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也不跟李治忸怩,徑自開啟黃色布卷。

如他所料,這黃色布卷就是一封嘉獎書和任命書。

嘉獎書的內容,大致是誇獎羅信在臨淄縣城的表現,其中特別是羅信獨自一人高舉千斤閘,為百姓開啟求生之路。

李世民又給羅信封了一個武散官,名為“牧雲校尉”,正七品。

雖然與程處亮的正四品中郎將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無論如何羅信也是正兒八經的武將了。

“武散官”其實就類似於現在的“軍銜”,它並沒有實際職位;而李世民給羅信的職位是“新軍校尉”。

但此“新軍”非彼“新軍”,李世民特意開了另外一支新軍,而奇怪的是這支新軍目前只有羅信一個“校尉”,上面就沒有人了。

李世民還專門為羅信開了“特例”,一般校尉下面只有兩個團,共200人。

而羅信這個“牧雲校尉”卻能夠統領四個團,400名士兵。

看到這裡,李治身後拍著羅信地肩膀說:“信兒哥,這一舉措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啊。

這支行軍是父皇專門為你設立的,儘管你的武將等級不高,但在這支隊伍裡你是老大,想怎麼訓練都行啊.”

羅信點點頭,還真是。

李治看向羅信,笑著說:“如果你還有別的什麼疑惑的話,不妨上馬車,也許裡面有人會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說完,李治便徑自上了馬車。

羅信轉頭看向身邊諸人,對著他們說:“在這裡等著,沒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許進入營地.”

“是!”

一入馬車的車廂,羅信又見熟人。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在看到真人的時候,羅信還是略微錯愕了一下。

他正要行禮,車內的李世民則是揮了一下手:“虛禮就不必了,進來說話.”

“是.”

這時候,羅信明顯感覺馬車緩緩行駛了起來,之前馬車的車頭是朝著營地內部方向,因此眼下這馬車是朝著營地行去。

一直以來,羅信和李世民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距離感。

主要是因為李世民一開始並不是以皇帝的身份接近羅信,加上羅信對古人的尊卑觀念並沒有太深的意識,再者如今李世民已是他的老丈人,羅信與他面對面地坐著,也不顯得太過拘束。

“陛下,嘿嘿……您怎麼來了?”

一看到羅信那張欠揍的笑臉,李世民就不自禁地想抬腳踹他。

“朕自然是來看看你小子死了沒有,如果你死了,朕好讓妘娘早點改嫁.”

羅信沒想到李世民會當著李治的面直接提到李妘娘,而他看向李治的時候,發現李治正對著他眨眼,由此可見李治應該也已經知道李妘娘是他同父異母姐姐的身份了。

“哎呀,陛下您話可不能這麼說呢。

在我很小的時候,那個遊方道人就說啦,他說我是天生賤命,風吹不走、雨打不散、水淹不死、火燒不焦,嘿嘿……”眼見李世民真的抬起腳,羅信連忙縮到角落裡,得虧這馬車廂夠大,不然這一腳真會被踹實咯。

看到羅信這賤不兮兮的樣子,李世民不自禁嘆了一口氣:“真不知道妘娘看上你啥了,若是朕早些時日與她相認,早就將你給砍了,省得現在操心.”

羅信抓了抓頭,笑得很賤。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但對於羅信這次的行為,李世民還是比較讚賞的。

他對著羅信說:“聽說,你將那千斤閘足足舉了半個時辰有餘?”

“差不多吧,那個時候也沒有心思去計算.”

李世民笑了笑,說:“想當年那雄闊海也是獨自一人舉起揚州城的千斤閘,只可惜當時他本就精疲力竭、粒米未進,否則也不會落得被千斤閘壓死的下場.”

羅信可不敢在皇帝面前託大,笑著說:“就我這微末的功力,哪裡敢與紫面大王雄闊海相比啊。

臨淄縣城的千斤閘與揚州的千斤閘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李世民點點頭:“知道謙遜,這倒還有點腦子;不過,這也說明你的武藝也快趕上羅成了.”

這時候,馬車緩緩地停了下來,李世民徑自站起身,出了車廂。

羅信跟著李治走出車廂,卻是發現馬車竟然停在了羅信之前所在的營地。

李世民雙手負背,看著這個被羅信簡易改造過的訓練場所。

由於時間很短,再加上邊上一直都有侯定文的人監視,所以羅信並沒有建造太多的訓練裝置。

但多多少少還是建造了一些,比如攀牆、單槓、圓木等一些簡單訓練工具。

李世民慢慢地走到單槓面前,微微抬頭看著,顯然對著單槓表示好奇。

李治對著身邊的羅信說:“信兒哥,父皇說你一直都是一朵奇葩,無論是為人做事,還是行軍打仗,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特殊的手段,眼前這些物件都是幹什麼的啊?”

羅信笑了笑,他走到旁邊另外一個單槓下面。

這單槓在後世自然十分常見,不過李世民卻是從未見過。

羅信伸出雙手,輕輕一跳,就將雙手抓住了頭頂那根鐵棍子。

羅信先是在單杆上坐引體向上,倒立、甚至“大回環”。

這樣的新奇有趣的動作,使得李世民在一旁看得也是躍躍欲試。

玩了幾下之後,羅信從單杆上跳了下來,對著李世民說:“陛下,這單杆除了訓練士兵的比例、空間控制力之外,最為主要的是鍛鍊他們的毅力。

那引體向上做幾個,十幾個很簡單,但是隨著數量的增加,到了後面難度則會成倍增長,時間越久消耗的不僅僅是人的體力,還有毅力.”

李世民畢竟是皇帝,儘管很想上去試試,但最終還是作罷。

邊上的李治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姿態,但考慮到自己是皇子,邊上又有老爹在,所以也只能看著。

接著,羅信又對李世民講解了這些訓練器材的作用,李世民聽了連連點頭。

他這時候對著羅信招了招手,羅信連忙靠近。

在皇帝兼老丈人的李世民面前,羅信那叫一個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