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十常侍之亂
你說我聽下一句是什麼 順利發財幸運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哥,那主簿陳琳說得對呀!殺幾個宦官而已,為什麼要在外面喊人啊?直接動手不就完了麼?我看那何進也是不行,要是換成我,上去咔咔兩刀就完事兒了!”張飛嚷嚷著。
劉備微微皺眉:“翼德,你錯了,他們要動宦官就好比持方寸之刃以擬猛虎!因為防衛京師的五營都很害怕宦官,十常侍滲透五營幾十年了,根基深厚,一旦打起來,怕是會有許多人臨陣倒戈,豈不功敗垂成?”
“那叫外邊的人來難道就不怕生出亂子麼?”
“何進大將軍掌控北軍五營、西園禁衛、左右羽林軍,地利人和,能鎮壓住這些外來的將軍大臣,足以穩住局勢。”劉備眼中精光閃爍,彷彿已看透局勢,只要一切按計劃發展,那麼何進就能成功剷除宦官,一家獨大,但問題是一切真能如他所願麼?
早晨時劉備已差人去洛陽打探訊息,只要事情發展真如說書內容,那麼自已不論如何也要去洛陽守護天子!劉備心中有了決定。
趙無量休息了一會兒,喝了些茶又繼續開始講道:“且說那曹操當日對何進言道:“宦官之禍,自古就有。可那當政之主不應給他們權勢,弄到這般地步。若要治罪,只需除掉那首惡,交給一獄吏便足夠了,何必大張旗鼓地召外兵呢?若想全部殺光,這事必然洩露。我料定此事必敗啊!”
那何進一聽,怒喝道:“孟德你莫非懷有私心?還是說你收了他們的錢?”
曹操無奈只得咬牙退下。
隨後,何進就暗中差遣使者,帶著密詔星夜趕往各地。
卻說那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先前因破黃巾無功,朝廷要治他罪,多虧他賄賂那十常侍才得幸免。
後來又巴結朝中權貴,這才擔任顯官,統領西州二十萬大軍,一直懷有不臣之心。
這時得了詔書,那是大喜過望,即刻點起兵馬,陸陸續續就出發了。
還讓他那女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已則帶著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率兵直奔洛陽。
董卓那女婿謀士李儒就說:“如今雖奉詔行事,可這中間多有隱晦不明之處。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才可圖啊!”
這李儒是何人?在這可要說道說道了!
李儒,字文優,董卓麾下的首席謀士,為董卓出謀劃策,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決策。
此人深明兵法,曉暢天下大勢,高瞻遠矚,智謀過人,能言善辯,做事手段果決狠辣。
在這天下謀士之中亦可排在前列。
話不多說,董卓一聽李儒之策,大喜,趕忙上表。
那表上大致說:“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
“這可是社稷之幸啊!天下之幸啊!”何進得了這表,拿給大臣們看,大喜,紛紛稱讚董卓是個忠君愛國之人。
那侍御史鄭泰這時諫言道:“董卓乃是西北的豺狼啊,引入京城,那就是引狼入室,必定吃人啊!”
何進卻說:“你太多疑了,瞻前顧後的,你不是做大事的人。”
這時盧植也諫言道:“我向來知道董卓為人,面善心狠,狼子野心。他一進入禁庭,必定生出禍患。不如阻止他別來,免得生出禍亂。”
可何進不聽,鄭泰、盧植都沒辦法,只得氣鼓鼓的離去,朝廷大臣,走了大半。
何進派人到澠池去迎接董卓,董卓卻按兵不動,沒有第一時間前來,反而是停在原地駐紮了下來。
那張讓等人知道外兵到了,感覺到事情緊急,一起商議道:“這是何進明顯是不想給我們活路了。我們若不先下手,就都等著被滅族吧!。”
於是立馬行動起來,先埋伏了五十個刀斧手在長樂宮嘉德門內,進去稟告何太后說:“如今大將軍假傳詔書召外兵到京師,想要滅了我們,望娘娘可憐可憐,救救我們。”
太后說:“你們可以去大將軍府謝罪,請求大將軍饒你們一命。
張讓說:“若是這樣,我們一進去就成了碎肉了,哪還有活路啊。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勸他停止。如其不從,我們就只能死在娘娘面前了。”
太后也不想事情搞成這樣子,這十常侍深得她心,她也擔心何進一家獨大之後會動搖她的地位,於是降詔宣何進。
何進得了詔書就要出發進宮。
主簿陳琳一眼看出不對勁,諫言道:“太后這詔書,必定是十常侍的計謀,切不可去啊!去了必定有禍啊。”
何進卻說:“太后詔我,我是她親哥哥能有什麼禍事?難道她還能殺我不成?”
