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匈奴的商路一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劉辯軍隊的糧草問題。

而皇甫嵩處也傳來了喜訊,經過他派出的探馬來報,上郡治所膚施縣不僅沒有遭到劫掠,甚至連於夫羅的守軍都沒有,可見於夫羅是一路逃回朔方郡的。

如此一來朔方郡的局勢就變得更有意思了,弱小的主人和強大的客人之間,必定會存在著不斷的試探和妥協。

當月,劉辯大軍佔領膚施縣,當地漢民見狀,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劉辯當即下令命皇甫嵩為上郡郡守,拱衛上郡。

是夜,劉辯拆開了荀彧送來的邸報。

“冀州袁紹,分兵五萬與呂布,急攻幽州劉虞。”

簡短的幾個字,卻讓劉辯異常興奮,他立刻下令升帳,諸將位列兩旁,分看邸報。

“袁紹終究是扛不住軍需,想要打通幽州,這樣一來二袁便能透過近海相連了。”

郭嘉看完邸報立刻說道。

“奉孝所言有理,臣以為袁紹此舉是想打通幽州,北聯烏桓和鮮卑。袁紹家資雖厚,但糧草確實九州不濟,若想以錢換糧,還是與異族交易來得最快。”

劉辯聽了皇甫嵩的話,默默點頭,他說得很對,就像南匈奴,他們一開商路先是用大量錢糧來換商品,錢糧不足時便會用他們掠劫得來的糧食,最後才是用他們珍愛的牛羊馬匹。

“臣以為,今年天災不復,袁紹極有可能是奔著遼東的秋收而去的,再加之北聯外族,若讓他迅速收服幽州,袁紹極有可能分兵南下青徐兗三州。”

司馬懿拱了拱手,說道。

“仲達所言雖然遙遠卻也不無可能,此刻司隸之兵守境有餘,再興他處戰事則殆,若是袁紹利用了這一點跨過司隸,南聯袁術,的確麻煩。”

劉辯聞言,心中萌生了退兵幷州的想法,此地貧瘠完全無法以戰養戰,加之即將秋收,若是袁紹打敗了劉虞得了幽州新糧,此消彼長之下,兩軍態勢可能會再次轉變。

郭嘉自然是看出了劉辯的心思,立刻拱手道,“陛下,此刻東吞兗州乃是利軍之舉!”

諸將聞言,眼中皆是閃過精光,郭嘉的說得一點不錯,兗州毗鄰司隸,要說這幾年受災最輕,出了司隸便是兗州。

郭嘉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此刻豫州袁術兵鋒在南,陛下可先奪潁川,令其後方失火,稍解揚州孫氏之危,在以文若驅虎吞狼之計,可入盡收兗州之地。”

“如此之後,進則可入青州斷了袁紹南聯,退則可與徐州陶謙互為犄角,抵禦袁術北上!”

郭嘉的一番言論聽得在場眾人不斷點頭,劉辯見氣氛到了,剛好提議撤軍入兗。

“奉孝所言甚善,朕當領親軍回京,與諸臣公商議此事。”劉辯說罷,卻仍有一事放不下,“此刻上郡已衝入大漢之手,只可惜未與鮮卑建立商路。”

見劉辯沉吟,司馬懿立刻站了出來,“臣願出使朔方鮮卑,以促成商貿之事。”

“仲達有把握?”

“臣願立軍令狀,為期半月,定能促成此事!”

司馬懿立刻拜倒在地,朗聲說道。

“好,朕便等你半月,半月若歸,你我君臣同車回京!”

劉辯聞言自然是喜不自勝,立刻將趙雲安排給了司馬懿,由他率軍護送司馬懿入朔方。

司馬懿回到自己帳中,司馬孚便衝了進來。

“兄長真有成算?”

司馬孚急切地問道。

“郭祭酒出使白波軍時可有成算?”司馬懿笑著反問道。

“應該無全勝把握,卻有全身而退之能。”

“鮮卑親漢,我軍剛勝於夫羅不久,餘威尚存,我雖不能學陛下力壓南匈奴促成商貿,卻有把握讓鮮卑與我大漢通商。”

司馬懿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兄長,小弟怎覺得此事難成?”

