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奈商社的年度總結及展望會議開完之後,各部門在工作計劃開展新一年工作。
恩奈和阿卜杜拉將驛馬鎮的城防工程、秦嶺隘口關卡及防禦工程、驛馬鎮至漢中秦嶺古道整修工程等三個專案的勘測、設計、監理等專案,承包給驛馬鎮衙門幕僚劉青峰的兒子劉冠龍做,這三個專案的工程施工建設承包給驛馬鎮南山祖廟承包商魯紮實做,這三個專案整體打包建設費用是2200萬兩白銀。
三個專案的所有建設承包合約簽定,並給設計方、監理方和施工方支付合約預付款後,承包方的工作團隊開始大量進場展開工作了!安排完驛馬鎮的各項工作後,恩奈還是在長安城恩奈辦事處裡吃住,在朝廷門下省進奏院上班。
由於上班沒事可做,跟守廟差不多等香客上門和尚才不多,他們就算喝茶聊談,最終也只能撲桌子睡覺!為了不使自己過得太無聊,被上級罰責,同時讓自己多掌握業務知識,因此,恩奈和阿里戈開始查閱在他們編輯部儲存和受到的各種資料和檔案。
這些資料和檔案設計內容非常廣泛,有關於各地百姓生活、風俗及文化狀況;朝廷及地方官劣跡及腐敗舉報;詆譭皇帝及朝廷的言論及文章的舉報;民變及匪情舉報和彙報;對舉報情況及疑點問題跟蹤調查的彙報資料及卷宗等。
這些資料和檔案,讓恩奈和阿里戈對唐朝民眾生活及事業現狀有了比較深刻了解!同時,他們認識到唐朝已經處於一個衰敗期,唐朝從皇帝到朝廷各級官員,他們都貪圖個人享樂,貪汙腐化情況非常嚴重,他們對國家和百姓的疾苦漠不關心,他們遇到危機和困難,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能掩蓋就掩蓋,能瞞報就瞞報,實在不行,他們也要找理由推卸之責任,或者一走了之,與盜匪同流合汙!因此才導致民間的疾苦和怨氣越來越深,匪患亦演亦烈!根據資料反映,王仙芝首先利用山東、河南一帶發生旱災和饑荒,以及官府不僅不開倉賑濟,還對災民進行橫徵暴斂,搶奪民眾財物的惡性事件,發動起義!隨後,黃巢等草莽英雄才加入起義軍,起義軍人數眾多,兵鋒如洪水猛獸!官兵對起義軍只能望風披靡,棄甲曳兵,落荒而逃!官兵們沒有一個真心為皇帝和朝廷賣命,他們都不想成為起義軍的刀下鬼魂!最終,起義軍橫掃了山東、河北、河南、江淮、江南、福建和廣東等地!起義軍幾乎摧毀大唐帝國在中原地區、江南和嶺南地區的統治根基!大唐在中華民眾心裡失去了光輝燦爛的形象,很多人甚至希望大唐早日垮臺,儘早結束中華大地連年戰亂的局面,恢復天下太平!朝廷及唐軍在於起義軍的戰鬥和周旋中,雙方各有勝負,期間朝廷和唐軍主帥多次對起義軍首領王仙芝、黃巢等人進行招安!王仙芝有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和打算,但他遭到黃巢等起義軍首領的堅決反對,最終導致起義軍分裂!但是,朝廷和唐軍沒有利用這個機會,各個擊破消滅起義軍,他們採取對起義軍放任自由,他們只想將起義軍趕出自己轄區和地盤,讓起義軍到長江以南地區去,在那裡自生自滅!正是因為唐軍這種負責任愚蠢做法,使起義軍在山東、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區鬧得天翻地覆之後,他們又勢如破竹拿下江淮地區,佔領和血洗揚州,渡江佔領和血洗金陵(南京)、姑蘇(蘇州)、臨安(杭州)等江南重鎮及江南全境!在唐軍逼迫下,起義軍挺進福建佔領福建沿海重鎮,血洗福州和泉州!最終,黃巢帶領起義軍經沿海地區從福建殺入廣東!在廣東,起義軍佔領和血洗了嶺南第一重鎮番禺(廣州),番禺城裡的幾十萬民眾死於黃巢軍屠刀之下!大唐乾符六年(西曆879年)年初,大唐朝廷向黃巢軍發出最後通牒,如黃巢軍再不接受朝廷招安,唐軍將派遣大批部隊挺進嶺南,一舉殲滅黃巢軍!由於南方炎熱和潮溼的天氣,蚊子蒼蠅肆虐,導致黃巢帶領很多北方兵,出現嚴重疾病或者身體不適,加上朝廷的討伐檄文徹底激怒了黃巢!黃巢釋出北伐討伐唐朝及皇帝的檄文後,他率領幾十萬大軍及騮重,水路兼程,從番禺沿鬱江逆流而上,攻克梧州,再沿灕江逆流而上,攻克和血洗桂州(桂林),沿湘江順流而下,攻克永州,挺進潭州(長沙)!此時,僖宗皇帝李儇任命當朝宰相王鐸為南面行營招討都統,屯兵江陵;任命李係為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兵十萬駐守潭州!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出,王鐸有自保方面的打算,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個讀過幾本兵書的文人,領兵打仗,排兵佈陣,與敵廝殺肉搏,確實不是他的本行!因此,他讓自己的副手李系(王鐸自己挑選的軍中悍將!)帶著主力部隊在潭州一線佈防,抗擊黃巢軍,而自己隔江坐鎮,靜觀局勢!如果李係獲勝,王鐸是主帥,他自然佔有頭功!如果李系戰敗,他肯定可以知道找理由,將戰敗責任推到李系一個人身上,比如不聽主帥指揮,擅自做主,以致兵敗等等,條條理由都可以要李系的命!......看完這些檔案後,一天下午恩奈、阿里戈和劉中興在他們的工作間喝茶交談。
阿里戈驚恐地看著劉中興說:“中興大叔!你說王鐸大人能夠頂住黃巢軍銳利的兵鋒嗎?!”