袁紹說:“如今董卓駐軍不前,計謀已洩露,事情已敗露,將軍還想入宮?這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曹操說:“要麼先把十常侍召出來,然後才可進入。”
何進笑道:“這是小孩子的見識。我是誰?我是大將軍何進啊!我掌握天下之權,十常侍敢把我怎麼樣?”
袁紹說:“公若一定要去,我們帶甲士護從,以防不測。”
何進:“如此也好。”
於是袁紹、曹操各自挑選了五百精兵,命袁紹之弟袁術統領。袁術全身披掛,帶兵排列在青瑣門外。
袁紹與曹操帶著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
黃門傳懿旨說:“太后特宣大將軍,其他人不許隨便進入。”把袁紹、曹操等人都阻擋在宮門外。
“大將軍不可呀!”袁紹曹操異口同聲勸阻何進孤身入宮。
“無妨,你們且在此等我。”何進自信滿滿,昂首挺胸直接進入。
到了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來,左右圍住,何進大驚。
張讓厲聲斥責何進說:“大膽何進,董後有何罪過,竟然被你毒死?國母喪葬,你卻託病不出!你本是個殺豬的小輩,我們推薦給天子,才讓你有了榮華富貴;你不思報效,卻想謀害我們,你說我們很汙濁,你又何嘗乾淨?”
見此情形,孤身一人的何進驚慌著急,慌忙想跑路,然而宮門都已關閉,刀斧手蜂擁而至,何進拼死抵抗,最終不敵,被刀斧手砍成兩段。
後人有詩嘆道:“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張讓等人殺了何進後,袁紹久久不見何進出來,就在宮門外大喊道:“請將軍上車!”
張讓等人把何進的首級從牆上扔出來,宣告說:“何進謀反,已被誅殺!其餘的脅從者,全部赦免。”
袁紹氣急敗壞,厲聲大喊:“閹官謀殺大臣!誅殺惡黨的人快來助戰!”
何進的部將吳匡,就在青瑣門外放起火來。
袁術帶兵衝入宮庭,只見是閹官,不論大小,全部殺掉,一時間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袁紹、曹操斬關進入。
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追到翠花樓前,剁成肉泥。
宮中火焰沖天。
張讓、段珪、曹節、侯覽等人見大勢已去,將太后及少帝和陳留王劫持到內省,從後道走向北宮。
當時盧植恰好還沒走遠,看到宮中事變,立馬穿上鎧甲拿著戈,站在閣下。
遠遠看到段珪擁逼何後過來,盧植大喊道:“段珪逆賊,怎敢劫持太后!”
段珪回身就跑。
太后從窗戶中跳出,盧植急忙救起才得以免難。
吳匡衝入內庭,看到何苗也提著劍出來。
吳匡大喊道:“何苗同謀害兄,應當一起殺了他!”
眾人大喊著衝向何苗:“殺了這狗賊!”
何苗想跑,卻被四面圍住,亂刀之下被砍成肉末。
袁紹又命令軍士分頭去殺十常侍的家屬,不分大小,全部誅殺殆盡,很多沒有鬍鬚的人也被誤殺。
曹操一面救火滅火,請求何太后暫時管理大事,派兵追襲張讓等人,尋找少帝。
張讓、段珪劫持著少帝和陳留王,一路冒煙突火,急匆匆地奔到了北邙山。
約摸二更時分,後面喊殺聲大作,人馬追趕而來。
此時,那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聲高呼:“逆賊休走!”
雙方人馬殺作一團,但張讓手下的宦官如何敵得過精兵,眼看就要被砍殺殆盡,張讓見事態危急,害怕被剁成肉泥,竟然投河自盡了。
少帝和陳留王怕被誤傷,在混亂中摸黑躲避了起來,不知追兵虛實,不敢大聲,畢竟人心難測,就伏在河邊亂草之中。
那些軍馬四散追趕,也不知皇帝在何處。
少帝和陳留王伏到四更天,露水又落下來,肚子裡飢餓難耐,相互擠著就哭了起來,又怕被人發覺,只能在這草莽之中強忍著不敢出聲。
稍成熟一些的陳留王就說:“此地不可久留,得另尋活路。”
於是二人用衣服相互繫著,爬上了岸邊。
滿地都是荊棘,在這黑暗之中,根本看不見路怎麼走。
正沒奈何的時候,忽然有成千上萬的流螢,光芒閃耀,只在皇帝面前飛來飛去。
陳留王說:“這是上天助我兄弟啊!咱們快走!”
