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生命
洞仙歌滿河星小說筆趣閣 蕸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知過了多久,秋華終於從無知的沉眠中醒了過來。
一清醒,頭痛欲裂,透支神魂的苦果他嚐到了,欲哭無淚。
還好房裡燃著一根安魂香,清幽的安魂香舒緩著他的痛苦。歇息好一會兒才發現自己不能動用靈識,眼前一片漆黑。稍稍運功,體內法力也剩餘無幾。
唉,但他不後悔留下,救下蛇王。掌控山河印,調動“四象鎮魂陣”與“大日伏魔陣”,激發潛力,逼迫一名魔道金丹像狗一樣逃竄,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戰績,在整個修界有幾個築基修士會有這種機會?賺大發了,果然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有了這種經驗和心態他將來應對戰鬥的心態會更穩。
更別說他還利用山河印與地脈共鳴,隱約中他摸到了莊子三籟中“地賴”的影子。
莊子有三籟,一為“人籟”,二為“地籟”,三為“天籟”。那麼所謂的“地籟”又是個什麼境界?
子綦曾對子游宴:“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汙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與地脈共鳴,秋華也稍稍明白了地竅上的風是如何執行。
“人賴”學於“地籟”,“地籟”生於“天籟”。
“人賴”聽自於耳,“地籟”聽自於心,“天籟”聽自於氣,領悟三籟之道則天地萬化之機展現於眼前。
早前道德天尊也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法理真是妙不可言。
整理好思緒,秋華真想立刻回宗門參悟。
只是他剛從雲床上爬起,便立刻感到頭暈噁心,天旋地轉,昏昏沉沉似要跌倒。
嘖,好慘!秋華一邊心裡感嘆一邊摸索著房裡的陳設,想在房裡找點水喝。
磕磕碰碰的,好不容易才摸到房裡的桌子。灌一口涼水,冷颼颼的。
這裡應該是水雲觀吧,鼻尖的香火氣息縈繞不散,讓他不太喜歡。他昏過去前看到了宗門長輩的飛劍,想必那妖狐應該被收拾了,能被長輩託管的地方必然是安全的。想到這,秋華總算放下了懸著的心。
“吱呀”一聲輕響,門開了。秋華從胡思亂想中清醒:“是蘇棣麼?”
“是,醒啦?感覺怎樣?”蘇棣拎了個食盒過來,見秋華醒了趕緊放下食盒過來關切地問道。
秋華悄悄地放下手中的冷水,微微點頭:“還好,就是有些頭暈,大概要休息一陣子才好。對了,蘇棠和伊蒹情況怎樣?”
見秋華不像有事,蘇棣又回到桌邊拆食盒,聽到秋華詢問不禁噗嗤一下笑了,聲音歡快地回答:“你問他們啊,沒什麼大礙。就是骨頭被打斷了幾根,受了點皮肉傷,敷完我配的藥草喝點湯藥再躺幾天就好了,堂堂築基這點傷要不了命。就是被打成豬頭有點不好意思見人哈哈哈……”
見蘇棣笑得這麼歡快秋華暗自慶幸自己沒跑上去捱揍,不然這身上的傷容易好,這心裡的傷可就不好受了。
又嘮叨了一會兒,蘇棣將食盒裡的東西都搬了出來。
她先讓秋華喝了碗雞粥,然後捧出一碗湯藥。
感官特別靈敏的秋華已經嗅到了藥材那濃烈的味道,不禁有些牴觸:“這是什麼?”
見秋華的嫌棄,蘇棣可就不高興了,故意拖長聲音:“你躲什麼?這安神養魂湯可是玹鵡前輩親手配的,老孃我親手熬的,花費了不少珍貴的藥材。如果不是宗門獎勵你想喝還沒有咧!”
