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清朝廷統治南方的大本營,南京被圍困的訊息傳遍全國後,各地紛紛響應革命黨發動起義,或者宣佈獨立!1911年11月21、22日,廣安、重慶先後成立大漢蜀北軍政府和蜀軍軍政府,川東南57州縣宣佈響應武昌起義。

1911年11月27日,在四川保路同志軍長達兩個多月圍困下,成都清朝衙門無血開城投降,“大漢四川軍政府”在舊八旗駐防城掛牌,同一天,遠在資州的清朝官員端方,被起義的第八鎮軍官劉怡鳳等,擊殺於資中大東街禹王宮。

12月22日凌晨,四川保路同志軍尹昌衡指揮所部擒獲趙爾豐,並在成都皇城壩召開公審大會公審趙爾豐,當眾盡斥其罪,並令部下將趙爾豐當場殺於皇城“明遠樓”。

趙爾豐的首級被掛在長杆上在成都城內遊街示眾。

此時,清朝在四川統治完全結束了!1911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負責攻打南京城的總司令徐紹楨的統一指揮革命軍,對南京城發起總攻!隨後,革命軍聯軍相繼攻佔烏龍山、幕府山、雨花臺、天保城等清軍拱衛南京城的重要據點!1911年12月2日,聯軍浴血奮戰,一鼓作氣全面佔領南京城,國民革命軍南京建國之戰至此結束!此後,長江以南各省全部被革命軍或者打著革命軍旗號的軍閥佔領!南京城解放後,南京即可被定為中華民國國府首都,因此宣告歸順民國各省的代表,從武昌等地移駐南京。

同日,透過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的斡旋,武漢革命軍與清軍達成停戰協議。

1911年12月6日,醇親王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位,退歸府邸。

1911年12月12日,民國14省代表共39人,由武漢、上海齊集南京,決議於12月16日選舉臨時大總統。

選舉大會公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副之。

黃興堅辭不就,遂又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

然而半個月後,黎元洪與黃興正副帥位忽又倒置,當時民眾都認為民國國府的所作所為太兒戲!儘管如此,由於忙於武漢外交事務,黃興、黎元洪皆不能到南京赴任。

1911年12月16日,袁世凱調北洋新軍首領馮國璋進京接替朝廷禁衛軍總統,解除良弼禁衛軍第一協協統職,並調朝廷禁衛軍炮隊支援圍剿山西革命軍,以此分散清廷禁衛軍的力量,又用準備出征的名義把禁衛軍調出京城外,派北洋軍將領段芝貴另編京城拱衛軍,駐紮京城裡。

至此,京城及朝廷的軍務和防務完全被袁世凱所控制!1911年12月21日,黎元洪接受大元帥名義,並委黃興代行大元帥職權,黃興再辭。

1911年12月20日,孫中山經香港歸國,胡漢民、廖仲愷等乘兵艦到港迎接。

會面後,胡漢民認為目前國內派系林立,軍閥割據,國家毫無根基,雖然民國已經成立,但是革命黨要統一法令,整頓和號令全國,仍然不可能實現!因此他勸孫中山留在廣東發展根據地,整訓軍隊,舉兵北伐,徹底剷除一切舊勢力、軍閥、異黨和黑惡勢力,以此建立現代國家的施政基礎。

但是,孫中山堅持前往上海、南京,主持民國內外大計,他說:“我若不至滬(上海)寧(南京),則此一切對外大計主持,決非他人所能任”又說:“今之大患即在無政府”。

由此可見孫文缺少從政經驗,革命不堅決,他低估了清朝廷、新舊軍閥和異黨的強大和狡詐,同時他非常自信和固執,他竟然認為革命戰爭時期的無政府狀態是國家禍亂的根源,他完全沒有一個革命家的氣概!孫文個人的素質和思想決定了民國不可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國度,成為一個具有清廉、公正、平等、自由、強大、富裕、持久等特質的現代國家!也許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當民國總統吧!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到上海,他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上海等國內報紙紛紛傳言孫文攜有鉅款回國,準備資助國府建國!在新聞釋出會上,記者問他:“你這次帶多少錢來?”

孫中山說:“予不名一錢也,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達,無和議之可言也!”

由此可見,孫某革命的思想和建國方略仍然停留理論和構想階段!同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12月28日,在英國等列強公使的撮合下,南北議和談判開始,長江以南各省以南京民國為代表,長江以北以滿清朝廷為代表!此時,中國關內18個省發生過武裝起義,其中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含上海)、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省宣佈獨立,只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在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清朝廷控制下之下,其中山西、山東、甘肅境內寧夏地區都曾宣佈過獨立,後被袁世凱派軍隊鎮壓和控制。

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

計有候選資格者3人,即孫文、黎元洪、黃興。

17省代表依次投票,孫文得16票,黃興得1票!選舉結果揭曉時,在代表和觀禮嘉賓歡呼“中華共和萬歲”三聲!然後,音樂大作,在場軍學各界互相祝賀,喜悅之情,達於極點!在上海的孫文得知訊息,立即覆電南京,表示接受!他說:“光復中華,皆我軍民之力,文孑身歸國,毫髮無功,竟承選舉,何以克當?惟念北方未靖,民國初基,宏濟艱難,凡我國民,具有責任。

諸公不計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務,文敢不黽勉從國民之後,當剋日赴寧就職,先此敬復.”

