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大軍齊出,九天十地瞬間被這則訊息震起了驚天駭浪。
無數訊息在暗中傳遞,一些隱秘的佈置也被啟動。
太平八千二百一十年,九路大軍已前往平叛四年。
四年來九路大軍屢屢大破叛軍,九路反王節節敗退。
但遲遲不能決出勝負。
然而此時東勝神州出現了變故。
反王陳勝麾下八位半步歸一境的強者,秘密突破歸一境。
齊王陳勝所屬歸一境大能達到十五位之巨。
在一次大決戰中,突然殺出。
第七路軍大敗,大軍損失近半。
麾下八健將之中侯成、成廉、宋憲、郝萌和魏續五人重傷,暫時失去戰鬥能力。
此戰不僅遏制了第七路軍的攻勢,並有了反推之勢。
東勝神州原本逐漸安定下來的局勢,瞬間亂了起來。
第七路軍主帥楊修急奏皇庭,請求援軍。
訊息傳到皇庭之中,引起中京轟動。
東勝神州毗鄰中土,一旦有失,反賊便可寇關中土。
進而直驅中京。
大司農袁逢,大司徒楊彪,太僕王允,大行人班固和御史大夫孔令上書。
“奏請皇庭即刻派出援軍,鎮壓反王陳勝。
第七路軍覆滅事小,賊寇進犯中土事大。
屆時皇庭威望大損,剛剛安定下來的局面,恐怕又要烽煙四起。”
但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便是。
九路大軍齊出,已經掏空了皇庭的所有機動力量。
不是說無兵可調,只是難以抽調。
皇庭召開朝會商議此事。
有人提到了遠在無恨天練兵的前太師,現鎮妖軍主帥,涼國公董仲穎。
鎮妖軍常年在巫妖戰場歷練,三千萬大軍皆是精銳之士。
其中歸一境大能也不在少數。
涼國公董仲穎、鎮妖軍第一猛將華雄、飛熊軍主將李傕和郭汜。
涼國公之婿,中郎將牛輔、鎮妖軍副帥兵家大能徐榮。
大將胡軫和段煨,共八位歸一境大能。
也有人提到了大羅天的軍備使,執金吾丁原。
其麾下幷州軍乃是自磨盤戰爭傳承下來的老牌強軍。
其中歸一境大能雖不多,只有執金吾丁原、丁原義子,隨軍主簿呂布、大將張揚三人。
但是其義子呂布呂奉先號稱九天第一強者,九天之內無一敵手。
曾前往城隍司尋山神將子寅切磋,不分勝負。
但是緊接著又有人提到鎮妖軍和幷州軍雖精銳,但距離遙遠,遠水恐難救近火。
一時間,朝會之上爭論不止。
但真正重量級的存在沒有一個出言的。
大司農袁逢和大司徒楊彪宛如尋常老者一般,老眼昏花地站在大殿之中,低著頭默不作聲。
文官前方擺放著兩把椅子,右丞相曹孟德其中靠右的椅子上。
眯著眼睛,雙手不停按壓著太陽穴,彷彿是頭痛的老毛病犯了。
左丞相諸葛武侯,饒有興致地看著低著頭的袁逢,楊彪二人,和坐在武將前方椅子上一動不動宛如木頭人的太師易中。
眼見大殿之中,越吵越激烈,甚至隱約要上演全武行了。
諸葛武侯才拍了拍手,殿外的金瓜武士瞬間進殿,維持住秩序。
“怎麼動嘴還不過癮,還動起手來了!
怎麼接下來還要在這大殿之中動用神通法相,好好打上一場嗎!”
諸葛武侯訓斥完畢之後,手指輕點,示意金瓜武士將被點到的大臣押到大殿中央。
這都是剛剛動了手的大臣,其中三派的人都有。
“你們精力都挺旺盛啊!
你們幾個去第七路軍先頂一陣吧!”
幾人也不敢求饒,只是渴求地看向各自派系的領袖。
當然丞相派的官員面無表情,目不斜視。
因為下達命令的就是他們老大之一。
諸葛武侯處理完鬧劇之後,看向袁逢、楊彪、易中和曹孟德四人。
“大司農、大司徒、太師。
右相——
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在唸到右相的時候,明顯拖長了音調。
曹孟德見狀也不眯著眼睛了,眼睛完全睜開。
銳利的眼神掃過群臣,最後定格在袁逢和楊彪身上。
“左相處理的極是,大殿之上動手,按律應當處死。
僅僅是發配充軍,已經算是念在往日對皇庭的貢獻了。”
袁逢和楊彪也不好裝死了,便表示支援諸葛武侯的處理。
易中手指輕叩椅把。
“發配充軍這個處理,我同樣沒有異議。
不過——”
易中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近期上清天和太清天的戰事也有一些變故。
不知道玉清天的軍備使楊懷在幹什麼。
赤眉軍和綠林軍兩路叛軍竟然打穿了玉清天,兩路叛軍互為犄角。
第五路軍和第八路軍本身相較於其他幾路軍。
無論是歸一境大能還是麾下士兵都是有所欠缺的。
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對付叛軍便力有不逮。
時間久了,恐怕玉清上京的安危可就保不住了。
所以我建議將吳餛、易樓、林傑、蘇寧和陳克五人發配第五路軍。
並將第五路軍和第八路軍整合,重建星漢軍。
以皇甫嵩為主帥,朱儁為副帥。
討伐赤眉軍和綠林軍。”
易中這話雖然講的冠冕堂皇,但是幾位大佬都知道易中只不過是想保住他的人。
易中點的幾個人都是中間派的官員。
不過由於玉清天的情況,楊氏有責。
袁逢和楊彪也欣然答應了。
右丞相曹孟德見狀,也提出了第九路軍的一些情況,並以保護祖地和火雲洞為由。
將其中丞相派的官員發配到第九路軍。
這件事情便虎頭蛇尾的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關於東勝神州的扯皮。
目前只有三處大軍有空閒,涼國公董仲穎的鎮妖軍、大羅天軍備使丁原的幷州軍。
還有最為重要,負責拱衛中京的西園八軍。
很顯然按時間來算,只有西園八軍趕得上。
但是西園八軍是負責拱衛中京的,輕易怎會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