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您先來後到插隊,我們也就不說您了,可這麼半天,您在那墨跡什麼呢?”
看著劉徹坐在椅子上,就不起來,而且這麼長的時間,什麼都沒問,人群中終於有人忍不住了,開口責問。
劉徹聞言,回頭看我了眼,見四周的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瞪視著自己,恨不得將自己生吞活剝了。
此刻的他,感覺又侷促又好笑,面對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他絲毫都不懼怕。
但萬萬沒想到,今日居然陰溝子裡翻船,栽在了這裡。
看著面前的美豔道姑,劉徹就算再怎麼努力,思維也無法集中。
四處亂看的劉徹,突然看到了人群之中,一個小女孩手中拿著的一支桃花。
他的眼睛,頓時一亮,對著李玄微,拱一拱手說道:“就請真人幫我以桃之一字,幫我測一下姻緣吧。”
聽到劉徹的話後,人群之中,又有數人喝起倒彩。
要不是因為劉徹的身後,站著十幾個大漢,無人敢惹,恐怕他早就被趕走了。
當著美豔道姑的面前,測姻緣,自己還是一副痴迷的樣子,劉徹這點小心思,眾人哪裡能不明白。
話一出口,就連劉徹自己也覺得豈有此理,莫名其妙,耳根一陣燒燙。
李玄微這邊,聞言,面色卻是微微一變。
測字在算卦方面,屬於最普通,也是最基礎的。
別說是她這個樓觀道前觀主,就是街頭賣藝的騙子,也會說幾句。
但是給皇帝算字,而且還是算這個極其特殊的桃字,李玄微當然不敢怠慢。
看著劉徹在竹簡上寫的桃字,李玄微的眉頭,微微一挑,隨後又試探性的問了一句,劉徹的生辰八字。
而劉徹這邊的心思,早就飛了。
低頭看著李玄微那宛如牛奶色的玉手,劉徹下意識的,便將自己的生辰八字給說了出去。
李玄微聽到這生辰八字,原本一直平靜淡然的顏色,不禁微微一變。
作為專門替皇族占卜星卦的樓觀道前觀主,李玄微又怎能不知道,當今皇帝的生辰八字。
“乙酉癸未庚午庚辰”這極其特殊的生辰八字,正是漢武帝劉徹的八字。
"桃"字在漢字中,由"木"和"兆"兩個部首構成。
木字在五行中處於生長之氣,而兆字在周易之中,屬於未來的意思。
而“乙酉癸未庚午庚辰,屬於火土之旺相,從八字來看,劉徹的命主屬於壬火生於厚土。
而在八字中再加一個桃字,其中代表的意思就是,劉徹這一生會遇到許許多多絕代的女子,並與他們產生感情糾葛。
但無論那些女子有多優秀,有多麼的愛劉徹,最後都會被劉徹所拋棄。
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劉徹這個傢伙,是個大渣男。
身為女子的李玄微,在測出這個結果之後,不免有些羞惱的瞪了劉徹一眼。
另一邊。
看著眼似秋水,眉如春柳,唇如桃紅的李玄微,劉徹心中又是一陣劇跳,呼吸不得。
摸著下巴,劉徹自忖道:“以此道姑的美豔,如果還俗入宮,精心打扮。恐怕不會比虞姬、妲己差上多少吧。”
用太乙命數推算出結果之後,李玄微笑著說道:“恭喜公子,以您的八字看,這個桃字,算您的姻緣。”
“您這一生都不缺女人,而且桃花運連綿不絕…”
“只需公子記得,得了人良家女子的身子和心,應當全始全終…”
“至於其他,貧道不便多說,呵呵,言盡於此,貧道說的已經夠多了。”
話音未落,劉徹這邊,便皺起了眉頭。
“哈哈,高明,多謝真人的點撥!”
城府極深的劉徹,驚訝的神色,很快就收斂,恢復平常,大笑著說道。
不過他的內心,卻一點都不平靜。
李玄微對自己說“對女子全始全終”是何意?
難道算出他以後會做對不起,心愛女子的事情,提前警告他?
他劉徹,豈是那種沒得逞之前花言巧語,得逞之後,提上褲子,就不認人的大渣男?
這位女道姑著實是小看他了。
還有那聲呵呵,又是何意?
好討厭的呵呵!
片刻之間,劉徹就想過許許多多的事情。
得到批語的劉徹,實話,並沒有感到滿意,甚至感到有些生氣。
因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但看著李玄微那清麗絕俗的俏臉,劉徹心中卻又愛又恨,又氣又狂。
本來按照規矩,劉徹算完卦之後,應該轉身離開,讓下一個人算。
但使起性子的劉徹,卻偏不這麼做。
劉徹先是轉過頭去,給身後的大內護衛們,使了個眼色,讓他們把身後的這幫人都給趕走。
隨後,劉徹又從懷中掏出一個大金元寶,放在木板之上。
劉徹的意思很明顯,他今天要包場子。
看著這個樣子的劉徹,李玄微雙眼微眯,但也並沒有多說什麼。
如果說是別的王侯公子敢這麼做,她李玄微不會跟他客氣,絕對會跟他翻臉。
但眼前的這傢伙是漢武帝劉徹,是關係他們樓觀道傳承的重要之人。
哪怕李玄微不喜歡,也必須要忍。
想起自己師傅臨終前說的話,李玄微咬了咬銀牙,早已經下定了決心。
哪怕眼前這個好色的帝王,想要她的身子,她也決定為了樓觀道奉獻出。
劉徹想要看看李玄微的才華,到底有多麼出眾。
故而,劉徹從剛開始提出的道家學說,然後又談起了儒家治世學說。
而面對劉徹的刻意刁難,李玄微選擇從容對。
她紅唇微動,侃侃而談,從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等等方面,解答著劉徹提出的儒道兩家的問題。
李玄微給出的答案,簡煉明斷,兼有雅俗,可把有心出難題的劉徹,給震住了。
對這個又美豔,又有學識的道姑,劉徹是真的心動了。
集儒道兩教之大成,長得宛如仙女下凡,又有大學問,這種女子,哪個男人會不愛?
而且,接下來劉徹又談到治國、治官、治民、治學,李玄微都能引經據典,雄辯滔滔,
或許有人會問,李玄微身為一個道姑,怎麼會這麼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