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新王登基,血流成河
你說我聽下一句是什麼 順利發財幸運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何進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潘隱。
他從未想過,自已竟然會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同時也心中慶幸,幸好有潘隱,否則自已只怕是危矣!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冷靜下來。
他知道,此刻自已不能慌亂,必須迅速做出決定。
轉身對親衛們說道:“速速回府!”然後,他騎上戰馬,與潘隱一同飛馳而去。
出了皇宮之後,何進背後已被冷汗浸溼,真是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啊!
若是沒有潘隱告密,自已怕是已經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何進府邸內,燈火通明,宛如白晝。
大堂中央,一張巨大的紅木桌案擺放得整整齊齊,上面鋪著錦繡的桌布,顯得莊重而威嚴。
四面牆壁掛著名家的字畫,筆觸細膩,色彩豐富,四周的架子上擺滿了各類古籍和玉器,每一件都價值連城,然而此時都沒人有心思去仔細欣賞這些。
接到何進派人通知,一眾大臣迅速匯聚到此處。
此刻,眾大臣們齊聚一堂,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嚴肅而凝重的表情。
他們身穿朝服,頭戴官帽,按照官職大小依次排列,顯得井然有序。
大堂內,除了偶爾傳來的低聲交談聲,再無其他聲響,整個氣氛異常緊張。
何進坐在主位之上,臉上帶著幾分疲憊。
眾大臣們紛紛向何進行禮,然後各自坐下。
何進將宮中發生的一切細細道來。隨著他的敘述,眾人臉上逐漸浮現出憂慮之色。
何進聲音低沉:“情況危急,這群宦官為了自已的地位,必然會在暗中操縱,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只怕這朝中再無我等容身之地!我欲起兵入宮,斬盡宦官,諸位覺得如何?”
臺下眾人一問一個不吱聲。
在這肅靜的氣氛中,曹操站了出來。
他身穿一襲深藍色的長袍,目光深邃,沉聲道:“宦官勢力在朝廷中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以輕易剷除。若我等輕舉妄動,恐怕會引來更大的災難,甚至可能導致滅族之禍。請大將軍三思而後行。”
何進聽後,臉色一沉,怒不可遏。
他猛地一拍桌子,斥責曹操道:“你身為朝廷重臣,此時怎能說出如此喪氣之話?國家危在旦夕,若不果斷行動,如何能夠挽救社稷於危難之中?”
看到何進大怒,曹操低下頭不再言語,實則心中冷笑。
事情果然如此發展,曹操心中暗道。
近日,曹操收到密信,信上內容讓他大驚失色,信中詳細記錄了靈帝病重、駕崩、十常侍之亂等內容,可以說是預言。
曹操看完之後已經信了八分,因為信中所說以上內容均為無量先生說書之內容,寫信之人還說相信以曹公的智慧定能看出其中的價值,作出最有利的應對。
就在此時,府邸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潘隱氣喘吁吁地衝了進來。他臉色蒼白,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大將軍!不好了!靈帝駕崩,蹇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喪,矯詔宣大將軍入宮,欲立皇子協為帝!”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原本就緊張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凝重,唯有低著頭的曹操眼中精光一閃。
何進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心中大亂,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時,袁紹剛想挺身而出發言,那曹操竟然猛地站起。
只見那曹操緊握劍柄,豪氣干雲地說道:“大將軍!此時若不果斷行動,更待何時?我願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奸邪之徒,以安天下!”
袁紹瞪大了眼睛呆在原地,這不是自已剛想說的話麼?怎麼這麼巧?
這曹操究竟是怎麼回事?做了自已想做的,說了自已想說的!袁紹惱怒不已,隨之也站起身來。
“我袁紹也願請兵同去殺賊!”
何進聽後,心中大喜。
他深知曹操不僅勇猛,更善於用兵,討伐黃巾之時便已立下赫赫戰功,有他在,必定能夠成功。
而且袁紹出身於汝南袁氏,一個“四世三公”的頂級豪門,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有此二人,十拿九穩。
“好!”何進大手一揮,聲如洪鐘,“袁紹、曹操,你二人各領精兵三千,分兩路入宮討賊!務必盡誅閹豎,掃清朝廷奸邪之徒,以安天下!!”
袁紹和曹操二人聞言,立刻站起身來,拱手領命。
曹操心中暗喜,不過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出來。
袁紹則是感到一陣憋屈,這曹孟德莫不是看穿了自已的意圖,想從中分一杯羹?他一個贅閹遺醜也想與自已爭一爭?哼!
“大將軍英明!”一位大臣高聲喊道,“我等願為朝廷盡忠,為國家社稷盡一份綿薄之力!”
何進心中冷笑,剛才怎麼一問一個不吱聲?現在有曹操袁紹出頭了,一個個又跳出來想蹭功勞了。
不過何進表面上仍是表現出一副欣喜的樣子:“哈哈哈!好!諸位隨我一起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袁紹、曹操,即刻點兵出發!”
