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次日京城中收到了劉辯的回信,眾人在兵部再次展開了會議。

“文若,可有收到袁術和陶謙方面的情報?”

王允看著荀彧,開口問道。

“徐州方面,決定坐山觀虎鬥,而袁術方面以退還下邳為由,令原本駐守下邳的袁術軍,借道譙郡而還,一入譙郡,便扮作匪寇,大肆作亂,看得出袁術是對譙郡動了心思。”

荀彧說罷,眾人皆把目光放到了譙郡之上。

此郡在兗州佔地頗大,且毗鄰陳郡,眾人立刻知道了劉辯讓張遼棄守陳郡的原因。

“陛下未得袁術軍的情報,是如何知道譙郡之事的?”

徐庶忍不住發問道。

“元直,這很簡單,譙郡中有賊兵作亂,郡民不然四散而逃,當年兗、青的黃巾餘孽是陛下派曹將軍收繳的,陛下豈能不知其中深意?”

龐統立刻解釋道。

“從陛下的判斷來看,應該是想聯合濮陽之軍,圍剿劉岱,使其投降,再吞兗州之地。”

郭嘉立刻翻到了那條記載著偃旗息鼓,駐軍離狐的信件。“此刻我們應該派人去中牟,收納陛下軍中的錢糧,保住目前的戰果。”

郭嘉說罷,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

得到了幾位尚書的同意後,郭嘉立刻退出兵部,直去皇莊,徵調民夫迎送錢糧。

“袁紹此刻大軍在我司隸邊境,又出一軍奔向幽州,兗州的亂局他是插不了手了,但袁術雖然面臨揚州戰事,卻依舊有守汝南之兵可呼叫,若是讓他得了譙郡,他或許會有北上的可能。”

徐庶指著汝南說道。

“根據荀尚書的情報來看,袁術入主譙郡,很可能是為了緩解揚州戰事的錢糧損耗,在下不認為他會孤注一擲。”

“倒是劉岱的進兵路線有些奇怪,若是陳留有兵駐守的話,他不應該先馳援陳留,逼走漢軍,再圍剿濮陽嗎?”

諸葛亮指著代表劉岱的棋子說道。

“諸位,這方面無須擔心,劉岱軍中程昱才是我的至交好友。”

荀彧站了出來,把程昱給劉岱的三條路說了一遍。

眾人聽到劉岱選第三條路,皆是一驚,“如此之人竟然能執掌兗州數年,倒是奇聞。”

諸葛亮和司馬懿卻從這句話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不禁心中暗歎,原來荀彧能收集多方情報,靠的是這個路子。

荀彧似乎注意到了兩人有些不同的目光,立刻點頭拱手,以示謙遜。

誠然以荀彧之才,為軍師絕對是夠用的,但他從不爭搶獻策,最多隻是在大家討論的有些偏頗時出言提醒。

想通了這一層,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劉辯離京,出了幾位老臣之中,他會用荀彧來當這個大管家。

有時候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太多,反而沒有退一步的人能看得清大局。

“諸位,若是沒有比陛下更好的應對方法,我這就成書送出去了。”

荀彧一拱手,看向眾人說道。

“陛下的應對已經算是上上之選,無更好只可能,若是說留個後手,我建議從河東王越部,調一萬人,配合這次運糧之舉,駐軍中牟,可供陛下隨時調遣。”

諸葛亮思索了良久,才說了出來。

“好,我也覺得此舉甚善,兩位尚書你們怎麼看?”

荀彧問罷,王、楊二人皆是點頭,默許了這個建議。

“朝中張任曾隨陛下出徵,此次可讓他領軍。好了諸位,各行其是。”

楊彪拍了拍手,最終將此事定了下來。

兩日後,劉岱大軍已至濮陽不足三十里,卻被樂進事先佈下的疑陣弄得心煩意亂。

“啟稟主公,又是空營!”

劉岱軍中校尉,拱手說道。

“知道了!直奔濮陽,路遇營壘不作停歇!”

劉岱沒好氣地揮著馬鞭喊道。

“主公,不可!我軍奔襲原來,不妨藉由這些空營歇息一日再行進兵啊!”

鮑信聞言,立刻拱手勸道。

“哼!休息一日?多等一日,我兗州又要被多下一地!漢軍和袁術不停地往自家運糧,難道你不知道嗎?”