同日,南北議和代表在上海達成召開國民會議公決“國體”協議,準備以此決定國家的未來體制。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民國國府禮堂,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2日,清軍將領薑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佔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通電朝廷內閣總理府,誓死反對共和,請飭各親貴大臣將在外國銀行所存款項提回,接濟清軍費用!他們擺出一副要與南方民國決戰到底的架勢!同日,革命黨在京城東部發動灤州起義!接著孫文廣播電臺,向國內外發表宣告,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孫文即行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並將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讓於袁世凱!袁世凱得到這個保證後,馬上放棄與南方決戰想法,加緊了逼宮的程序!得到孫文的承諾後,袁世凱以生死利害遊說為主題,同時用重金買通慶親王奕劻和那桐。

在威嚇隆裕太后時,袁世凱說,清朝大勢已去,如果革命軍殺到京城,皇室成員生命肯定難保,而若同意讓位退國,則皇室成員可獲得民國的諸多優待條件!1912年1月3日,陸徵祥等大清國駐外各使節電請清帝退位!1912年1月10日,北洋軍將領王懷慶帶兵鎮壓灤州起義!1912年1月12日,清朝廷召開滿清王公會議,奕劻主依優待條件交出政權,載澤、載洵、善耆及恭親王溥偉反對,並與良弼、鐵良、毓朗等決組宗社黨與南方對抗!1912年1月16日,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袁世凱對隆裕太后講了法國大革命中法國皇室遭遇的屠殺,提出趕緊讓小皇帝退位等問題!當天,袁世凱在下朝的路上,在東華門丁字街遭到京津同盟會分會組織的炸彈暗殺,炸死袁衛隊長等十人,袁倖免於難!1912年1月20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向袁世凱提交了,清帝退位民國對皇室成員的優待條件。

1912年1月22日,隆裕召開御前會議,載澤、溥偉等宗社黨成員仍竭力反對共和,他們建議隆裕用宮中金銀作犒賞向亂黨開戰,隆裕並未同意。

同日,英國公使朱爾典會同法、俄、日公使宣告贊成清室退位。

美國宣告,不願干涉清國內政,不參加議和斡旋。

1912年1月26日,在袁世凱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將領共47人聯名致電內閣、軍諮府、陸軍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軍已答應對清朝皇室、王族及滿蒙回藏各族的優待條件,並陳述“即此停戰兩月間,民軍籌餉增兵,佈滿各境,我軍皆無後援,力太單弱,加以兼顧數路,勢益孤危。

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等情願宣告!當天,宗社黨強硬派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此後,親貴們或請假,或出走京城,敢來上朝者寥寥無幾!當時,部分王公跑進了東交民巷,奕劻父子帶著財寶和姨太太搬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

到1912年2月2日為止,朝廷及地方衙門各方請求清帝退位的聯名增加到50人。

1912年2月2日,清廷舉行御前會議,會上決定退位,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

1912年2月3日,隆裕授予袁世凱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清廷要求民國第二通電宣告“近支王公、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等優待條款!1912年2月10日,南京參議院透過《清室優待條件》和張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詔書》。

優待條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攜六歲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頒發遜位詔書。

直至這天早晨,仍有人來朝廷情願,他們想阻止退位上諭釋出!隆裕對參加退位儀式的清廷內閣全體人員說:“我們先辦了這事,我再見他們,免得又有耽擱.”

於是,內閣大臣們匆忙在皇帝的遜位詔書上蓋印,並將退位宣告電報發出!就這樣,統治中國276年之久的清朝結束了!一個新民族——中國人、中華民族正式誕生了!為了保證南京城的絕對安全,南京城解放後,漢陽革命軍兩三萬人馬一直駐紮在南京城外西郊碼頭,負責守衛南京城外的關口及要塞!一個白天,李鋒火、陸徽州、蘇東方和馬克迪等在漢陽軍司令部辦公室裡收聽收音機,瞭解清朝皇帝退位的新聞和評論!蘇東方笑著說:“唉!我們當上革命軍後,啥事都沒幹過!我們都跑南京西郊碼頭來站崗和睡覺了!李老師!皇帝退位後革命應該結束了吧?!我們是不是要回漢陽過日了?!”

李鋒火平靜地說:“也許吧!誰也不想再打仗了!但是,袁世凱上臺後,很多革命黨和軍閥肯定心中極度不爽!他們肯定認為袁世凱搶奪了他們流血犧牲換來的革命的勝利果實!加上袁世凱的腦袋裡只有封建君主制那套治國理念,他上臺後的做法肯定難以讓革命黨和軍閥們信服和滿意!因此,革命不會結束!只要這個社會仍然存在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存在壓迫、剝削和欺凌,革命就會繼續發生!我們慢慢看戲吧!”

馬克迪氣憤地說:“操!老孫感覺自己做總統不好嗎?!為什麼非要讓位給袁世凱?!難道他擔心我們革命軍打不贏清軍和北洋軍?!老孫真是個孬種!他這樣做,革命軍和各地同志的鮮血真是白流了!”

陸徽州憂慮地說:“是啊!這種結果太讓人太失望了!以後沒有人再敢相信這個革命黨了!以後中國的革命將更加艱難!這次讓袁世凱撿了大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