就跟著這螢火往前走,漸漸就看到路了。
少帝與陳留王何時受過這等苦頭,平時去哪都是儀仗華車,走到五更時,腳疼得走不了路了。
在山岡邊看到一個草堆,少帝和陳留王就臥在這草堆旁邊歇息。
草堆前面有一所莊院,這莊主晚上做夢,夢見兩個紅日墜入莊後,驚醒後,披衣出門,四處張望,看到莊後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前去檢視,卻原來是二人臥在草畔。
見二人衣著不凡,莊主就問:“請問二位是哪家的公子?”
少帝驚嚇過度,不敢回答。
陳留王則是指著少帝說:“這是當今皇帝,遭遇十常侍之亂,逃難到此處。我乃是皇弟陳留王。”
莊主大驚,聯想到方才所夢,又仔細觀看二人服飾,不疑有他,趕忙下拜說:“拜見天子!我是前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因為看到十常侍賣官嫉賢,所以隱居在此。”
趕忙扶著皇帝進入莊內,跪著獻上酒食。
卻說那閔貢趕上段珪,抓住他問:“天子在哪裡?”
段珪說:“已經在半路上失散了,不知去往哪裡。”
“給爺死!”閔貢就一刀結果了段珪,把他的頭掛在馬脖子下,分兵四處去尋覓。
自已則獨自騎著一匹馬沿路追尋,偶然到了崔毅莊,崔毅看到首級,詢問詳情,閔貢詳細說明,崔毅就引著閔貢去見皇帝,君臣痛哭。
閔貢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回宮。”
奈何崔毅莊上只有一匹瘦馬,準備給皇帝乘坐。
閔貢和陳留王共乘一匹馬。
離開莊後,走了不到三里路,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這一行人眾,數百人馬,接著車駕。
君臣大哭。
先派人把段珪的首級送往京城示眾,又換了好馬給皇帝和陳留王騎坐,簇擁著皇帝回京。
之前洛陽內就流傳著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到這時候果然應驗了這讖語。
車駕走了不到幾里路,忽然看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有一支人馬殺氣騰騰到來,威勢非同一般。
百官都變了臉色,皇帝也大驚。
袁紹驅馬而出問:“何人?”
在繡旗的影子裡,一員大將衝出來,厲聲問:“天子在哪裡?”
皇帝嚇得直哆嗦,說不出話來。
陳留王勒馬向前,呵斥道:“來者何人?”
董卓說:“吾乃西涼刺史董卓。”
陳留王說:“你是來保駕的,還是來劫駕的?”
董卓回答說:“特意來保駕。”
“既然來保駕,天子在此,為何不下馬?”
董卓大驚,慌忙下馬,拜在道旁。
陳留王從善如流,用言語撫慰董卓,從開始到結束,沒有一句說錯話。
董卓眼中精光乍現,心中暗自驚奇,少帝毫無天字威儀,這陳留王倒是頗為早慧。
這一天回宮後,見到何太后,都各自抱作一團痛哭。
點檢宮中,竟遺失了傳國玉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聽完之後,劉備捶足頓胸,嚎啕大哭:“今聞天子蒙難之事,吾只覺五內俱焚,悲憤交加。想那大漢天子,乃天下之主,竟遭此厄難,實乃漢室之不幸,蒼生之悲哀。吾捶胸頓足,痛心疾首,恨不能即刻奔赴御前,護天子周全啊!”
張飛:“大哥!這只是說書而已啊!何至於此!”
“翼德說的極是,這說書人編排天子落難之事,惹得大哥如此傷心,我這就上去將他拿下,打入大牢問罪!”關羽殺氣騰騰地就要起身。
劉備伸出手,分別抓住關張手臂:“不可無禮!無量先生所說之事雖未發生,但我觀朝廷如今之勢,這一切極有可能發生!那十常侍禍亂朝綱人盡皆知,何進昏庸無謀,吾雖此時力量微薄,但見天子落難,豈能坐視不管。二弟三弟,可願隨我匡扶大漢江山,以待來日重振漢室雄風。”
“斬殺逆賊,匡扶漢室,我輩義不容辭!”關羽斬釘截鐵地說道。
張飛:“俺也一樣!”
“好!咱們這就回去整兵備馬!”劉備急不可耐想要到洛陽護衛天子。
“大哥!你莫急昏了頭!你時任縣尉,豈可擅自帶兵進京?只怕會被那十常侍以此為藉口誅殺我等!況且根據說書所言,這一切尚未發生,尚有幾月有餘,我們何不在這段時間整兵備馬,待到大勢初顯再星夜馳援,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關羽勸住劉備。
聽到關羽這番話,劉備這才冷靜下來。
是啊,這一切都還沒發生呢!是自已聽聞天子蒙難,一下亂了方寸。
“好,就依雲長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