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李家一落千丈,莊上積蓄幾近清空,多數家丁被關羽拿下後直接充軍,其餘的家丁已無力供養,李衡只得將人遣散,從此由本地豪門大戶變成落魄寒門。
且說另一邊,天來香酒樓內,趙無量照常開始說書,他不在意劉備與李衡之間的事會如何發展,再怎麼樣也影響不到他。
只見趙無量手中摺扇一拍,聲音抑揚頓挫:“今天,我們來講一段古往今來的傳奇故事。 想那華夏大地,能做到出將入相之人,可謂是大有人在。
先說那齊國始祖姜太公,助周武王開創周朝八百年江山,後有蜀漢丞相諸葛武侯,六出祁山,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客:蜀漢?那是什麼朝代?)
(看客:漢?難道是哪一年的國號?這也沒聽過呀!)
(看客:噓!先生說書呢!都是虛構,虛構的!)
(看客:害!那麼較真幹啥?聽說書你還當真不成?先生都說過了,他說的內容純屬虛構,請勿當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都是瞎編的唄!好聽就完事兒了!)
但歷史之上,還有這麼一位猛人,那真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智謀更是不輸諸葛丞相。
(看客:聽起來這諸葛丞相很厲害啊?)
(看客:人家都當丞相了,那能不厲害麼?)
誰敢說他半句壞話,皇帝就拿鞭子抽誰。後世評價他:“捫蝨清談驚四座,持螯下酒話當年。”
此人便是人如其名的前秦第一猛人——王猛。
王猛出生在那兵荒馬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看客:五胡十六國?類似春秋戰國那樣?)
(看客:應該是了,混亂的戰國時代!)
西晉八王之亂後,鮮卑、羯、氐、羌和匈奴等五個少數民族乘亂進入中原,分別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政權。
王猛的老家青州,也被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給攻佔了。
(看客:什麼?宵小蠻夷竟敢踏足我中原大地?)
(看客:這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竟然讓蠻夷入侵還建立政權?朝廷何在?)
(看客:呵,看樣子應該是八王之亂導致朝廷內部分裂,且國家四分五裂,人民死傷慘重,這才沒有能力抵抗蠻夷入侵!)
這王猛出身寒微,卻心懷大志。他博學多才,思慮深遠,尤其愛讀兵法。
他的諸多想法極為超前,可當時那浮華之世,皆因他出身貧賤而瞧不起他,不願與他結交。但王猛絲毫不把他人看法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整日裡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
長大後,王猛去到後趙國都鄴城遊學。
當時的後趙皇帝乃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石虎,殺人如麻,荒淫暴虐,肆意屠殺大臣,朝廷之中人人自危。
司隸校尉徐統想徵召王猛做他的功曹,王猛果斷拒絕,隨後跑到華山隱居,靜候時事變化。
東晉大將軍桓溫北伐,擊敗苻健之後,未立刻攻佔長安,在距離長安城不遠的灞上按兵不動。
關中父老爭相帶著酒肉來慰勞軍隊,可地方豪強卻一個未見。
桓溫很是納悶。
王猛聽說後,身著粗麻布衣前往桓溫大營求見。
只見他一邊從容淡定地抓身上蝨子,一邊與桓溫談論天下大事,在場眾人無不驚奇。
桓溫問王猛:“我奉天子之命,征討逆賊,為百姓除害,為何關中豪傑不來我這慰勞?”
