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武將歡呼雀躍,但許攸與沮授卻白白葬送了那麼久積累的優勢。

沮授看著許攸,慘笑一聲,“田豐一來,你我謀劃皆落空了。”

許攸看著沮授,哀嘆一聲,“去守信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沮兄,某有一計,可願一聞?”

許攸開口說道。

“哦?如此絕境,許兄有何高見?”

沮授抬眼問道。

許攸湊到沮授耳邊,微微一笑,以一種極低的聲音。

“什麼?!”

沮授看著許攸,有些不可置信。

許攸見狀立刻拉住沮授,說道,“你我皆是冀州世族,當為家族著想啊。”

沮授眯著眼睛看著許攸,甩袖而去,“如此行徑,在下還做不到,道不同不相為謀!”

“沮兄何必如此倔強呢,此刻孰強孰弱,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

許攸攔住了沮授說道。

“從一而終,乃是人臣基礎之道,許兄此謀在下斷然不會透露給他人,但在下也絕不會從許兄之言。”

“你我就此分道揚鑣吧。”

沮授推開了許攸,獨自上馬,向著信都方向揚塵而去。

“哎,迂腐,太過迂腐。”

許攸嘆了口氣,同樣地翻身上馬,但離開了袁營之後,卻去往了相反的方向。

當日午時,漢營之中。

“陛下,有人自稱袁紹軍師,前來求見。”

傳令官闖入了劉辯的大帳開口說道。

“可有帶官印符節?”

“沒有,只有一襲衣衫與一匹黃馬。”

劉辯聞言,起了好奇之心,“哦?有趣,快請進來。”

半刻之後,許攸在士兵的護衛下,左看看、右看看,緩緩地走入了劉辯的大帳之中。

“在下許攸,見過陛下。”

“哦?許軍師,不在袁紹營中效力,特來朕處,可是奉了袁紹之命?”

劉辯擺了擺手,讓護衛計程車兵退下之後,看向了許攸。

“啟稟陛下,在下此次前來,是特意來棄暗投明的。”

“哦?此話何意?”

劉辯並沒有過多的驚訝,只是淡淡地問道。

“哎,不瞞陛下,在下於袁紹營中,已經待不下去了,與其去困守孤城,不如棄暗投明啊。”

許攸嘆了一口氣說道。

“嗯,田豐一來,你與沮授確實不會再受到重用了,不過許先生,棄暗投明也需要投石問路的,若是你手中的石頭不大。”

“可叩不開朕這扇門啊。”

劉辯抬眼說道。

“陛下,不知此圖是否可以。”

許攸說罷,從懷中摸出了一張圖紙,交給了衛士,放在了劉辯的桌上。

劉辯展開圖紙一看,竟然是田豐為袁紹謀劃的佈防圖。

看了片刻,劉辯當即合上圖紙,看向了許攸,“這點恐怕還不夠啊,若論兵力和糧草,似乎是朕佔優的。”

“田豐此計也是在賭,賭袁紹的兵力能守住朕的攻勢。”

“朕只需要穩紮穩打,便能讓田豐的計劃落空。”

許攸聞言,微微點頭,但他卻是沒有想到佈防圖不足以打動劉辯。

一時間帳內陷入了平靜。

許攸躊躇了片刻,拱手說道,“陛下,除此之外,臣還有一個訊息,絕對能幫助陛下速勝。”

“請說。”

劉辯挺直了身子,正色以待。

“陛下覺得,袁紹之軍,何以用一州之地,養兵數十萬,而糧草卻不斷?”

“淮南袁術、幽州劉虞、塞外匈奴與鮮卑,除此之外還有嗎?”

劉辯想了一想答道。

“陛下所言,幾乎一字不差,但除此之外,還有冀州當地的世族支援。”

“這才讓袁紹了能以一州之地,存糧如此至多。”

“但陛下攻略了青徐,斷了淮南之糧,又說服了匈奴與鮮卑,再斷一路。”

“至於那劉虞嘛,一旦開戰,自然是自斷臂膀。”

“沒了這幾路糧食,袁紹的存糧,不足年底之用了。”

劉辯聞言,知道許攸並沒有在說謊,當即問道。

“冀州的世家大族,也快被榨乾了吧?不然許軍師又何必另投他處?”

“陛下所料不差。但陛下以為袁紹之糧在信都,所以派兩員大將領重兵去攻,卻是錯的。”

許攸微微一笑,他確定袁紹的糧草,可以成為自己的晉升之資了。

“是中山還是常山?”

劉辯開口問道。

“皆不是,袁紹所餘之糧,皆在鉅鹿。這也是田豐所謀劃的決戰之處。”

“以鉅鹿之糧,以鉅鹿之城堅,足以據守到陛下主動退兵。”

許攸拱手說道。

“嗯,很好,這算是一個很好的敲門磚,不知許軍師想在軍中任何職位?”

“啟稟陛下,在下並非是厚顏無恥之人,在下所求,只有陛下大勝後,能放過我許家一門,允許我許家子嗣可入學宮,可入仕。”

劉辯聞言,有些驚訝,這許攸倒是不想自己想象中那樣挾功無狀之人。

但轉念一想,也許是自己與曹操的身份差距太大,還有便是他與曹操乃是同窗的緣故吧。

“許先生倒是敞亮,朕準了,在此期間,許先生就留在軍中吧,袁紹手下還是有許多可用之才的。”

“先生,下去休息吧。”

許攸滿意地拱手說道。

“多謝陛下。”

許攸滿意地拱手告退。

劉辯對於這次許攸的獻計,十分滿意,得知袁紹的存糧在鉅鹿,那麼意味著與袁紹決戰的策略將發生傾斜。

劉辯當即喚來了郭嘉與戲志才,開始商討新的戰略。

“陛下,若是如此的話,丘合便是我軍阻截袁紹的最佳地點。”

“若是讓袁紹之兵安然進入了鉅鹿城中,只怕夜長夢多啊。”

郭嘉拱手說道。

“嗯,奉孝所言有理,臣以為,或可讓鮑信與曹仁先行進攻袁紹在經縣的大營,而我軍此刻在廣宗留下一支疑兵,派主力前往丘合,截斷袁紹的退路。”

“兩位覺得,此戰截斷袁紹退路,派哪位將軍去更合適?”

劉辯看向兩人,開口問道。

兩人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地說出了一個名字,“關羽。”

“關將軍的臂傷,還未痊癒,只怕不是最佳之選吧?”

劉辯疑惑道。

“當然還需為關將軍配一個副手,臣以為甘寧將軍最為合適。”

“他手下的江夏兵,可伏於河道之上,打個頭陣。”

戲志才說罷,劉辯當即同意了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