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這開年第一次與三位宰相的會議,李隆基就扔出一個瞠目結舌的建議來。

朝廷再專門開設一間戲曲學院,這倒是沒什麼,關鍵是由王熙來擔任院長。

三個宰相全都是一臉懵逼。

這皇帝是過年過傻了吧。

還是說王熙給他下了什麼迷魂藥。

你自己聽聽,這像話嗎。

李隆基彷彿已經料到他們會是這表情,內心卻是很爽,問道:“三位相公為何不語?”

就連一向低調的源乾曜可都忍不住了,“陛下,這.這如何能行?”

“如何不行。”

李隆基突然就發飆了,彷彿就是在等他這句話,“各國使臣都要求學習那種戲曲,這本也是朝廷的用意,利用戲曲去推廣我大唐文化。

可是朕讓禮部或者國子監派官員去無名學院學習,卻未有一人願意去,都說這是不入流的學問。

既然是不入流的,那讓王小雀擔任院長,又有何妨?可不能說,你們看不上的學問,也不準想學之人去學,到底是誰太過霸道。”

源乾曜嚇得一跳。

怎麼突然就發作了。

但也顧不得那麼多,你這簡直就是胡來,源乾曜直接回懟道:“陛下,這治國可不能意氣用事。”

“朕並未意氣用事,而是深思熟慮過的。”

李隆基道:“要說別的學問,朕自不會讓雀兒去擔任院長,可要說到戲曲這方面的學問,朝中誰人又比雀兒更加擅長。

再說,國子監也看不上這戲曲的學問,既然如此,何不讓禮部另開一院,專門教這戲曲。”

源乾曜又道:“但是這麼做的話,那些外使會不會另有想法?”

李隆基道:“朕到時會讓嗣濮王去問問他們,如果他們不願意,那就作罷,反正是他們求著朕,要學習這戲曲,又不是朕逼著他們去學。”

源乾曜見李隆基就跟吃了火藥似得,心裡也有些發怵,關鍵另外兩個宰相都不做聲,只覺是孤掌難鳴,他知張嘉貞和王家的關係,於是就看向張說。

一直沉默的張說,突然道:“說到這王小雀,臣另有一事稟報。”

李隆基問道:“什麼事?”

張說道:“在過年前,那吐蕃使臣曾三番四次找到突厥使臣,希望能夠與之聯姻。”

李隆基眉頭一皺,突然問道:“相公又是如何得知的?”

張說遲疑片刻,如實道:“是那突厥使臣跟臣說的。”

李隆基沉眉問道:“他們是在威脅朕嗎?”

張說又沉默了片刻,道:“或許是有此意,但是突厥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因為陛下與突騎施、靺鞨、契丹都有賜婚,可偏偏沒有賜婚於他們。他們甚至願意送上萬匹良駒,只求陛下能夠賜婚。”

李隆基道:“這突厥三番五次來請求朕賜婚,一來是為自己的顏面,二來,也是想得到朕的認可,如此他便可名正言順的統治北方其它部落。”

這唐朝的和親,多數都是居高臨下的賜婚,而且一般都不是自己的公主,就是在宗室裡面隨便找一個嫁過去。

其實人家也都知道,甚至就有外族首領,就直接跟大唐說,我也知道,那不是真的公主,但是沒有關係,只要能賜婚就行。

因為這就如同一種身份證明,代表著你與帝國的親疏遠近,如果你跟大唐沒有和親,那就無法讓周邊部族都信服你,甚至於看不起你,而這對於當下的後突厥而言,是尤為重要。

因為那突厥可汗也是上位不久,而且還是透過武力奪來的,他迫切的需要唐朝給予他身份證明。

在這兩年間,已經求了四五次。

但李隆基始終不答應,原因有三,其一,就是那些宗室女子,人家也不願意嫁,對此一直是頗有怨言,上回金城公主入藏,可就鬧過一回,自然也得照顧下。

其二,就是上回出兵突厥,唐軍是以失敗告終,而且敗的有些狼狽。那如果此時賜婚突厥,後人會不會認為,這是帶有屈辱性的和親。

這是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李隆基非常在意,故此是硬咬著不鬆口,而這一點,且不說張說、張嘉貞,其實就連突厥都知曉,故此他們在擊敗唐軍後,馬上就求和,認李隆基做爸爸。

我先認你當爸爸,你再賜婚給我,那就不會沒面子。

但李隆基還是不大願意。

這就要說第三個原因,因為李隆基也正打算開疆擴土,確實也不想搞什麼賜婚和親,不像漢朝前期那樣,有迫切的政治需求。

李隆基又向張說問道:“那相公又是如何答覆他們的?”

