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八千二百零五年六月,平叛大軍朝西岐發起總攻,以左帥姜維為先鋒,主帥盧植為中軍。
大破叛軍,右帥袁紹包抄其後,斬賊首姬平。
十路反王已去一路。
太平八千二百零五年八月,皇庭詔令大軍平叛,出九路大軍,平九路反王。
第一路大軍主帥盧植,率二千萬大軍。
四位歸一境大能,主帥盧植、副帥宗員、盧植親傳弟子劉備的兩位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
前往北俱蘆洲討伐烏桓王丘力居。
第二路大軍主帥武侯弟子平亂將軍姜維,率三千萬大軍。
三位歸一境大能,主帥姜維、副帥諸葛瑜、巨靈神將武安國。
前往湯谷討伐靖王吳涇。
第三路大軍主帥袁氏嫡子鎮佛軍主帥袁紹,攜本部鎮佛軍,外加二千萬大軍。
四位歸一境大能,軍師許攸,大將顏良、文丑、郭援。
前往扶桑州討伐楚王屈通。
第四路大軍主帥袁氏嫡子,袁氏下一任家主的另一位候選人。
遊俠一脈當代魁首兼創始人,討賊中郎將袁術。
率三千萬大軍,並十萬五臟境之上的遊俠。
六位歸一境大能,主帥袁術、副帥紀靈、驍將俞涉、遊俠郭解、遊俠朱家、墨俠墨無忌。
前往流火天討伐黑風王竇建德。
第五路大軍主帥皇甫嵩,率二千萬大軍。
三位歸一境大能,主帥皇甫嵩,副帥吳三桂,軍師智姚。
前往太清天討伐綠王陳禍。
第六路大軍主帥曹氏族人,曾被右丞相曹孟德稱為‘吾家千里駒’。
虎豹騎主帥曹純。
率二千萬大軍,並本部十萬虎豹騎。
四位歸一境大能,主帥曹純,先鋒曹洪、大將夏侯雙雄,夏侯淵、夏侯惇。
前往淵源元洞天討伐興王黃巢。
第七路大軍主帥楊氏嫡子,楊氏少主。
陷陣營當代將主,楊修。
率二千萬大軍,並八十萬陷陣營。
十一位歸一境大能,主帥楊修,陷陣營副將主高順,隨軍孔融。
陷陣八健將: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
這一路大軍聲勢最為浩大,前往東勝神州討伐最強反王齊王陳勝。
齊王陳勝同樣不容小覷,麾下也有眾多歸一境大能。
齊王陳勝、假王吳廣。
大元帥葛嬰、柱國周市、上將軍田臧。
武信君武臣、武平君畔。
此七位為歸一境大能。
鄧氏雙傑:鄧宗、鄧說。
上卿周文、召平、呂臣。
中正朱房,司過胡武,博士孔鮒。
此八人均為半步歸一境大能。
其中孔鮒為儒家創始人孔丘血脈,年少被逐出孔氏,名字自族譜中劃去。
但是孔鮒參與到這次叛亂中,也讓好不容易興盛起來的儒家十分惶恐。
孔家不得已派出當代家主兼儒家魁首孔融,加入楊修所統制的第七路軍。
同樣也代表著孔氏和儒家加入到世家陣營之中。
本身因為先祖之間的關係,孔氏和儒家其實是偏向於以太師易中等人為首的中間派。
但是局勢所迫,加上當代易家主事人易中好像對孔氏和儒家不感冒。
不然以易中太師的權勢,解決此事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第八路軍主帥朱儁,與盧植,皇甫嵩是同一時期的人。
由於曾同在星漢軍中任職,並稱為‘星漢三傑’。
率二千萬大軍。
三位歸一境大能,主帥朱儁,先鋒江東猛虎孫堅,軍師祭酒鄒衍。
前往上清天討伐赤王王林。
第九路軍主帥衛青,是右丞相曹孟德親自從基層挖掘出來的名帥。
出任凌霄天軍備使。
率三千萬大軍,兼本部精銳大漢突騎百萬。
五位歸一境大能,主帥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大將李廣、趙破奴、公孫敖。
前往大荒討伐鮮卑王檀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