劉中興思考片刻後說:“論打仗,在戰場上拼殺!王鐸肯定不是黃巢的對手!但是大唐也是在馬背上,用刀槍得到天下的,雖然唐軍前期表現不好,讓匪軍佔盡了便宜!但是,唐軍中真正能打的戰將還沒有上陣!真正能打的唐軍都駐紮在山海關、雲州(大同長城防線)、太原地區、銀川河套地區、隴西地區等邊疆!但是這些部隊都是胡漢人員混雜的部隊,有些部隊甚至是純粹胡人部隊,如李克用的沙陀軍,他們就是由胡人分支沙陀人組成!當今皇上顯然擔心調動這些部隊進入中原作戰,擔心他們打敗匪軍後,賴在中原和南方不走!由此引發新的國家動亂!”
“因此,當今皇上才利用中原地方軍與匪軍作戰!地方軍弱點是,平時養尊處優,缺乏戰鬥訓練,鄉土意識很強,如果匪軍打到他們的家鄉和地盤,他們肯定跟匪軍玩命,但是,匪軍不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主動去找匪軍打仗!他們只會將匪軍驅趕到別處去!黃鐸和李系這回帶領20多萬關東地方軍,去湖北和湖南作戰,關東軍官兵顯然感覺他們在為別人賣命,因此,他們不見得有與匪軍血戰到底的決心啊!大家都是血肉之軀,都依靠體力和刀槍拼殺,最終決定勝負的因素,肯定人的勇氣和決心!誰的勇氣和決心更大,誰肯定贏!因此,王鐸大人此次凶多吉少啊!”
......果然不出所料,僖宗乾符六年(西曆879年)6月中旬,黃巢軍幾十萬兵馬在包圍潭州城的情況下,突然對潭州城發起猛烈進攻!泰寧節度使李係為南面行營招討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他遇到黃巢軍圍城時,不敢出城作戰,帶領十幾萬兵馬龜縮在城內避戰,他們企圖躲過黃巢軍的兵鋒!但是李系沒有想到,黃巢軍會對城牆堅固的潭州城發起猛烈的全面進攻!黃巢軍只用一天時間便打下潭州城!破城後,黃巢軍血洗了潭州城,十幾萬潭州民眾慘死在匪軍刀下,十萬唐軍血染湘江,李系本人下落不明!隨後,黃巢軍幾十萬兵馬乘坐繳獲的唐軍戰艦和運輸大船,從湘江順流北上,入洞庭湖,過長江,直搗唐軍主帥王鐸的帥府——江陵城!根據匯總到進奏院的密探線報反映,王鐸知道黃巢軍攻克和血洗潭州,會師殺向江陵的訊息時,他非常驚慌!下面是恩奈收到的,臥底在王鐸身邊密探的一條密報。
王鐸召集手下密謀商議對策,王鐸問手下:黃巢南來,夫人北至,如何是好?此時,王鐸的老婆帶著家人等幾十口人,從長安剛剛來到湖北,準備來江陵與王鐸匯合!王鐸這個屬下思考後說:不如降巢?但是,王鐸顯然考察到自己是大唐宰相,如果他公開投敵,背叛朝廷,唐軍肯定對他和他的家人追殺到底!同時,王鐸也認為黃巢本性歹毒,缺乏人性,黃巢不可能善待他和他的家人!因此,在黃巢軍圍城和攻城之前,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王鐸帶著家人和貼身幕僚,他們乘坐幾十輛馬車,在精銳騎兵部隊,以及十幾萬守城軍民的護送下離開江陵,逃到了襄陽!此後不久,黃巢兵不血刃佔領了已經是一座空城的江陵!隨後,黃巢軍意氣風發地向襄陽進軍!黃巢準備透過襄陽進攻武關、藍田要塞,然後一舉拿下長安!朝廷得知王鐸棄城逃跑後,撤銷他的宰相職務及軍職,任命淮南節度使高駢為諸道行營都統之職,接任王鐸的軍職,任命盧攜為朝廷宰相。
從此,唐朝進入沒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