蘇棣絮絮叨叨地個不停,秋華沒辦法只好一副壯烈成仁的模樣囫圇地吞了這苦得人頭皮發麻的藥汁。
見秋華喝完藥湯,蘇棣眼疾手快的送上溫水,遞上果脯。
一通忙活,藥汁的苦味終於被壓下去了。秋華癱在床上實在是不想動,這藥起效真快,瞌睡蟲說來就來。
最後,他硬撐著精神對蘇棣發出了建議::“姐姐,下次能將湯藥換成藥丸嗎?這湯藥真的……”
只是話還沒說完人就睡了。蘇棣看著他的模樣,輕蔑地笑道:“哈,藥丸哪有湯藥起效快啊,一碗灌下立即生效。最重要的是藥丸還要我拿蜂蜜搓咧,哪有灌灌湯藥簡單好操作,反正又不是我喝。”
幫秋華掖好被子,蘇棣收拾收拾就退出了房間。臨走還輕哼一聲,個個都嫌棄她的湯藥,有本事就別喝呀。
藥翻一位築基的蘇棣並未覺得這是什麼自豪的事,接下來她要乾的才是大事。這位據說是陰神境的前輩允許她去旁觀他淨化佘山地脈。
這年頭,大概只有蜀山的劍瘋子會一心一意的去練劍吧,聽說他們還會將劍當做自己的戀人一般對待。又或許只有那樣精誠的人才能將蜀山劍派發揚光大,成為修界傳說之一吧。
看著空中玹鵡前輩以大法力施展“淨天地神咒”淨化殘存的汙穢煞氣。
冬雷震震,大雨傾盆,反常的天氣,反常的人事,正是大法力所致。
自然之威人力難盡,小勢卻是可逆。正如張真人所言:“順其凡,逆成仙,玄妙只在顛倒間。”
雨落紛紛,唰唰的雨聲在迴響,天地卻更顯寂靜。
在道人的操持下大地上的野草開始冒出新芽,地脈悄然浮現,在靈雨的沖刷下閃閃發亮,就連旁人都能感受到它朦朧神智的歡喜。
殘缺的煞氣並無靈智卻也不肯隨便被淨化,可惜靈雨勢大,煞氣的掙扎便成了笑話。一滴滴雨如一柄柄小劍將煞氣斬滅,不傷大地分毫,這是對法力的絕妙控制。可惜蘇棣並不練劍,不然定可有大收穫。
此次地脈雖然損耗過大,但佘山積存了多年的煞氣也被一一祓禊。整個佘山現在靈氣十足,潛力大大增加,可稱得上是一處造化福地了。
怪不得中州的酸儒總是喜歡演早就老掉牙的“誅殺邪祟,天官賜福”的劇目,估計就是從地煞宮取的靈感。
不同的是地煞宮走的是煞氣煉體的路。而扶桑書院使的是淨化煞氣,賺取功德的法。也就中州得天獨厚人口多,濁氣重才能使這樣的法,要是換個八百里找不到一個大城的荒地,修這法就是在作死。
果然,當初地煞宮來雲夢打玄樸道宗是腦子被驢踢了吧,殼兒裡全是漿糊。
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風一吹,烏雲毫無留戀的就散了,太陽出來,給佘山朦朧的山嵐鍍上別樣的光彩。
大地上,綠草如茵,好似一塊地毯蓋住了曾經累累的傷痕。沒有什麼創傷能在時間和生命的努力下倖存。
然而蘇棣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假象,是玹鵡憑自己大法力維持的幻影,只要他一鬆手,這些生命就會被寒風凍成冰棒。這些生命萌發在不合時宜的時間,這是一種悲劇啊!
蘇棣不能坐視這些生命的消逝,但她也沒能力去挽留,無奈之下她向道人求助道:“求前輩慈悲。”而今年的草籽已經萌發,若沒有人處理明年春天這裡怕不是要繼續裸露自己的傷疤。
又是這樣,玹鵡道人心無波瀾,沒有立刻答應,他麻木地問了照例提問:“你是在求我嗎?可我為什麼要幫你呢?我維持法陣也需要花費巨大法力的。”
……
這話似乎很有道理,蘇棣頓時語塞。她思考了一下,覺得應該向前輩道歉。
“抱歉前輩,是晚輩錯了。只是我還是想努力一下,前輩您有救它們的辦法嗎?求前輩教我。”蘇棣向玹鵡一抱拳,躬身到底,還特地在“前輩”這兩個字上加了重音。
不忍心的是她,從未思考過解決方法就把問題拋給旁人不過是慨他人以慷,這本就是一種錯誤。可是她明知這是一種錯誤,還是忍不住要去犯,是自己是太貪心。她現在唯一的希望是前輩能看在同門小輩的面上幫一幫她。
所以她即使還在請求,心裡卻早已做好被拒絕的準備,她只是需要一些心理安慰。真是太過自私虛偽了呀!
