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 章 風雲跌宕
我是一個過客來看看你 淡將不言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逸一行人一路奔波來到了東勝神州,透過宋國的情報,
現在東勝神州因為齊相仲的隕落,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除了六位公子的勢力,一些貴族和齊國卿室也有了別的心思,開始作亂,或者勾結他國。
目前西部邊關和北部邊關的守將已經分別向晉國和楚國投誠,晉楚兩國大軍正在集結之中。
南部邊關守將也已經棄關而逃,東部鎮守大荒的邊軍雖然沒有叛逃,但也已經不聽齊國詔令,背靠大荒,盤踞在無盡深海之上。
現在最好的起兵之地便是南疆,背靠辛夷州,對別人來說是如芒在背,對陳逸來說,卻是剛好。
陳逸帶著荒村的人手,先來到了南疆七十二域中最強的一域琅琊域,南疆僅存的兩位法相境也在此域。
拿下來琅琊域,南疆之地基本上是可以傳檄而定。
陳逸來到琅琊域的域城琅琊城外,派出了十位法相境和百名五臟境的荒村叔伯,飛至半空,對琅琊城內進行勸降。
在十位法相境的威脅下,琅琊域的掌權者國氏毫不猶豫地選擇開啟城門投降,畢竟現在齊國之內精銳盡喪,強者所剩無幾,法相境加起來都不到十人。
陳逸進城之後,先接管了兵權,然後安撫城中各方勢力,不經意間透露出了自已來自一個遠古家族,家族在兇獸紀就存在了,當今大爭之世,決定出世,爭一爭這天下,背後也有歸一境的存在,前途無量。
在放出了一絲村長的氣息之後,南疆僅存的兩位法相境臉色大變,之後變得恭恭敬敬。顯然是認出了這個氣息便是當日在萬軍之中斬殺齊相仲的歸一境強者,顯然陳逸所言非虛。
之後,陳逸在琅琊域各方勢力的配合下,三月時間便統一了南疆之地。
陳逸決定立國,國號大秦,暫時定都琅琊。
混亂紀九萬八千五百八十七年正月,大荒陳逸在東勝神州南疆立國,國都琅琊,國號秦。
同年,齊國國內發生動亂太子昭與五位公子離奇死亡,東部田氏家族攜大軍西進,把控齊國朝政。
大秦以‘伐無道’之名,派兵北伐,進攻東勝神州中域。
田氏軍隊中莫名出現了許多來歷不明的法相境,陳逸一時間也無法分析其來歷,大秦攻勢暫緩。
混亂紀九萬八千五百九十年,田桓子廢除齊平公,在周安王的冊封下,田桓子為齊侯,田桓子變成了田桓侯,也可以稱呼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這時候,陳逸才明白過來,那些來歷不明的法相境是何由來了,原來是那些姬姓小國在背後援助,如燕,曾,衛,鄭,蔡等國。
一開始陳逸沒有考慮到是沒想到這些小國會聯合起來,原來是周王室在背後作祟啊,這是陳逸所忽略的,
主要是周王室自此供奉古神之後,便進行了一項浩大的儀式,‘絕天地通’,封閉了九天和十地之間的聯絡,大軍無法通行。
之後周王室只插手每千年的祭祀事宜,不過問十地其他事宜。純粹就是古神的走狗,古神也不會在九天覆蘇,只會嚯嚯十地。
混亂紀九萬八千五百九十一年,晉國出兵東勝神州,攜五百萬大軍,由六卿之子領兵,智宵為帥,趙無恤,魏桓,韓康,範行,中行頌為將。
同年楚國自北部邊關入侵東勝神州,攜千萬大軍,由景和為帥,屈平,昭陽為將。
田齊三面作戰很快就招架不住,田桓侯也是一個狠人。
混亂紀九萬八千五百九十三年,田桓侯洗劫中域之後,帶著中域億兆百姓強行遷移到無盡深海之上,途中死傷何止億萬,無數家庭破滅,留下一片狼藉的中域交給秦,晉,楚三國。
此等慘絕人寰的行徑,簡直可以和人皇紀投靠古神的四國相比。
秦,晉,楚三國會面之後,一致認為此等慘絕人寰的行為,無論立場,年齡,凡人族當共誅之。
決定三國暫時違背協議,出動歸一境,踏平田齊。此後三國在爭奪東勝神州的歸屬。
混亂紀九萬八千五百九十五年,秦,晉,楚三國共起三千萬大軍,號稱一億之數,出兵共伐田齊。
混亂紀九萬八千六百年,秦,晉,楚三國逼至田齊都城蓬萊,田桓侯,兵敗自焚而亡,田氏一族全族誅滅。
新生的田齊就這樣度過了荒唐且殘暴的十年,便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田桓侯臨死之際,以億萬生民的血氣和怨氣破壞了祖龍屍骸,海眼暴動,三國聯軍不得已退去,所幸在三位歸一境的庇佑下,大軍得以儲存。
不過東勝神州徹底變成汪洋,億兆生靈十不存一,東勝神州在海眼平息之前,已經失去了佔據的意義。
但是這一件事情還沒有結束,秦國暫時將子民轉移到了大荒之中。
然後三國進行了一次長達三年的協談。
混亂紀九萬八千六百零四年,宋國也加入三國協談,四國簽訂‘淨世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