張說道:“臣是以公主年幼為由,婉拒了他們。”

突厥都知道李隆基的心思,他能不知道嗎,反正就是各種搪塞。

但張說突然話鋒一轉,道:“不過在臣婉拒之後,他們又提出另一樁婚事,這令臣很是為難。”

李隆基不明所以地看著張說。

張說就解釋道:“原來這回跟著突厥使臣來的那突厥小王子,乃是他們可汗的小女,名叫阿史那宓。”

李隆基笑道:“其實在慈善宴會上,朕就已經看出來了。”

說著,他一愣,道:“適才你說此事與雀兒有關?”

張說點點頭。

李隆基問道:“莫不是那突厥小公主看上我家雀兒了?”

張說訕訕道:“正是。”

源乾曜和張嘉貞均感詫異。

李隆基得意地哈哈一笑,“你們瞧瞧,還是人家突厥人有眼光啊!”

源乾曜這才明白過來,為什麼方才張說一直不做聲,原來還有這麼一出。

相比起此事而言,戲曲院長什麼的,就真是不值一提。

可得哄著一點啊!

張說問道:“不知陛下的意思?”

李隆基反問道:“你們怎麼看?”

張嘉貞立刻回答道:“臣倒是以為可行,如果這也不答應的話,只怕真的會激怒突厥,跑去跟吐蕃聯手,那可就得不償失,治理外事,還得是分而治之。況且我國尚未完成軍事和財政改革。”

張說點點頭。

他也是這麼想的。

你現在不想賜婚,那咱往後再說,如今我嫁女兒過來,而且嫁的還不是你們王子,要是你們再不答應,那就真說不過去了。

如果突厥跟吐蕃真的聯手,那也是確實麻煩。

李隆基突然又想到那邊還有一個紅袖,也不知道王熙會不會答應,於是道:“朕也得先問問人家祁國公。”

從殿內出來後,源乾曜便道:“雖說這門婚事,對於我大唐而言,也是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讓王小雀擔任院長啊!”

張嘉貞道:“我倒是覺得沒什麼,方才陛下說得也對,反正大家認為那是不入流的學問,誰當院長又怎樣。”

源乾曜道:“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問題是這院長是幾品官員?如果品階高的話,那蔣博士他們遇到王熙,不得行禮,叫一聲‘王院長’或者‘王博士’?”

張嘉貞捋了捋鬍鬚,倒也不好反駁。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張說道:“等到那些外使派人過來,至少也還得大半年,暫時先彆著急去說,等到婚事定下後,咱們再論。”

現在跟王熙去鬧,萬一壞了這門婚事,真的是因小失大。

源乾曜也知其中輕重,嘆了口氣,“就算如此,也得跟其他人解釋清楚,以免造成誤會。”

張說點了點頭。

其實王守一那邊的話,李隆基倒是好說,關鍵就是王熙,因為喜歡就會在乎對方的感受,所以李隆基未有先找王守一,而是又派人將王熙找來。

王熙只覺最近皇帝見他見的比較勤。

這麼下去,會不會膩味。

可得保持距離感啊!

“姑父,這麼快就休假了。”

王熙還想著李隆基是不是找他談論樂器一事,但是那傳話的人,又未有囑託他,帶上樂器,心裡也非常好奇。

李隆基先是愣了下,才道:“今兒找你來,倒不是為了那樂器,而是另有一事。”

王熙道:“啥事?”

李隆基稍顯尷尬道:“是喜事。”

“喜事?”

“嗯。”

李隆基點點頭道:“你可有見過那突厥小王子?”

