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龐統疑兵計,文若算存糧。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陛下,臣妾的確懷念往昔在戰場上的日子。”
“但臣妾能相伴陛下左右,也是妾之所願。”
黃舞蝶低下了頭,低聲說道。
“放心吧,後花園中的武場已經在修建了,建成之後你可以交其他后妃騎馬射箭,你宮中的宮女也可交給你管轄。”
“若你願意同孫尚香一般訓練宮女,朕也無有不準。”
劉辯將她放下的碗筷重新推到了她面前,柔聲說道。
“多謝陛下體恤,但臣妾知道,陛下令國丈叫我等習文已是有違規制,如今再習練武事,只怕朝中會有大臣議論了。”
黃舞蝶說罷,有些關切地看向了劉辯。
“你不用擔心此事,凡事皆有朕在你們身前抵擋,況且朕的家事,也並非是大臣們可以妄議的。”
“臣妾多謝陛下。”
“快吃吧,一會該涼了。”
劉辯笑道。
兩人飲食完畢,牽著手走出了寢殿,此刻院落之中已經落滿了白雪,黃舞蝶如同小女孩一般捧起白雪玩鬧著。
“陛下,荊州可沒有那麼結實的雪啊。”
“小心著涼。”
半個時辰後,黃舞蝶終於玩累了,在劉辯的攙扶下,一步步回到了寢宮之中。
榻上。
劉辯緩緩解開了黃舞蝶的腰帶,透過燭光,一切盡收眼底。
“陛下…臣妾有話要說。”
黃舞蝶紅著臉擋住了劉辯繼續探索的手掌。
劉辯一把將他抱上了榻,四目相對下,才緩緩開口,“說吧。”
“陛下,還記得當日為臣妾的弟弟治病嗎?”
“當然記得了,手臂傷疤猶在,豈能忘懷?”
“臣妾並非是因為陛下救了臣妾的弟弟,才喜歡陛下的。”
黃舞蝶美眸含春,柔聲繼續說道,“當日陛下危急,臣妾率兵援救,藥廬外早已是一片屍山血海。”
“臣妾當時就想,陛下究竟是何等樣人,才能令這些萬人敵俯首稱臣。”
“隨後臣妾又與陛下回了荊州,多日接觸,才發現陛下是個心懷天下,一身豪氣的大英雄。”
黃舞蝶說到此處,望著劉辯的眼中滿是崇拜。
這倒讓劉辯有些不好意思了,“朕是大英雄嗎?”
“當然是了,陛下平董卓,定西涼,徵南陽,討青兗,幾乎以一己之力,復興了衰微的大漢,連爹爹也說陛下是天大的英雄呢。”
“能得黃老將軍如此評價,朕倒是很開心。”
劉辯微微一笑,見黃舞蝶以及說完,立刻翻過身去,壓在了她的身上。
……
屋外天寒地凍,屋內春風桃樹。
次日清晨,劉辯換上了勉服,不等黃舞蝶睡醒,便向著兵部去了。
由於劉辯的來的時間過早,此刻兵部的官員還未來齊。
劉辯索性親自擺上了荊州與豫州的沙盤,等待著眾人的到來。
約莫半個時辰過後,荀彧、郭嘉、司馬懿、諸葛亮等人皆已到齊。
眾人一見沙盤上的地圖,立刻猜到了今日的議案。
“諸位,朕得到訊息,袁術著急在年前南下,此刻朕已經書信了劉荊州,令其出兵偷襲豫州,不知諸位以為勝算幾何?”
劉辯看向了圍在沙盤周圍的眾人,問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以黃忠之兵,不足以撼動袁術的根基。”
“若是袁術撤回揚州之兵,只怕孫策還未恢復兵力,劉表卻又要陷入苦戰了。”
龐統一拱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劉辯聞言,點了點頭,在戰事上,龐統的觀點往往比諸葛亮更為犀利。
“士元,朕面前,可盡言之。”
龐統聞言,一拱手,“那臣便斗膽一說了。”
“袁術以豫州為根基,又佔了揚州西北部分土地,這些地方皆是黃巾之亂未曾禍及的地方,其地肥,其人足。”
“臣遊學時也曾去過豫州之地,若起豫州盡數之兵,足有十萬之眾,此刻袁術雖在揚州投放了五萬大軍。”
“卻未傷及自家根本,加之袁術經營豫州已久,若是劉表帶著荊州世族悍然入局,只怕豫州的世族還是會鼎力協助袁術。”
龐統的話說罷,立刻得到了諸葛亮與徐庶的支援。
“那麼在士元看來,當如何解除孫策之難呢?”
劉辯繼續問道。
“陛下,臣以為,解孫策之難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要幫助孫策戰勝揚州的袁術兵馬,二則是幫助孫策緩過一口氣。”
“如今我大漢兵力全在冀州前線,若是貿然分兵,必然遭到兩方夾擊,在臣看來,不如去其二。”
“陛下可令張任將軍,掛陛下之旗,率上洛之兵,襄助黃忠,以此疑兵令袁術以為我大漢要對其用兵。”
“他定會將揚州全數兵馬調回豫州,如此一來可解孫策半年之急。陛下也不算失了對孫策的承諾。”
“士元!當真妙計!”一旁的郭嘉聞言,立刻聽出了龐統話外之音。
“陛下,士元之計可用!若是袁紹以為陛下親征豫州,必然會放鬆警惕,加大對幽州兵力,如此一來,我軍在冀州前線便能有機可乘了!”
劉辯聽了郭嘉的補充,立刻點頭。
“好,便依士元與奉孝的意思辦吧。”
“諸位,接下來,朕需要大家討論,在司冀前線穩固的情況下,我大漢其餘各州的兵馬應該如何配合孟德用兵。”
劉辯一擺手,侍衛立刻撤下了荊州、豫州的沙盤,換上了早就備好的司隸、冀州、幷州、兗州的沙盤。
沙盤一定,此刻荀彧卻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京中糧草雖然充足,但也只夠一軍之用,若是要多路出兵,只怕不夠支用。”
要說大漢的錢糧用度,只有荀彧能如此斷言,劉辯聞言點了點頭。
“文若,既然如此,你便指出幾條方便運糧的線路,也好讓諸位詳細謀劃。”
“臣,領命。”
“諸位請看,這運糧之路,最為節省的乃是從洛陽出發由水路至兗州。如此出兵,京中存糧足可讓五萬大軍支用半年之久。”
“若是運糧入幷州,則只能採取陸運,路途之中耗損較大,只夠五萬大軍支用三月的。”
“若是直接將糧草運往司冀前線,可採取水陸並進的策略,加之邊境兩郡皆有曹將軍的軍屯,如此出兵可夠五萬大軍支用一年之久。”
荀彧也通曉軍事,將諸位謀臣最有可能規劃的三條路線的運糧成本說了一通。
此話說罷,立刻讓在場的謀臣們陷入了兩難的局面。
劉辯當然知道他們為什麼為難,多路出兵是能最快打敗袁紹的方法,在袁紹沒有掌握大漢出兵的情報前。
漢軍完全可以從幷州或者兗州繞襲袁紹的後方,給予其重創。
但多路出兵也意味著糧草消耗的也成倍增長,若是不能短時間攻克袁紹,則會陷入鏖戰的泥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