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白馬義從公孫瓚
你說我聽下一句是什麼 順利發財幸運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且說那北平太守公孫瓚,親率著麾下一萬五千精兵悍將,宛如一柄無堅不摧、銳不可擋的絕世劍鋒,以一種氣吞山河、一往無前的磅礴氣勢,浩浩蕩蕩地穿越德州平原縣。
其軍陣之中,那五千騎兵皆清一色地身著白馬銀甲,在烈烈風中閃耀著冷冽的光芒。
那矯健的身姿、整齊的佇列,以及胯下駿馬的嘶鳴,彷彿是來自遠古戰神的召喚,令人望而生畏。
他們便是威名赫赫、令人聞風喪膽的白馬義從,所到之處,風雲變色,天地間都瀰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息,彷彿預示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白馬義從,公孫瓚麾下那當之無愧的精銳之師,赫赫威名如雷霆般遠播四海,令各方敵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
白馬義從由數千名身懷絕技、擅長騎射之術的英勇之士組成。
皆白馬銀甲,作戰時勇猛無畏,衝鋒陷陣,勢如破竹。
每一位騎士都穩騎於那毛色純淨如雪的戰馬上,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高貴優雅的韻味,然而與此同時,又散發著令人毛骨悚然、肝膽俱裂的殺伐之氣。
這些戰馬,不僅擁有如雪花般潔白的毛色,更是經過公孫瓚煞費苦心的精心挑選,以及殘酷嚴格到極致的訓練。
它們每踏出一步,都堅實有力,沉重的蹄聲仿若滾滾驚雷,彷彿腳下的大地都在它們的鐵蹄之下瑟瑟顫抖。
而那些騎士們,更是萬中無一的人中龍鳳,個個英勇非凡,無畏生死。
他們身著璀璨奪目的銀甲,手持寒光閃閃的長槍,在硝煙瀰漫、殺聲震天的戰場上,如同迅猛狂暴的白色旋風,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一切膽敢阻擋在前的敵人。
所過之處,敵人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只留下一片狼藉與血腥。
在與胡人的交戰中,白馬義從憑藉突出的機動效能,成為了公孫瓚手中的一把利刃。
他們大破胡人,使得烏桓人聞風喪膽,甚至製作公孫瓚的畫像並射之,以洩心頭之恨。
更是在那風雲激盪、硝煙瀰漫的黃巾之戰中,公孫瓚親率步騎兩萬餘人,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湧而至東光南。
白馬義從充分運用了精妙絕倫的騎射與雷霆萬鈞的衝擊戰術。
他們宛如一陣白色的風暴,呼嘯而來,利箭如雨,鋪天蓋地,讓黃巾軍無處可逃。
而騎兵衝鋒之時,馬蹄聲如同滾滾驚雷,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散,防線土崩瓦解。
白馬義從其威名在戰火中愈發熠熠生輝,令敵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
公孫瓚對白馬義從的驕傲之情溢於言表。
他常常在宴會上吹噓道:“我麾下的白馬義從,乃是天下無敵的騎兵!他們如同白色的閃電,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無人能敵。他們的英勇和忠誠,是我公孫瓚最大的驕傲!”
正在公孫瓚的隊伍行進間,突然,他的視線被遠處桑樹叢中的一面黃旗所吸引。那面黃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公孫瓚心中一動,策馬向前,想要探個究竟。
隨著距離的拉近,公孫瓚逐漸看清了黃旗下的身影。
只見數騎從林間飛馳而出,為首者身著玄色戰甲,手持雙股劍,面容堅毅。
公孫瓚一眼便認出了他,正是那位曾在黃巾之亂中並肩作戰的戰友——劉備,字玄德。
劉備見到公孫瓚,也立刻策馬迎了上來。
他的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笑容,大聲喊道:“伯圭兄,別來無恙!”
公孫瓚也微笑著回應:“賢弟,你怎會在此?”
劉備拱手答道:“昔日十常侍作亂,我營救天子有功,使備得以擔任平原縣令一職。今聞兄長率領大軍經過此地,特來迎接,請兄長入城歇息片刻。”
原來劉備入主平原縣後,積極整軍備戰,厲兵秣馬。
得知曹操起兵,並要聯合各地諸侯討伐董卓的訊息後,心中熱血沸騰,自已一直苦等的機會終於來了。
如今曹操此舉,正合他的心意。
他深知董卓專權,殘暴不仁,使得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曹操的行動,無疑是給了他一個實現抱負的機會。
劉備立即召集了關羽和張飛,將這個訊息告訴了他們。
關羽丹鳳眼微眯,手撫長鬚,沉思片刻後說道:“大哥,曹操此舉,正合吾意!董卓亂政,我等正應順應大義,參與討伐!想那董卓,倒行逆施,致使民不聊生,我關某手中這青龍偃月刀早已飢渴難耐!”