“叔達,陛下若撤軍,糧草用度便會驟減,加之南匈奴處送來的牛羊,可做我斡旋鮮卑之資。”

司馬懿奔向上榻休息了,卻不料弟弟又發問。

“如此虧本的買賣,陛下豈不要責罰兄長了嗎?”

“叔達啊!你不知陛下通商深意,可知戰國之時,商人亦可為間者呼?加之大漢之物冠絕當世,稍經時日便能暢銷鮮卑地,付出微末之本,豈能與此兩利作比?”

司馬懿搖了搖頭,不等司馬孚繼續發問,便將他趕了出去。

翌日清晨,趙雲帶著三千鐵騎,護著司馬懿,過龜茲,沿官道一路奔向朔方與西河的交界處,伊金霍洛旗。

此處原是南匈奴的駐地,但此刻已經被鮮卑的索頭部佔據了,趙雲所部剛入西河邊境,便遇到了帶兵巡守的徐晃所部。

徐晃見來軍掌的是漢軍的旗幟,不僅沒有發難,還認真地介紹起此地的變革態勢。

“自從於夫羅的父親羌渠單于死於內亂後,南匈奴大部便隨著須卜骨都侯返回了鄂托克旗草原,而鮮卑索頭部,便乘此契機南下,領了伊金霍洛旗。”

徐晃一面說,一面在地圖上指出了所說之處。

“請問徐將軍,鮮卑之中除了索頭部,還有其他較為強大的部落嗎?”

司馬懿立刻發問道。

“有的,除拓跋鄰的索頭部,便是軻比能的南鮮卑。此二人皆有雄才大略,我白波軍也曾與他們交過手,幾無勝績。”

徐晃說罷,尷尬地撓了撓頭。

“諸位放心,這兩部早已結盟,伊金霍洛旗乃是他們的會盟之地,此刻正值雨季後水草茂盛之時,漢使此去定有收穫。”

徐晃說罷,拱手行了一禮,便想撤軍而走。

“徐將軍且慢!徐將軍,可願入我漢軍?”

司馬懿此言一出,嚇得趙雲立刻嚴陣以待,勸人歸漢,也沒有如此硬勸的啊。

徐晃聞言,眉頭一蹙,立刻拱手告辭卻未發難。

“仲達為何陣前相問?”

趙雲不解的問道。

“子龍,以楊奉小人之心,軍中豈能沒有見識徐將軍的人,我陣前發問便是要楊奉知曉此事,他們若是帥將離心,徐將軍歸附漢室之日便不遠了。”

司馬懿笑了笑說道。

“哎,原以為只有武將會冒險,不曾想文臣也有如此險計,若是那徐晃忠心楊奉,揮軍殺來,豈非無妄之災?”

趙雲嘆了口氣笑罵道。

“子龍將軍多慮了,徐將軍若無歸漢之心,豈會前來指路,見到我漢軍繞道便是了。”

司馬懿擺了擺手,說罷便向著前方繼續策馬而行。

“仲達之才不弱孔明、奉孝啊。”

趙雲感嘆了一聲,立刻催馬趕了上去。

兩人領軍又行了半日,終於看到了炊煙與放牧的鮮卑人。

路上的鮮卑人很友好地對著趙雲他們行禮,甚至連尋常牧人都能說上兩句漢話。

他們一聽,漢軍是來找他們的大汗的,立刻為趙雲的部隊指路。

此地完全不同於奢延附近的貧瘠,這裡土地鬆軟,水草繁盛,每隔幾里地便能看到一處鮮卑人的居所。

“怪不得陛下說鮮卑能一統北方異族,如此亂世下的繁盛景象,可見其部富裕程度。”

趙雲嘆了一聲,繼續往前催馬,其實他們一入伊金霍洛旗,鮮卑人的大汗便知道了。

只是他們的大汗並沒派人來迎接,也沒派人來阻攔,目的就是要他們看看鮮卑的實力。

而這些,司馬懿心中自然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