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這牙粉、牙刷,李隆基他們是滿載而歸。

而對於王熙他們而言,那是絕對不虧。

別的不說,光李隆基他們來這一趟,那就等於是給青雲觀打上金字招牌。

這就是再多的錢,可也換不來的。

而結果也正是如此。

就連皇帝的妻子、嬪妃都來到青雲觀做面膜,這足以證明面膜的效果,以及,就是她們也能享受到與皇后一樣的養顏。

一般來說,這古代宮廷秘方是絕對保密的,只有皇后、嬪妃才能夠享受得到。

而這面膜的出現,的確是打破了這個界限。

也是頭回,皇后嬪妃們出宮養顏。

這訊息傳出去後,幾乎所有的貴族,都跑來青雲觀燒香,這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然而,沒過兩日,這宮裡又傳來訊息,就是將牙粉定為貢品,規定每年必須進貢多少。

這個倒不是因為李隆基對王熙的寵愛,或者說是支援道家思想。

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用過之後,就再也捨棄不了。

相比起以前的潔牙方法,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不過,只規定進貢多少,可沒有規定,不準向民間販賣,這多少是因為皇帝對王熙的寵愛,沒有說直接壟斷。

雖然貢品是不用給錢的,但一出來就直接被皇宮認定為貢品,還有比這更好的廣告嗎?

半日之間,就直接賣脫銷。

然而,還有一個人跟著是坐享其成,這個人就是王毛仲。

王毛仲身為李隆基身邊第一寵臣,但他可不是憑藉花言巧語上位的,而是因為他本就是李隆基的家僕,同時,他的能力非常不錯,政變時,為李隆基衝鋒陷陣,之後又一直在幫李隆基養馬。

想要開疆擴土的李隆基,對於戰馬的需求,那是非常大的。

可是養馬非常損耗財政,王毛仲一直都在想盡辦法,怎麼去減輕養馬的負擔,而他的思路,就是科學養馬,從北方找了很多牧民來幫忙,其次,就是拿著死馬的馬匹、馬毛、馬骨去賣錢。

目前光憑賣這些馬毛、馬骨、馬屁所得之利,一年差不多是兩千萬錢,再加上合理的安排,所省下的錢,那更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而在去年,王熙就將牙刷交給王毛仲,王毛仲立刻就安排人生產,因為牙刷所需馬毛跟毛筆還不一樣,對於王毛仲而言,等於是廢物利用,包括馬骨也是如此。

他是有足夠的貨物,雖然許多人沒有買到牙粉,但是先可以將牙刷買上。

因為牙粉貴,那麼牙刷自然也不便宜。

王毛仲是從中大賺一筆。

不但如此,李隆基也從王熙嘴裡得知此事,立刻將他叫去宮裡,好好誇獎了他一番。

幹得真是不錯。

時時刻刻惦記著馬政,沒有辜負朕的期待。

然而,這事還不算完,王毛仲的運氣是一波接著一波。

他又被王熙他們給盯上,準備推他去擔任工部尚書。

但是,王爽可不是這麼說的,他們得隱藏自己的意圖,總不說,自己想享福,老爹,你多努力幾年。

他們是說,希望王叔叔幫忙,推廣他們的道家思想,將浮力運用到造船上面。

王毛仲可就是李隆基的寵臣,非常清楚李隆基最近在關注什麼。

一聽還有這好事,趕緊安排,生怕王熙他們去找到別人。

渭河上。

“俺的賢侄們來了!”

再度見到王熙、皇甫僧念、李誡滿時,王毛仲是張開雙手,大步迎了過去,笑得是滿臉褶子。

在王爽的記憶中,他爹可從未給過他這般笑容。

“侄兒見過王叔叔!”

王熙作揖一禮,又道:“此番可真是多謝王叔叔相助,讓我們有證明自己的機會。”

“咱們叔侄說這些作甚。”

王毛仲哈哈道:“往後你們有任何需求,儘管來找王叔叔,王叔叔保證幫你們安排的妥妥當當。”

“多謝王叔叔。”

王毛仲突然一把將王熙揪過來,“雀兒,前幾日可多謝你在陛下面前,幫叔叔說話。”

王熙大咧咧道:“王叔叔,侄兒說不說那話,陛下都很寵信王叔叔,這都沒啥。”

“你這臭小子!”

王毛仲抓著王熙的腦袋,狠狠搖了幾下,又一揮手道:“都過來吧,這船已經幫你們準備好了。”

便是帶著他們四個來到河邊,只見幾個官員站在一旁,他們可就是王毛仲帳下最有經驗的造船官員。這碼頭上還停靠著一艘船,就是唐朝目前最為標準的漕運,載重在一千石左右。

王熙當然沒有鳥那些官員,四人拿著工具直接上得船去。

一個官員見他們這麼牛逼,於是道:“將軍,這造船可是需要經驗的,不能胡來,他們四個可能連船都沒有坐過,又怎會造船?”

如今的營造,天賦只是其次,關鍵就是經驗,因為沒有理論,就這幾個小娃,哪怕是出生就開始造船,也是遠不及他們。

王毛仲道:“他們是沒有造過船,但他們卻懂得道家思想,你們懂麼?”

