自己受難。

但是江離不是城隍,沒有那麼多的惡鬼來供他封印,所以還得另想辦法。

或許可以試著將自身的分神直接割裂開來?這樣即便是分神沒了,應該也影響不到自己,江離想到。

那霧嵐宗遠在堇州府,路途遙遠,若是沒有一些護身的手段,只怕會走的無比艱難。

便如那小村一般,本來好好的生活在村子裡,卻被路過的妖人當作耗材隨意的煉了,何其無辜?

江離可不想自己無緣無故就被路過的魔頭煉了,所以這“撒豆成兵”還是得想辦法練出來才是。

而且諸如養劍訣、言咒、神遊之法、雷霆法印都不能落下。

接下來的數日,江離便又沉浸在了平淡而充實的忙碌之中,永安縣發生的諸事,並沒有影響到他。

在江離辭別齊城隍後的的第一晚,城隍便遁入了縣令夢中。

那縣令雖然無能,但到底是大乾正官,有著國運護身,如果不是城隍,普通修士恐怕還真拿他沒辦法。

城隍也沒做什麼,只是把虎妖將縣令一寸寸嚼碎的場景重演了數十遍,縣令就一身體冷汗的被嚇醒了過來。

再然後就如同城隍所料那般,懦弱的縣令連夜就帶著家眷金銀逃了,留下一臉茫然的永安縣眾人。

我等城堅甲厚,尚未死戰,縣令為何先棄城而走?

一時間絕望的氣氛在行伍中蔓延,人心浮動,也為齊城隍接手永安縣打下了基礎。

此時城隍還沒意識到,他如今的手段之激進,已經與曾經有了天壤之別,往日那個和善的城隍似乎正在被另外一個人格逐漸佔據。

次夜,城隍就將永安縣中的軍隊收在了手裡。

面對神鬼之力,除了那位除妖衛千夫長之外,所有人都不禁跪伏在地,原意歸化。

除妖千夫長力量可以匹敵築基修士,自然來頭也不是那麼簡單。

他以前也曾接觸過世外高人,對於鬼神之事有所耳聞,所以並沒有覺得稀奇。

更讓他好奇的是,城隍此舉已經破壞了活人與陰府不得交涉的約定,待到日後上宗查來,他們又該如何收場呢?

“我不知死亡和明天哪個先來,活在當下就可以了。”城隍如是說道。

千夫長聞言也不禁肅穆,他雖然說不上來,但是卻也能感受到齊城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而這樣純粹的人,總是能獲得一批忠實的追隨者。

“今日得聞城隍解惑,如同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某願意效忠城隍麾下,但為聽命。”

至此永安縣就相當於掌握在了城隍手裡,至於那些文人墨士,除了顏臻還有幾分能耐之外,其他人不足為慮。

而隨著“縣令出逃,城隍不忍百姓被妖魔所害,將要守護永安”的訊息傳出,百姓議論紛紛,但是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變化。

畢竟九成九的永安縣人都沒有見過縣令大老爺的模樣,換個他們從小耳熟能詳的人接管永安,他們接受程度還要更高些。

又過了數日,先前在菜市口斬妖的地方便豎起來了一座城隍雕像。

在上萬人的圍觀之中,一名身著黑色隱龍袍,頭戴五色冠琉冕的老者從雕像中走了出來。

剎那間,萬眾歡呼,永安縣中的人氣和香火如同坐著火箭一般,開始迅速飛漲。

感受著那純粹的香火願力,以及人們樸素的渴求得到保護的願望,城隍不禁感嘆一聲,青劫上仙所言,實乃醍醐灌頂,直令日月換新天!

在空前絕後的人氣支援下,城隍直接令刑三率領除妖衛出城徹除妖患。

那上千名除妖衛,在刑三和千夫長的帶領下,簡直勢如破竹,一路就打到了飛來峰中。

此時虎妖才剛剛緩過換蛋期,還沒有完全從下身的陣痛中舒緩過來。

見到自己未曾主動出擊,人類居然膽敢自己找上門來,頓時大怒,忍著下身痛楚與永安縣甲士作戰。

而這過程中,竟然沒有一隻妖魔出來助陣,只是眼睜睜的看著虎妖被拖入了人類的戰陣之中。

若是狀態完好,虎妖自可以輕鬆在戰陣中殺個三進三出,可是自那日被閹之後,虎妖又接連遭受重創。

特別是那一聲“道友請留步”,差點把他的魂兒叫了去,到現在身上還纏繞著一縷隱隱約約的黑氣。

而反觀永安縣一方,不但人心凝聚,更有刑三這等強力的外援,單論肉身雖然遜色於虎妖,但是其魂鎖和死氣便是虎妖也不願意硬挨。

就這樣彼竭我盈之下,虎妖不敵戰陣,想要敗退,可是伴隨著其身上最後一道黑氣的消散,虎妖卻是再度一腳卡在了花崗岩中。

在一聲絕望、怨恨、不甘的怒吼聲中,那宛如一輛大卡車一般的虎妖被魂鎖捆了,拖回了戰陣之中。

“不——!”隨著一聲似人似虎的哀嚎,虎妖被千夫長一槍捅入了大腦之中。

千夫長正要上前,卻被刑三一下拉了回來:“小心!”

只見從虎妖的口中,瞬間飛出了數百隻面露怨色的倀鬼,其中有人有妖,但是無一例外眼中都蘊含著對於虎妖的無盡怨恨。

只見它們齊齊撲在虎妖身上,生撕其血肉,啖食其魂魄,沒一會兒,一隻鮮活的虎妖就變成了一頓殘羹冷炙。

隨著千夫長接過一名倀鬼小心翼翼送來的妖丹,數百倀鬼盡皆面露解脫之色,消散於天地之中。

永安縣,坐在縣令府中的城隍接過千夫長遞來的妖丹,聽完二人的講述,不禁感嘆一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外如是!”

又令刑三將死於虎妖手中的二三十位甲士的魂魄收了,想要投胎的的就放他歸去,不想投胎的就留在陰府中,做一名鬼差。

在他的左手邊,是陰府舊部,右手邊,則是永安縣本來的官員。

在得知死後還可以入陰府為官之後,這些人都不禁激動起來。

只是沒有人發現,在永安縣中,生與死的界限正在被逐漸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