“遵命!”袁紹和曹操齊聲答道,然後各自領兵而去。
夜色愈發深沉,洛陽城內的氣氛也愈發緊張。
在陰沉的暮色中,皇宮內迴盪著哀悼的鐘聲,靈帝的靈柩靜靜地躺在金碧輝煌的殿堂之中,周圍瀰漫著肅穆與沉重。
何進,目光深邃,快步走進殿中。他的身後,跟隨著何顒、荀攸、鄭泰等三十餘位朝廷重臣,他們的步伐沉穩而有力。
從宮門到大殿,一路上所有的阻攔都已被曹操和袁紹帶著人馬清掃,大殿外一時血流成河。
靈柩之上,靈帝的遺容安詳而莊嚴,但四周的空氣中卻瀰漫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沉重。
何進站在靈柩前,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今日,我們齊聚於此,是為了完成先皇的遺願,扶持太子辯即位,繼承大統。”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身後的眾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何進繼續道:“太子辯,年輕有為,德才兼備,是先皇選定的繼承人。我們身為臣子,自當盡心輔佐,共保國家安寧。”
說罷,何進轉身面向太子辯,深深地鞠了一躬。
太子辯站在一旁,面色緊張,不知所措。
在何進的引領下,眾臣們相繼上前,向太子辯行禮。
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神情莊重而肅穆。
隨後,何進高聲宣佈:“今日,我們在此,共同見證太子辯即皇帝位,願先皇在天之靈得以安息,願我大漢江山永固!”
隨著何進的話音落下,整個宮殿內響起了一片莊嚴而肅穆的回聲。
太子辯站在靈柩前,接受著眾人的朝拜,正式成為大漢天子。
袁紹身穿一襲銀色戰袍,腰間佩著長劍,劍柄上鑲嵌的寶石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
他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只有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隨著一聲令下,精兵們如同潮水般湧入了皇宮。
他們悄無聲息地穿梭在宮殿之間,如同鬼魅一般。
很快,他們便找到了蹇碩的藏身之處——一座偏僻的宮殿。
宮殿內,蹇碩正驚慌失措地四處張望。
他聽到了外面的動靜,知道大事不妙。
試圖從宮殿的後門逃跑,但已經來不及了。
袁紹的精兵已經封鎖了所有的出口,將他團團圍住。
蹇碩看著眼前的精兵,心中充滿了恐懼。
“不!!!不要啊!快來人啊!救我!!!”他驚恐地大喊著。
袁紹卻毫不留情地一揮手,示意士兵上前。
瞬間,數名精兵衝上前去,將蹇碩按倒在地。他們手中的長矛如同閃電般刺向蹇碩的身體,鮮血瞬間噴湧而出。
有內侍聽到呼救聲,慌忙趕來,被袁紹計程車兵毫不留情地斬殺。
蹇碩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但聲音很快便被淹沒在士兵們的怒吼聲中。
與此同時,張讓等宦官也聽到了外面的動靜。
他們知道是何進派人來了,心中不禁一陣慌亂。
他們紛紛從自已的宮殿中跑出來,向何後的寢宮跑去。他們知道,只有何後才能救他們一命。
快跑到何後寢宮之時,四周突然湧出一隊士兵,瞬間將他們拿下。
來者正是曹操,他知道這幾個會在這時候跑來找何後求援,自已先一步敵人埋伏,等待他們自投羅網。
就在曹操要下令讓士兵將幾人格殺之時,身後傳來一聲嬌喝:“住手!!你們要幹什麼?”
何後心緒不寧,正要出門,就看到曹操帶著士兵拿下張讓等人,遂出言阻止。
曹操躬身行禮。
何後怒目圓瞪:“你要幹什麼?要在我寢宮門前行兇麼?想造反不成?還不放人?”
曹操低著頭,咬咬牙,心中思量,人算不如天算,不過此時不殺也無妨,待張讓等人與何進兩敗俱傷之後自已再趁勢而上也未嘗不可。
做出決斷後,曹操示意手下放任,並向何後告罪,帶人離去。
張讓等宦官連滾帶爬地跪倒在何後的面前,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絕望。他們紛紛向何後求援,聲音中充滿了顫抖和哭腔。
何後看著他們,眼光復雜,她知道這些宦官雖然可惡,但他們曾助自已登上後位,心中也不免有些猶豫。
何後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你們先起來吧,我會想辦法的。”
何後找到何進,緩緩說道:“哥哥,我明白你的想法。但這些人畢竟曾助我登上後位,我若此時拋棄他們,豈不是忘恩負義?”
何進聞言,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但他也知道,何後畢竟是一個女人,心軟是正常的。
他思索了片刻,然後下定了決心:“好吧,既然妹妹你這麼說,那我就只誅殺蹇碩一家,以儆效尤。”
然而,袁紹卻不肯罷休,他堅決認為必須斬草除根,否則後患無窮。他向何進進言道:“大將軍,宦官勢力如同毒瘤,若不根除,必將危害朝廷。請大將軍三思!”
然而,何進卻固執已見,不肯聽從。
曹操在旁之時冷笑,他已經完全清楚了袁紹的謀劃,就看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吧!
蹇碩的家族成員被一一拿下,皇宮內再次響起了悽慘的哀嚎聲。
風波平定,新王登基,論功行賞,曹操袁紹等人都得到了大量賞賜,一時間,國舅何進權傾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