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

劉辯聞言喃喃自語道。

隨後他立刻看向了廣宗城的沙盤。

此城距離左側水道,最近不過五里之地。

劉辯暗暗想到,“難道志才想用舟船渡過河道,繞襲廣宗後方?”

趙雲與張遼見劉辯不語,“陛下?”

“你們且去,告知曹仁,朕準他明日辰時擂鼓出兵。”

“是,臣等告退。”

兩人聞言立刻拱手後退。

曹仁營中,兩人將劉辯的命令複述了一遍。

曹仁聞言點了點頭,夏侯惇聽了卻直嘬牙花。

“為何要擂鼓進兵?這不是擺明了讓袁家有所準備嘛?”

“元讓,陛下如此做,定然有陛下的用意,我等若是偷襲取勝,攻到廣宗城下,讓城中士兵出逃,而袁紹若是反應過來之後,必然會率大軍來包圍。”

“到了那時,我們反倒是害了大哥,害了自己。”

“倒不如聽陛下之言,擂鼓進兵,堂堂正正看看袁軍的戰力。”

曹仁看著夏侯惇解釋道。

相比夏侯惇,曹仁在歷史上的戰績就要好看太多了,他是能攻善守的大將。

也是為數不多,曹操信任且放心將一個地區交付給一人的帥才。

經過曹仁的解釋,夏侯惇也終於接受了擂鼓出兵的方案。

次日卯末。

廣宗城內

情況也的確如夏侯惇預料的一般。

城內死氣沉沉,每一名漢軍的臉上,都難以重現往日的那種意氣風發。

他們大多三五聚堆,無力地依靠在牆邊或是圍坐在地上。

曹操讓夏侯淵每日巡城一次,就是為了防止軍中士卒因為糧草而譁變。

今日,夏侯淵命令手下斬殺了軍中最後一批戰馬,等這一批戰馬吃光,只怕城中軍士就要啃食樹根樹皮了。

“大哥,再有一兩日,城中便要斷糧了。”

夏侯淵看著曹操,自己也是有氣無力的說道。

“袁家還沒有攻城嗎?”

曹操問道。

“沒有,甚至連營帳都後撤了三里。”

“看來袁紹是真想把我們活活餓死啊,水源怎麼樣了?”

“我帶人在城中又開了數口水井,倒是可以維持。”

曹操點了點頭,帶著自己的親衛與夏侯淵,有些艱難地爬上城頭,遠處袁軍的營帳之中,炊煙裊裊,看得曹操也不禁嚥了口唾沫。

“妙才,今日午後率領一支千人隊,嘗試一下突圍吧,若是戰敗,儘量把負傷的弟兄帶回來。”

夏侯淵瞬間便懂了曹操話中的潛臺詞。

“大哥,我親自帶人去,看看能不能奪一些糧草回來。”

夏侯淵於心不忍,開口說道。

“也罷,但切記不可久戰。”

曹操暗歎一聲,剛想下樓,恍惚間竟隱隱約約聽到了金鼓齊鳴的響動。

“妙才,可有聽到軍鼓之聲?”

曹操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拉住了夏侯淵問道。

“這……”夏侯淵聞言,閉上眼睛,彈出腦袋,默默地聽了片刻後,臉上也浮現了一抹笑容,“大哥!真的有金鼓之聲!”

“快!”

“快去通報全軍,陛下援兵來了!”

“再火速安排幾支千人隊,分批出城,策應援軍!”

曹操激動得差點跌倒在地,立刻吩咐道。

“好,我這就去!”

夏侯淵也多日沒吃飽飯了,但此刻他只覺得渾身都是力氣,立刻衝下城去,按照曹操的吩咐,告知全軍。

城中漢軍,一聽援軍來救,立刻歡欣鼓舞。

如此氣氛之下,五支千人突圍隊,立刻組建而成,由夏侯淵親自帶領他們乘機出城。

此刻辰時已至。

曹仁營外的金鼓之聲響徹雲霄。

他與趙雲、張遼一起,帶領兩萬步卒,列陣而出,向著廣宗城北的袁紹方向,緩步前進。

曲周距離廣宗不足二十里

沿途水路,袁軍皆無不妨,而一旁的山道,則是插滿了袁字軍旗。

廣宗城十里外,曹仁見前方地勢愈發狹窄,加上右側山勢陡然一升,如此極佳的埋伏地形,讓曹仁立刻下令停止行軍。

“我也曾與此地與袁軍戰過一合,但那時袁軍且戰且退,我還以為袁軍太弱,哪裡想到是袁紹之計。”

“如今細看此處地形,若袁紹伏兵於前,佈置弓弩在山道之上,我軍即便能勝,也要一番苦戰。”

曹仁嘆了一口氣,懊惱地捶打著自己的大腿。

“曹將軍莫急,某可領千人探路。”

張遼微微一笑,眼前地勢雖然容易受到伏擊,但此刻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知道袁軍的戰力與佈防。

曹仁見狀,也不推辭,立刻同意了張遼的請求,撥給他兩千刀盾兵。

張遼翻身下馬,在這兩千人的盾陣之中,緩緩向著前方的峽道靠近。

“來將何人,可敢報上姓名?”

山道之上,一聲長嘯,阻斷了漢軍的前行。

張遼用月牙戟撥開眼前的盾牌,朝著山道之上朗聲道,“漢軍張遼再次,宵小可敢現身一戰?”

張遼此話一出,山道之上兵器與鎧甲碰撞之聲不絕於耳。

為首之將身後竟也亮出了張字旗號。

“本將張郃,奉命駐守峽道,再進一步,休怪箭矢無眼!”

張郃並未急著下令進攻。

此刻張遼所處的地方還未到足以一口氣吃掉這兩千漢軍的位置。

張郃並不急著與漢軍交戰,他只是不想漢軍繼續推進,看出他在此處的佈置。

“你我各為其主?你又何必事先警示與我?”

張遼立刻看出了張郃這一舉動的不尋常之處。

“本將宅心仁厚,不想見到人命枉死,我家主公已經勝券在握,將軍何不棄暗投明?”

張郃站在山道之上,笑道。

此刻張遼已經不關心山道之上的袁軍,而是不斷挑目望向峽道深處。

“全軍,前進百步後,迅速後撤。”

“得令!”

張遼躲回盾陣之中,輕聲下令道。

漢軍的刀盾方陣再次向前移動,這一舉動倒是讓張郃有些側目,他立刻命令手下士兵放箭。

箭矢如雨點一般擊打在漢軍的盾牌之上。

更有箭矢穿過了盾陣的縫隙,射在了漢軍將士的身上。

此刻的百步,如同天塹一般難以逾越。

張遼見此情形,只得下令加速前進。

而身後的曹仁見狀,也立刻佈置開了自家的弓弩手,向著山道上的袁軍射擊。

但高到低總是要比低打高來的更有優勢的。

此刻曹仁下令射箭,也不過是為了緩解張遼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