“濮陽城中不過一萬五千兵馬,其中一萬還是郡兵,我部有三萬,鮑信將軍有一萬人,還怕他一個不懂軍武的橋瑁不成?”

劉岱白了他一眼,再次下令。

鮑信嘆了一口氣,不住地搖著頭,“如此疑陣在前,竟說旁人不識軍武,哎。”

“將軍,當為自己退路著想了。”

程昱適時的策馬來到鮑信身邊。

這次程昱說的話,鮑信沒有再反對,但也沒有回答。

陳留城上,于禁看著漢軍不斷向著司隸運送錢糧,自己竟如困獸,只能等著陳留化作一座孤城,心中苦悶難當,只得仰天長嘯。

張遼所部,棄了陳郡,又在兩日內迅速攻克了幾乎無兵的梁郡,而毗鄰的山陽郡,見漢軍兩方即將合圍,立刻放棄了抵抗,開了城門,放滿寵等鄉勇入內。

滿寵立刻讓鄉勇重進山陽武庫,徹底地武裝自己,再加上山陽投降的郡兵,此刻滿寵手下也有一支六千多人的部隊了。

不出半月,漢軍連戰連捷,陸續攻克了兗州腹地,致使兗州南部斷絕,而張遼所部也得到了劉辯的詔命,放棄攻下的領地,利用滿寵手下鄉勇,將錢糧運送回陳留前線。

而投降的郡兵則是被編入了軍中,一同奔向了離狐駐守。

同日,午後,劉岱軍終於推進到了濮陽十五里內的範圍,由於長途奔襲,加上不作休息,他手下兵士已經破敗不堪。

按照劉岱原本的打算,他是想先圍住濮陽,讓鮑信勸說橋瑁一番,城下修整一日,再行攻城的。

但此刻他們眼前又出現了先前一般的拒馬樁、陷馬坑已經兵營,劉岱自然是大為惱火。

“繞過拒馬樁、陷馬坑,衝進去拆了兵營!”

劉岱在馬上憤怒地揮舞著馬鞭,這是他今日遇到的第五次疑營了。

手下士卒雖然不情願,但後面的督戰官可是揮舞著鞭子的,沒有辦法,士卒們只得繞過樁子和坑道,進入兵營之中。

兵營中,悄無聲息,只有秋風獵獵作響,這讓他們以為這指定又是一座疑營,他們剛剛放下手中兵器,想要去拆營。

便見樂進、橋蕤各領一支三百人的軍隊,從大帳後方衝殺而出。

一時間那些手無兵器的劉岱軍士連救命都喊不出來,就立刻被樂進和橋蕤手下兵士清剿乾淨。

“弟兄們,多撿弓箭、長槍、鎧甲,其餘的都不要!”

樂進一聲令下,手下兵士開始打掃戰場。

而兵營外的劉岱,見其中那麼久都沒有動靜,又派了一隊人馬進入其中。

樂進自然如法炮製。

再一再二不再三,此刻饒是劉岱也發現了這營中的詭異,立刻下令弓手射箭。

而此時營中的人馬早已在樂進的吩咐下舉起了木墩,箭支不斷飛入,箭雨一停,他就下令讓手下撿取箭支。

劉岱見射箭後其中還無反應,立刻下令讓鮑信帶人衝殺。

鮑信拗不過他,著地帶著一支千人隊,衝入了本就狹窄的營壘之中。

而他一入營中,便發現了不對勁,地上不僅全是自家兵士的屍體,連射來的箭支都不見了。他立刻下令撤退。

正當這一千人要後退時,橋瑁帶著三千弓手,出現在了拒馬樁和陷馬坑的另一側。

鮑信剛剛退出營壘,立刻便受到了濮陽軍士的箭雨洗禮。好在他身手敏捷,快速舉起盾牌將自己的身體掩蓋住,才沒有受傷。

劉岱見勢想要直取敵首,奈何先前他並未下令撤去拒馬樁和陷馬坑,此刻只能看著橋瑁一臉喜色帶著三千弓手回城。

劉岱一怒之下,下令放火燒營,但這一來二去,劉岱軍心已經有了渙散的跡象,而橋瑁這邊,射出去三千支箭,又得了劉岱軍中的一千多支箭,算上殺傷的敵軍,總的來說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