王熙直點頭道:“見過,那突厥小王子就跟個女人似得。”

李隆基呵呵道:“雀兒真是好眼力,其實她不是什麼突厥小王子,而是突厥小公主。”

王熙哦了一聲:“那就不奇怪了。不過這跟侄兒有啥關係?”

李隆基道:“是這樣的,那小公主可是很有眼力,一眼相中你,如今對方主動來跟姑父提親。”

王熙睜大雙眼道:“姑父讓侄兒入贅突厥?”

這寵臣之路怕是走歪了吧,怎麼跑到突厥去了?

可真是日了狗了。

李隆基忙道:“姑父怎捨得讓你去入贅,是對方要嫁過來。”

“可真是嚇死侄兒了。”

王熙拍拍胸脯,慌得一批。

李隆基哈哈一笑,又問道:“那你是同意了?”

“侄兒.。”

王熙想了想,道:“那得看姑父的意思,要是這對姑父有幫助,對大唐有幫助,那侄兒自然答應。

要是對姑父也沒所謂的話,那侄兒倒是得考慮考慮。”

這話說得,李隆基心裡都暖烘烘的,立刻是投桃報李,“對姑父當然是有幫助的,但姑父還是以你的意見為主。”

“對姑父有幫助就行,侄兒沒問題。”

王熙嘿嘿道:“其實那小公主生得倒也俊俏,但是姑父你是知道的,侄兒很喜歡老師,總不能到時讓老師當妾。”

李隆基趕忙道:“你且放心,姑父到時會親自下旨,再賜你一婚。”

他適才之所以尷尬,就是因為紅袖,前兩天才說的要他跟紅袖門當戶對,哄著他當那院長,結果轉眼間,又要王熙娶突厥公主。

他都不好意思。

好在王熙年幼不懂事,對此沒所謂。

王熙驚訝道:“這樣也行。”

李隆基道:“朕乃天子,朕說行就行。你可是為大唐迎娶突厥公主,再多賜一婚,又有何不可啊。”

也是,李治能娶後母,你能娶兒媳,我特麼娶兩個媳婦,又能怎樣。王熙眼珠子轉動幾下,突然道:“要侄兒娶那公主,侄兒是願意的,只是侄兒現在還小,還在唸書。要不,侄兒先跟那公主處一處。”

“處一處?”

李隆基呆住了。

王熙點點頭,“就是先訂婚,但暫不成婚,不還得有禮儀方面的安排麼,這期間侄兒先跟那公主處一處,培養一下青梅竹馬的感覺,待侄兒長大一些,再成婚。”

“這。”

李隆基有些犯難,什麼培養青梅竹馬的感覺,誰告訴你能這麼安排的。

王熙見罷,又道:“放心,侄兒可不會令姑父感到為難的,侄兒親自去跟對方說。”

李隆基又是驚訝道:“你親自去說。”

王熙點點頭道:“姑父莫要小瞧侄兒,在女人方面,侄兒可是深得姑父的真傳,就是逗女人喜歡。”

李隆基瞪他一眼,“少在這胡說。”

稍一思量,又點頭道:“行,你自己去說,若是可以的話,姑父幫你安排就是。”

“多謝姑父。”

“等會。”

李隆基道:“不過按理來說,姑父先問問你姑姑和你爹爹,不過姑父認為,這問題不大。”

哪用他去說,張嘉貞如今就在王家。

對於王守一而言,這可真是太突然了,“那那突厥小公主,看上了我家雀兒?”

張嘉貞點點頭。

最近是怎麼回事,我家雀兒怎變得恁地受歡迎。王守一自己都沒有弄明白,為難道:“我就這一個兒子,可還等著他養老的。”

張嘉貞道:“放心,是對方嫁過來。”

“這。”

王守一還是有些疑慮,問道:“張相公怎麼看?”

張嘉貞道:“我認為這是好事。目前陛下對外主要是針對西域,以及吐蕃,這樣一來,自然不會與突厥鬧掰。有這門婚事在,對於皇后而言,可也是一個保障啊。”

說到小妹,王守一很是心動。

如果是入贅,那王守一自不會答應,但是說對方嫁過來的,首先評估的就是對自家的利益。

其實王熙的婚事,註定就是為政治準備的。

照理而言,極大可能就是公主,只不過沒有想到,被突厥公主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