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既是來相助孫將軍攻取合肥的,自然是要聽憑孫將軍號令的。”

趙雲見大家聊得差不多了,立刻將話鋒引回了戰事之上。

孫策聞言立刻擺手道,“不敢不敢,諸位皆是當世名將。”

“區區在下,不敢用指揮二字,只是有些想法,還想與諸位商議。”

孫策說罷,眾人立刻端坐身子,認真的聽孫策說此戰之法。

“在下是這般想的,這合肥城太過堅固,且外城之內還有甕城,實難攻取。”

“而袁術所遣援兵不日也會抵達。”

“如此難攻之地,料想來也只得以計取之了。”

孫策說到此處,頓了頓。

“在下以為,由我軍派人,部分日夜在城前叫戰,分散紀靈的注意力。”

“然後遣大隊,與合肥城西深挖溝壑,越過城牆,或可直入城中。”

孫策的計策十分簡短。

他說罷之後,身為漢將的趙雲與許褚自是不好說什麼的。

倒是周瑜開口道,“大哥,如此方法是否太過容易被紀靈察覺了?”

“而且此城艱深,且有護城河在側,說不得要挖上數月啊。”

面對周瑜的提問,孫策立刻說道,“此刻合肥水域不再汛期,針對護城河我早已想好了辦法。”

“也已經命人開鑿溝渠,引護城河水入西側河道之中。”

“握著方法雖然聽著簡單,但實則重點卻是與袁術的援軍搶佔時間。”

“若是他援軍早至,我等還是就此撤軍而去。”

“但若是我軍溝渠先通,說不得要入城與紀靈戰上一陣才罷。”

孫策言罷,趙雲等人紛紛點頭。

針對孫策的計劃,說不上好,卻也說不上差。

畢竟堅城在前,與其苦思冥想,不如先動起來。

計策一定,孫策立刻派出黃蓋程普,部分日夜在合肥城前罵戰。

起初那紀靈還會吩咐兵士射箭,但經過幾日後,那紀靈卻是連箭都懶得射了,仍由他們罵去。

而這深挖溝渠的地點就在孫策軍的前軍營中,雖然說不得如何隱秘,卻也是大搖大擺就在那裡,反倒是讓紀靈沒有過多的懷疑。

而孫策領軍前來之前,早已將後續的糧草與後勤補給安排妥帖,加上漢軍在水上的優勢,這一支四萬人的大軍,倒也沒什麼後顧之憂。

在充足的糧草與孫策的激賞之下,負責深挖溝渠的兵士們十分賣力。

不出三日便已經挖通了護城河。

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再有半月,怕是真的能挖入城中了。

而就在合肥之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的時候,平輿的守軍已經陸續抵達了壽春城內。

而黃忠與劉琦率領的荊州軍,也在沒有太大損失的前提下,迅速收復了豫州全境。

這訊息很快傳回了劉表那裡。

得知訊息的劉表並沒有太過欣喜,反倒是有些許的失望的。

畢竟他可是答應了朝廷租借豫州的。

平輿的守軍雖然沒有焚城而去,卻也並未留下一石糧食,一吊銅錢。

這就意味著,豫州的後續改進建設,都需要花費荊州本地的錢財,而待豫州走上了正軌,卻又到了朝廷收回豫州之時。

可謂是單純為朝廷做了嫁衣。

但是對於這種事情,辦法總比困難多。

劉表在得知袁術從豫州退兵之後,立刻便寫下了書信,發往了黃忠、劉琦處。

他在信中言明,讓兩人派兵去查那些資助過袁術的世家大族。

除卻豫州的潁川之地,其餘的世家一概不論,能榨出多少田地錢糧,便榨多少出來。

畢竟他在荊州籤的是短租,先收攏一波錢財田地,分出一部分用於建設朝廷新政所需的產業,其餘的可盡歸荊州。

如此下來,起碼荊州的世家與劉表,不會虧了租用的錢財。

劉表如此竭澤而漁之行為,朝廷自然也是知道的。

不過對於這種手法,朝廷卻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最後拿錢的是朝廷,落下罵名的是荊州,如此下來已經算是大賺了。

又過五日,壽春已經集結了一支發往合肥的援軍,而這一訊息自然是被控制水路的漢軍截獲。

甘寧立刻遣人送信。

“大哥,甘將軍發來書信,約莫再有個五日,袁術的援軍就要抵達合肥了。”

“而這地道最後一段始終未能打通,我等該如何是好?”

周瑜開口問道。

“不急,只要他援軍沒有入城,便還有一戰之機。”

孫策手扶腰間佩劍,望著合肥城說道。

“大哥,其實揚州諸郡,你已經拿穩了大半,何必一定要拔掉合肥呢?”

“以揚州的富庶,不出一年,你的兵力與那袁術的兵力便會發生轉變的。”

“不必急在一時啊。”

周瑜終究還是沒有忍住,開口勸道。

“公瑾啊,我也不想如此著急的。”

“但朝廷與荊州既然已經拿下了豫州,短期內便不會再對袁術動手了。”

“而這袁術的地盤雖然銳減,但手中的兵力,卻未有過大的損傷。”

“以他在壽春的財力,再養這支大軍兩年,料來應該無事。”

“而這兩年間,他必然會連續對廬江、吳郡、丹陽動手。”

“揚州地廣,我手中兵力卻是不濟。”

“若是他分兵去攻,我總是援救不及的。”

“此刻若不下合肥,那袁術輕而易舉便能發兵三郡之地,我如何能不著急呢?”

孫策嘆了口氣說道。

“我明白了。”

周瑜看著孫策,不再多言。

“哎,若是朝廷能有多餘的兵力前來支援,我便能放手一搏了。”

孫策嘆了口氣道。

“大哥,據我所知,袁術一從豫州撤軍,朝廷便裁撤了兗州半數的兵士。”

“是嗎?能讓陛下如此尚武之人主動裁軍,朝廷內部還真是臥虎藏龍啊。”

孫策聞言點了點頭。

“不,大哥,據我所知,是陛下想要為新政讓步,主動裁軍的。”

“哦?我明白了,公瑾,若是此事不可為,我定然會撤軍的,朝廷那邊,就靠你了。”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拍了拍周瑜的肩頭道。

“大哥,放心,你我兄弟之情,若我能在陛下面前為大哥爭取,我定然不會有任何怨言。”

周瑜立刻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