看著眼前的少女,玹鵡有些意外。類似的問題他問過許多“良善人”,他們給出的答案各有不同:有的會利用撒嬌的方式使他心軟;有的會指著他鼻子罵他冷血;有的會沉默;有的會羞愧;有的自己想辦法;……
他早就習慣將別人的評價當作空氣,無論是誇獎還是譴責。這是外援部的職業素養之一,自責只會將自己壓垮。那些“良善人”總是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不忍心隨意加在別人身上,感動自己。
良善沒有錯,只是這種理所當然的強迫讓他感到噁心。
替人收拾過那麼多次爛攤子,他也早已厭倦。剛剛這句話他自己都記不清說過多少次。這也是他在外援部風評不好的原因之一。
讓玹鵡道人新奇的是蘇棣這種明知自己是冒犯還要倔到底的態度,有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美。
這種新奇的回答讓他的心情有所圖好轉,起了看後輩撞南牆的惡趣味,他不介意指點一下她。
“嗯,看來草還沒長滿你的腦瓜子。剛剛你看你看到劍雨了嗎,可以按這個思路想想辦法?”
聞言,蘇棣蹲下來撫摸著草葉片,腦海中想著剛剛百草沐浴靈雨,大地從荒蕪到青翠的畫面。
利用靈力催生她也會,甚至她還能跟特製過的種子互動,將植物改造成她想要的樣子。可這不代表她有能力維持住如此龐大數量植物所需的溫度,即使是元神境也不能持久。能短暫地影響天時不代表他能改變天時。
前輩既然能給出思考方向就證明她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劍雨本質上是一種靈氣,玹鵡加持了他所擁有的特性就使靈氣變成了劍氣,並且因為極致的控制在將煞氣斬滅而不傷地表,野草才有幸得以潤澤,瞬間從草籽長成植物。
她的術法基本也是靠這樣催使植物方能它使用。
草籽本來就能長成植物,靈氣縮短了這個過程。這是……這是一種催化,這是折壽!。
蘇棣震驚的看著玹鵡,她想保住這些植物,他卻想讓她毀掉它們。
少女震驚的模樣愉悅到玹鵡,他看著蘇棣意味深長,語話間充滿蠱惑:“死亡不代表著毀滅,活著不一定是拯救。”
!!!
死亡不代表毀滅,活著不一定是拯救!這種看似矛盾的話震驚了這個十多歲的少女。她是她從未思考過的方向。
她一直認為,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活著才能有新芽有希望,即使是被折斷的植物根莖也會在有水的地方努力的萌發新葉,就算這會耗盡它的養分。
世間誰不想活著,誰又捨得死去?
但細想這似乎也很有道理。大部分生命也會為了孕育後代損耗自己的生命。傳說中在海的南邊大荒有一處非常乾旱的沙漠,那裡的植物會等大雨來時在短短几天之內完成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播種一套生命歷程。這是何等壯烈!
突然,她想起天罡三十六變神通中有一種可以無中生有,以死為活的神通——“斡旋造化”。而與它作用相反的就是“花開頃刻”,傳說中花開頃刻能讓花朵瞬間開放,透支生命。難道前輩說的是這個?
催發生命她也會,看了一眼玹鵡,玹鵡沒反應。於是她決定自己去試一試。
“天地無極,七諾天罡,玄心鵠林,花開頃刻!”蘇棣指掌掐訣,一隻代表生機的春燕從她手中飛出。
燕子帶著蓬勃的生氣輕盈地掠過一方草地,瑩瑩金光如紛飛細雨飄散,融入植物根莖葉中。頃刻,地上的植物立刻被催發,抽芽——萌蕊——綻放!
好一隻句芒燕,展翅帶來萬里春!
蘇棣精神奮發,似乎勝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