那官員鬱悶道:“這道家思想與造船有何關係。”

“誰說沒關係。”王毛仲擺擺手道:“待會就讓你們見識見識。”

畢竟他也不知道。

說罷,他又溫柔地向船艙裡面的王熙等人喊道:“雀兒,你們別急,慢慢看,叔叔今兒有的是工夫。”

“爹爹,別打擾俺們好麼。”裡面傳來王爽不滿的聲音。“行行行。”

王毛仲嘴角抽搐了幾下,老子是給雀兒面子,你小子嚷什麼嚷,回去俺再收拾你。

這一站就是一個多時辰。

那些官員臉上已經堆滿了怨氣,就他們的造船技巧,哪怕就是放眼世界,能比他們強也真是不多。

如今卻讓他們站在這裡,等候幾個少郎的點評。

這誰受得了。

可瞧著王毛仲還是耐著性子,期待地望著艙內,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好了!”

李誡滿突然鑽出倉外,道:“王叔叔,我們看好了。”

王毛仲頓時激動道:“走走走,看看去。”

剛邁出一步,他又向那幾個官員叮囑道:“待會他們說的,你們可是要記清楚。”

“是,將軍。”

幾個官員有氣無力道。

王毛仲哼道:“瞧不起人。”

帶著幾個官員來到船艙內,王熙拿著一塊白布,“根據我們對於浮力的理論,我們認為這船可以經過改良,在同樣的河道上,承載更多的貨物,並且重心更穩,不易傾覆,還有,就是可以行駛的更快一些。”

“是嗎?”

王毛仲驚喜道。

他旁邊一個胖胖的官員陰陽怪氣道:“哦?願聞其詳。”

王熙道:“根據我們對於浮力研究的發現,船舶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重心和浮心之間的位置關係。重心是指船體本身的重心,而浮心是指船體所排開水的重心。

為了保證穩定性,就應該儘量將重心降低,同時透過增加橫向寬度和水線寬度,將浮心抬高,從而使重心低於浮心,如此可確保船舶的穩定性。”

包括王毛仲在內的幾名官員,聽得是目瞪口呆。

你們說的是哪地的語言,我們怎麼聽不懂啊!

“不懂沒關係,我可以解釋給你們聽。”

王熙來到下面的第一個密艙,“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密艙,在滿載的時候,不是那麼穩定,但是在空倉或者不滿載的時候,船隻是比較穩定的。”

那名官員略顯驚訝地看著王熙。

王毛仲見罷,更是喜出望外,這證明王熙說得對。

王熙道:“很簡單,因為這個密艙設計的不太合理,它前方的弧度太高,因此在滿載的時候,船隻的重心會向前移動,使得重心高於浮心,故而不穩,但是在非滿載的時候,尤其是這個倉空著的時候,重心剛好在中間,故而比較穩定。

最好還是重新設計這些密艙,保證無論是滿載,非滿載,空倉等各種情況下,依舊能保持船的穩定性。”

密艙技術在唐朝開始慢慢成型的,雖然目前確實存在不小的缺陷,但已經很了不起了。

那皇甫僧念補充道:“根據我們的浮力理論,浮力大小,是取決於物體浸入水中的大小有關,簡單來說,如果能夠增加船隻浸入水中的大小,就能夠得到更大的浮力,以此來增載入重。”

說著,他跺了跺腳,“我腳下這一段就可以加寬一點,大概一尺五寸,同時拆掉邊上這個沒有多大作用的小倉,不但可以增加穩定性,同時還能夠更多的載重。”

王爽道:“但是船隻阻力也取決於尺寸大小,如果你們想要船行駛的更快一些,船頭就應該設計的更尖一些。”

李誡滿道:“根據我們的理論,浮力其實等於船排出水的重量,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計算出船隻的準確載重。

我們可以用這艘船作為標準,在船塢裡面進行實驗,計算它排水的重量,根據其最大排水量,在船身上刻上標準線,也就是說,越過這條線,就屬於超重,可能會發生傾覆,如此便可避免更多的事故。”

王熙又道:“當然,根據我們的計算,海水與河水的浮力不一樣,所以,海船和河船要分開來算。”

四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得他們是呆若木雞。

不懂!

完全不懂!

李誡滿他們要的就是這效果,他們從未想象過自己能將官員說得呆若木雞。

一個字!

爽!王熙直接將手中的白布,拍在那胖胖的官員的胸前,“這就是我們此番檢驗的結果,裡面還有新的設計圖和測試排水量的船塢設計。”

那胖胖的官員猛地驚醒過來,雙手捂住白布,慢慢拿起來,看著上面的圖案和計算公式,又覺得非常有道理,當即吸了一口冷氣。

到底他們是有豐富的造船經驗,底部面積越寬,能承載更多的貨物,以及船的重心設計,他們都是明白的。

只是這都是純純的經驗,沒有理論來支撐,對於他們而言,這就是一種常識。

“你們.你們就這樣看一個時辰,就.就能知道這船該怎麼設計?”

那官員很是不甘地說道。

我特麼造船幾十年,還不如你們幾個毛頭小子。

“當然。”

王熙聳聳肩道:“這就是道家思想的神奇之處。”

實則不然。

他們是早就算好才來的,王熙雖懂的理論,但是他又沒造過船,故此他們先請了一些巧手工匠,給他們介紹這船的設計思路,以及一些問題所在。

然後,再將浮力學問去套。

其實啊!這些工匠是非常了不得的,光憑經驗,他們就能做到八九不離十,但到底是經驗,若無理論就無法做到精確。

王熙提供了理論,那就可以做到十,因為是可以精確算出來的。

他們說了那麼多,其實改得範圍其實也就幾尺多的事,也就是說,這個船的問題其實不大,只是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如果都得到改良,效果自是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