說罷,他緊握著刀柄,目光中閃爍著決然的光芒。
張飛則瞪大了銅鈴般的眼睛,滿臉漲得通紅,大聲嚷道:“哈哈,早就該去收拾那董卓老兒了!大哥,我們這就起兵!俺老張的丈八蛇矛定要在戰場上殺他個片甲不留,讓那董卓知道咱們的厲害!”
張飛一邊說著,一邊揮舞著手中的蛇矛,呼呼生風。
劉備點了點頭,站起身來,雙手分別搭在關羽和張飛的肩膀上,說道:“二位賢弟,董卓勢大,此次討伐必然艱難重重,但我們義之所在,當義無反顧!我等定要齊心協力,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漢室江山,拼盡全力!”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聲音雖不大,卻充滿了力量。
隨後,劉備開始積極準備。
他一面整頓兵馬,籌備糧草,一面派人打聽各路諸侯的動向。
劉備清楚地知道,自已的勢力相對較弱,在眾多諸侯中並不顯眼。
必須找一個能幫自已說話的人,而且必須要有一定份量。
這日,正好斥候來報: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路過平原縣境內。
劉備眼睛一亮,二人曾同在盧植門下求學,關係不錯……
因此有了公孫瓚偶遇劉備這一幕。
公孫瓚聽完劉備的話,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劉備身旁兩位威猛的大漢,好奇地問道:“此二人是何許人也?”
劉備介紹道:“此乃關羽、張飛,備之結義兄弟也。”
公孫瓚恍然大悟,道:“哦,莫非是昔日一同破黃巾的英雄?”
劉備點頭稱是:“皆是此二人之力。”
公孫瓚又問:“那他們如今身居何職?”
劉備答道:“關羽現為馬弓手,張飛則為步弓手。”
公孫瓚聽後,不禁嘆息:“如此英雄人物,竟被埋沒於這等卑職之中,真是可惜。如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起討伐。賢弟何不棄此官職,隨我一同前去,共扶漢室?”
劉備聞言,感激道:“願隨兄長前往。”
張飛性急,忍不住插嘴道:“當初若容我殺了那董卓,何至於有今日之事!”
關羽則穩重地勸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唯有奮勇殺賊!”
這時劉備註意到公孫瓚身旁有一小將,身長八尺,濃眉大眼,唇紅齒白,目光如電,手持一杆寒鐵槍,英姿颯爽氣度非凡。
劉備心中一動,問道:公孫兄,這位將軍是何人?我觀其氣宇軒昂,武藝非凡,定非等閒之輩。”
公孫瓚聞言,順著劉備的目光望去,見是趙雲,便回答道:“玄德兄好眼力,此人正是我麾下的猛將趙雲,字子龍。他武藝高強,勇猛善戰,實乃當世之英雄。”
劉備心中當即大喜。
原來此人就是趙雲趙子龍,回想無量說書中關於趙雲的評價:一身是膽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對蜀漢忠心耿耿,是僅排在呂布之後的世間第二猛將!
劉備越看趙雲越順眼,眼神都快拉絲了。
他也在暗中派人打聽、尋找過關於無量說書中蜀漢能臣猛將的訊息,奈何自已人力有限,至今一無所獲。
想來這些人要麼是還在為別人效力,比如現在的子龍,要麼是還未出世,如臥龍鳳雛。
自已打聽了那麼長一段時間,依然沒聽說過這個名號,或許是還處於未出世的隱居狀態,亦或者是緣分未至。
看到劉備表情有些異樣的直勾勾盯著趙雲,公孫瓚疑惑道:“玄德?”
劉備這才回過神來:“額……哈哈哈哈!方才突然想到一些事,走神了!子龍將軍果真是英雄少年,人中龍鳳啊!伯圭兄,請隨我入城稍作歇息,我已命人備好茶水酒菜,掃榻相迎!”
“哈哈哈!那就入城稍作歇息,也好讓你收拾收拾人馬!”公孫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