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怎麼看都不划算,因此,還是按照之前的老辦法,與匈奴和親為好!”

“百年前,高祖親率三十餘萬大軍擊敵,最後卻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

“白登之圍,乃是前車之鑑,不可不憂啊!”

韓安國言語間的意思很清楚,以你祖宗高祖的文韜武略,也差點被匈奴人搞死…

你認為自己比你祖宗還厲害嗎?

我看還是咱們大漢,還是繼續和親,送女人,送錢,老老實實的認慫吧。

“……”

另一邊。

丞相田蚡也覺得,王恢的這個想法,很危險,不能讓他一錯再錯下去了。

於是,田蚡馬上上前一步,出言附和說道:“韓安國大人說得對,陛下,為了帝國安穩,還是要以不動刀兵,繼續和親,方為上策啊!”

朝堂上的其他官員,看御史大夫和丞相這兩位大佬,都這麼說了,立刻便牆頭草隨風倒,隨聲附和,表示還是和親好。

王恢見狀,坐不住了。

頂著百官的質疑,王恢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

他出言反駁百官道:“韓大人,還有諸位大人,此言差矣,今時不同往日,此一時彼一時。”

“百年前亂世初定,大漢初立,民力凋零,國力不足。”

“礙於國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因此就算是高祖皇帝,也沒有擊敗匈奴。”

“可如今的大漢帝國,今時不同往日,經過文景之治,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繩朽而不可校。”

“太倉之粟麥充溢露積於外,腐爛而不可食。三十六苑養馬場中,有十幾萬匹駿馬。”

“國力鼎盛至此,再也不需要繼續委曲求全了,咱們現在應該復仇了。”

“各位,百年國恥啊,現如今,該咱們向匈奴人討回來了。”

王恢以民族大義為題,慷慨激昂的演講,迴盪在大殿之上,震耳欲聾。

“……”

韓安國、田汾等人聞言,並沒有說話,因為他們要看一看漢武帝劉徹的態度。

因為,王恢背後是漢武帝劉徹。

現在,就看劉徹想打匈奴的想法,有多麼堅決了。

“眾卿,不要再爭論了,朕心意已決,眾卿家不必多言,這個仗,朕打定了。”

漢武帝一錘定音道。

皇權與臣權的相互碰撞,以皇權的勝利,為結束。

身為天下之主,劉徹有底氣違背眾多臣子之意。

韓安國不說話了,皇帝定下來的事,不能繼續爭論了,否則,日後,很容易被穿小鞋。

可是,韓安國雖說是選擇了不說話,但是劉徹這位少年天子,卻記住了韓安國剛才的出言頂撞。

劉徹用手指指著,裝作縮頭烏龜的韓安國,說道:“馬邑之圍的總指揮,就是你了,韓愛卿。”

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劉徹這一次的任命,絕對是一件歷史性的大蠢事。

韓安國此人,雖說知兵,但知兵和統兵,完全是兩個概念。

只要回顧一下韓安國,以往的經歷,就會發現他的確是完成不了,這個高難度的任務。

戰國時期,紙上談兵的趙括,同樣也是有名的知兵,不會統兵。

結果強行統兵的他,卻葬送了趙國四十萬士卒的性命,成就了白起的殺神之名。

而韓安國對比趙括,還不如人家趙括呢。

至少趙括敢主動請纓,和秦國的名將白起正面硬剛,而韓安國並不願意去和匈奴人拼命。

不會打仗,又怕死的主將,要是能打勝仗,那還真是天大的笑話了…

但是,年輕的劉徹,並不知道這一點。

就算知道,或許任性上頭的他,也會固執己見。

“……”

於是,膽小如鼠,又喜歡紙上談兵的韓安國,就成為了大漢新的大將軍。

這一次,他麾下的兵力,達到了三十萬。

“……”

韓安國帶著大漢帝國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開赴戰場,一同帶走的,還有劉徹獲勝的希望和期待。

“……”

聶壹作為以小搏大起家的投機大商人,性格與戰國時期的呂不韋,有幾分的相似。

哪怕自己已經富可敵國,銀子多得十輩子也花不完…

但是,面對更大的榮華富貴,他還是,願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下注,豪賭一生。

而聶壹的偶像,恰恰也是呂不韋。

戰國末年,豪商呂不韋將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有全部財產,全都壓在了秦國質子異人的身上。

異人即位秦王后,呂不韋的投資得到了回報,一越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權傾一時。

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出現,也和呂不韋有關。

“……”

聶壹這邊,也時常的思考,如何豪賭一把,才能搏個大官噹噹。

三品四品他不嫌棄,一品二品更高興。

話歸正題。

自從漢武帝劉徹在朝堂上乾坤獨斷,拍板確定下來馬邑之圍的方案之後…

整個大漢帝國的大半國力,便開始圍繞著這個方案,全力的運轉了起來。

官職一品的御史大夫韓安國,暫任為大將軍,節制其他將軍。

二品衛尉程不識,二品輕車將軍公孫賀,二品大行令王恢,三品雁門關太守李廣等七八位大漢高階將領,奉命調集上谷、上郡、北地、雁門、代郡、雲中、隴西等十幾郡的地方兵力。

“……”

韓安國這邊,作為總指揮,位於後方,負責大軍錢糧的調集和供應。

而李廣、公孫賀、王恢等為將軍,率三十餘萬大軍分別埋伏於馬邑城附近。

至於說,為什麼本應該出現在戰場第一線的總指揮韓安國,跑到後方去了…

那是因為劉徹有張良計,他韓安國有過橋梯。

在三十萬大軍快到馬邑城的時候,韓安國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李廣、公孫賀、王恢等人,成功卸下擔子,跑到後方。

最高總指揮沒等打仗就跑了,這個仗該怎麼打?線上等急…

“……”

元光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奔騰不息的桑乾河源頭處,有一座巨大的城池,此城就是晉西北第一城馬邑城。

馬邑城的城門處,有一座巨大的水門。

奔騰而下的桑乾河,在這裡被人為的改造成了護城河。

一道道翻騰的白色水浪,沿著寬闊的河道奔騰而下,形成了一處人造的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