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首戰告捷,兵鋒直指洛陽
你說我聽下一句是什麼 順利發財幸運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哼,團結諸侯?只怕有些人心裡打的是自已的小九九吧!”袁術冷笑一聲,他的目光在袁紹和曹操之間遊移,顯然對兩人都不服氣,“我袁術亦出身名門,麾下兵馬眾多,實力雄厚,若論盟主,我自認為當仁不讓!”
此言一出,宴會廳內頓時炸開了鍋,諸侯們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有的驚訝,有的不屑,還有的則暗暗點頭表示贊同。
就在這時,劉備站了出來,他聲音溫和卻堅定:“諸位英雄,我等今日聚首,乃是為了共抗強敵,非是爭強鬥狠。盟主之位,當以大局為重,以能服眾者為先。我等如此爭論怕是難有結果,不若眾人投票,服眾者自然能當大任,如何?”
劉備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流,讓原本激烈的爭論稍微緩和了一些。
在原劇情中,劉備此時的實力和身份自然是說不上話的。
但此時不同原劇情,十常侍之亂中劉備第一個救出天子,有護駕之功,且現今劉備手上已有五千兵馬,算得上是一股不俗的勢力。
此言一出,諸侯們紛紛點頭贊同。
於是,一場激烈的投票表決開始了。
每位諸侯都慎重地投出了自已的一票,有的人猶豫不決,反覆思量;有的人則毫不猶豫,堅定地支援自已心中的人選。
經過一番緊張的計票之後,孔融終於宣佈了結果:“經過投票表決,袁紹袁本初以多數票當選為本次聯軍的盟主!”
此言一出,宴會廳內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和歡呼聲。
雖然有人心中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曹操暗暗嘆了口氣。
而袁紹則面帶微笑,向眾人拱手致謝,表示將不負眾望,帶領大家共同抗擊強敵。
袁紹被選為盟主後,宴會廳內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但討論並未因此停歇,反而更加深入,涉及到了具體的戰略部署和未來的行動方向。
袁紹坐在主位,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諸侯,沉聲道:“既然我已得諸位信任,成為此次聯軍的盟主,那麼接下來,我們便需共商大計,制定出有效的戰略,以應對當前的危機。”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這時,曹操站了出來,他目光深邃:“我願領兵為先鋒,曹某雖不才,但麾下將士勇猛善戰,定能不負眾望。”
袁紹聽後,心中暗自讚賞曹操的膽識與決心,但他也清楚,曹操野心勃勃,需加以制衡。
於是,他微笑著說道:“孟德英勇,我深知之。不過,此次聯軍,需各方協作,方能取勝。我看,不如讓劉備領一支兵馬,作為側翼支援,如何?”
劉備聞言,連忙起身行禮:“袁公謬讚了,備雖不才,但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曹操迅速集結了本部最精銳的兵馬,將士們個個士氣高昂,鎧甲鮮明,刀槍劍戟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
隨著一聲震天響的戰鼓聲起,曹操親自披掛上陣,騎上他那匹雄壯的戰馬,引領著這支士氣如虹的隊伍,如同潮水般洶湧地向汜水關殺奔而去。
曹操率領部隊在正面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喊殺聲連天,箭雨如織,使得守關將士應接不暇。
然而,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際,關內突然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動地。
原來,陳宮獻計,秘密派遣夏侯淵帶領一支精銳小隊,喬裝打扮成商隊,先行潛入關內,暗中策應。
他們攜帶著偽造的文書與貨物,巧妙地避開了守軍的盤查,成功潛入汜水關內。
在夜色掩護下,他們開始秘密聯絡關內的不滿董卓統治的將領與士兵,策劃一場從內部發起的叛亂。
內外夾擊之下,汜水關的防線瞬間崩潰。
守關將領驚慌失措,連忙派遣流星馬,向洛陽丞相府告急,意圖挽回敗局。
但這支流星馬卻在途中遭遇了埋伏已久的劉備部隊,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讓信使們措手不及,緊急情報最終未能及時送達。
董卓高坐於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四周美酒佳餚,絲竹之聲不絕於耳,群美環繞,衣不蔽體。
突然,李儒上前報告——曹操攻破汜水關,利用內應策反了關內部分守軍,正迅速向洛陽逼近,意圖直搗黃龍,一舉推平洛陽。
董卓聽聞戰報,手中的酒杯猛然落地,酒液四濺,他猛地站起,將掛在身上衣不蔽體的宮女震落,眼中閃過一抹震驚與憤怒。
四周的歡聲笑語瞬間凝固,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沉重。
董卓急忙召集麾下眾將,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響徹整個大廳。
一時間,原本還在宴飲作樂的將領們紛紛放下手中的酒杯,面露肅穆之色,迅速向大廳中央匯聚。
大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凝重,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董卓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將領們。
他深知,此次非同小可,關乎到他的權勢與地位,甚至可能影響到整個天下的格局。
因此,他必須迅速反擊,制定出最合理的對策。
將領們面面相覷,彼此間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們之中,有跟隨董卓多年的老將,也有新近投靠的豪傑,但此刻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們知道,自已的每一個建議,都可能影響到董卓的決策,進而影響到整個戰局的發展。
“諸位愛將!”董卓沉聲開口,打破了大廳內的沉默,“諸侯聯軍來勢洶洶,我等當如何應對?”
話音剛落,一名老將站了出來,他鬚髮皆白,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
“主公勿憂,我等當堅守關隘,以逸待勞。待諸侯聯軍疲憊之時,再出奇兵突襲,定能大獲全勝。”
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便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老將軍此言差矣,諸侯聯軍兵力眾多,若我們一味死守,恐難持久。依我之見,當主動出擊,以攻為守,方能挫其銳氣。”
緊接著,又有將領主張加強洛陽的防禦,以防萬一。
大廳內頓時議論紛紛,各種意見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董卓靜靜地聽著將領們的發言,不時點頭或搖頭,心中暗自盤算著。
他明白,每一種意見都有其合理之處,但也都有其侷限性。
他需要的是一種既能迅速解決當前危機,又能長遠考慮的戰略方案。
就在這時,呂布挺身而出,他的聲音如同雷鳴一般響徹大廳。
“父親勿慮,關外諸侯不過烏合之眾,布願提虎狼之師,親赴前線,一戰而定乾坤!”
呂布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在場眾人無不心生敬畏。
董卓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著呂布的肩膀,大笑道:“吾有奉先在,真乃高枕無憂矣!”
正當眾人以為事情就此定奪之時,呂布背後突然響起了一個高亢的聲音,打斷了這一切。
只見一人大步流星地走出人群,他身長九尺有餘,體格魁梧,虎體狼腰,豹頭猿臂,渾身上下透著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氣。
此人正是關西猛將,華雄。
他高聲說道:“割雞焉用牛刀?區區諸侯,何須溫侯親自動手?吾華雄願領兵前往,斬眾諸侯首級,送來與丞相下酒!”
董卓見狀,心中暗自滿意。
他深知呂布與華雄都是難得的猛將,有他們二人領兵出征,定能大破諸侯聯軍。
於是,他當即拍板決定,當場加封華雄為驍騎校尉,並撥給他馬步軍五萬,命他即刻與李肅、胡軫、趙岑等將領一同,星夜兼程,趕赴迎敵。
命呂布率領精銳部隊作為後援,隨時準備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