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打到了這裡,攻陷了高句麗的武厲邏城。

設定了遼西郡,同時也將武厲邏城改造成了現在的通定鎮.”

羅信點點頭,暗歎原來如此。

這個通定鎮竟然是隋煬帝楊廣設定的。

後世很多人都喜歡將楊廣和李世民說到一起,一個“楊二”,一個“李二”。

都說天才和瘋子僅僅只有一步之遙而已,很多時候明君和昏君只要稍稍有一念之差就會瞬間換位。

羅信和楊廣沒有任何關係,反而李世民還是他的老丈人。

但對於楊廣,羅信從某些角度來說,還是比較欽佩的。

以前上歷史課的時候,歷史老師也很喜歡談論楊廣,他認為楊廣不是昏君,但是個暴君。

他認為楊廣是一個典型的“皇二代”,年輕的時候帥氣逼人,而且十分有才氣。

將李世民和楊廣相比,首先說的自然是人品。

有人說楊廣人品差,其實羅信的老丈人“李二”也也不怎麼樣。

“楊二”幹過的齷齪事,“李二”還真一樣沒少幹。

打個比方,就說楊廣殺了哥哥楊勇,自己才成為太子;李世民呢,他更狠。

不但弄死了哥哥李建成,還順手把弟弟李元吉也捅死了。

再說“二代”最喜歡乾的事情,坑爹。

都說楊廣坑爹,其實李世民坑他爹李淵,比楊廣坑他老子楊堅更有水平。

還有人肯定會提到楊廣弄死楊勇之後,順帶睡了他嫂子。

嚯嚯,人妻這種設定似乎很多人都喜歡啊,而李世民是個標準的“人妻控”,在這方面狂甩楊廣幾十條街,他不但睡了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妃”,還順帶把羅信的丈母孃“蕭皇后”也給上了,這不,李妘娘就因此出生了。

再說說功績方面。

李世民年紀輕輕就從軍,為大唐帝國立下汗馬功勞,他攻打王世充,滅竇建德,這些功績都在史書上一一記錄。

而楊廣其實也幹過類似的活,比如胖揍南陳皇帝陳叔寶,還順帶將一個叫“高智慧”的叛軍頭領弄死了。

當然,這裡頭有“靠山王”楊素的影子,但李世民也不是一個人提著刀就上去砍,也是靠身邊的將領攻陷敵人。

再者,李世民滅東突厥,楊廣也把吐谷渾收拾的夠嗆,這些都是戰略。

有人或許會說,李二是個文藝青年,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楊二年輕時候才氣沖天。

他的兩首《春江花月夜》,讓後世很多詩人跪舔的同時,也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這羨慕嫉妒了,很自然就會貶低,給冠上一個“淺顯空洞”,說前線空洞的,有本事自己作兩首啊?咳咳,蛋定。

剩下的就是李二的“貞觀之治”啦。

講真,羅信來到大唐之後,他的確感受到了大唐的繁榮,但其實繁榮的背後,大唐內部還是矛盾不斷,特別是門閥世家與普通老百姓的矛盾,過去的十幾年裡,李二不知道撲滅了多少次民間的暴動與小起義,只是這些都只會出現在史書的小小角落裡,很容易被人忽略和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