王猛道:“您率領十萬大軍北伐,長安近在咫尺,您卻不去拿下,眾人摸不透您心思,自然不來。”
原來這北伐對桓溫來說,只是圖個虛名,打下的地盤要交予朝廷,且留著敵人,方可擁兵自重,儲存實力,以待日後與東晉朝廷一較高下。
王猛雖看透其心思,卻未當眾言明。
桓溫沉默半晌,無言以對。
過了好半天,才緩緩抬頭說道:“閣下才華冠絕江東,不如隨我南下,給您高官厚祿。”
桓溫當時在東晉朝堂說一不二,無人不懼,隨時可能篡位自立。
但王猛未選擇追隨桓溫,又回山中繼續隱居讀書。
不得不說,王猛善於審時度勢。
當時東晉完全被門閥世家掌控,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僅是琅琊王氏出身的文人王羲之就能當將軍,而他王猛,一無背景的寒門弟子,去了東晉,絕無作為。
退一萬步講,若真輔佐桓溫篡位成功,那亂臣賊子的汙名也是跑不掉的。
沒過多久,王猛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
前秦皇帝苻健駕崩,新繼位的苻生,是個不亞於後趙石虎的暴君。
苻健的侄子苻堅打算發動政變除掉苻生,於是開始到處網羅人才。
王猛就在此時,進入了苻堅的視線。
兩人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
王猛對天下大勢的見解,句句說在苻堅心坎上,當即決定將王猛留在身邊,就此開啟了前秦第一猛人王猛的政治生涯。
苻堅政變成功,自立為大秦天王,以王猛為中書侍郎,掌管國家機密。
前秦乃氐族人的政權,諸多氐族官吏對魚肉百姓、橫行鄉里早已習以為常。
當時京城的西北門戶茌平縣情況尤為嚴重,於是苻堅讓王猛去治理始平縣。
王猛起初風格頗似曹魏的滿寵,到任之後,執法嚴明,雷厲風行,收拾了不少當地豪強,引得氐族貴族們強烈不滿。
後來有一次,一氐族官吏作亂,王猛竟直接當眾將其鞭死。
苻堅聽說後大驚,趕忙將王猛召回朝廷,並責怪道:“你們漢人不是想要以德服人嗎?你怎剛到任就殺人?這不是酷吏是什麼?”
王猛回道:“我只聽說,安定時可用禮法治國,治理亂邦則必須用嚴刑峻法。陛下信任我,讓我擔任亂地長官。若因我不能除盡亂法者而罰我,我認罰;但若因我用酷刑責罰我,我不認。”
(看客:說得對啊!亂世當用重典!)
(看客:這王猛到是個人才!)
苻堅本就對王猛極其信任,責問他,乃是為給氐族權貴釋放改革訊號。
有皇帝撐腰,氐族貴族們不再敢公然攻擊王猛,轉而暗中向苻堅進讒言,陷害王猛。
可苻堅不許有人毀謗王猛,誰要說王猛不好,苻堅甚至當堂用鞭子抽,抽不解氣,還要上去再補幾腳。
但總有一些人,苻堅也不好下手,比如皇親國戚。
有一回,強太后的弟弟強德,也就是苻堅的舅舅酗酒行兇,旁人聞之都敢怒不敢言,王猛卻不管那套,直接雷霆手段將強德逮捕下獄,並趕在強太后的求情信送達之前,就把強德處死。
此後,王猛一鼓作氣,相繼處死二十多個氐族權貴。
這下再無權貴敢不守法,京城內外百官震肅,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風氣大為好轉,整個前秦一片安定清平之象。
苻堅感慨道:“如今我終知法治之好,即便姜太公在世,也未必比王猛強啊!”
苻堅不僅將一切軍國大事交予王猛,還常對太子說:“你們對待王猛要如對我一般。”
王猛在前秦的地位,僅次於苻堅,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看客:這苻堅也是一代名君啊!能如此寵信王猛!真乃好馬遇伯樂!)
(看客:可不是,換做別的皇帝,少不得要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生怕王猛功高震主!)
王猛不僅是治世能臣,征戰沙場亦不遑多讓。
他先後親率大軍擊敗前涼,平定國內貴族叛亂,為前秦進軍中原掃平障礙。
以六萬精兵一舉擊敗前燕太傅慕容評三十萬大軍,吞併前燕。
自加入前秦至滅亡前燕,王猛出將入相,鞠躬盡瘁,僅用十年便助苻堅統一北方。
(看客:生子當如此啊!)
照此下去,或許再給他十年,便能實現苻堅混一六合、澤被蒼生之願。
奈何天不遂人願,王猛因過度操勞病倒。
苻堅每日親自為他祈禱,王猛病情稍好,苻堅便大赦天下慶祝。
王猛甚感欣慰,告知苻堅:“如今天下九州百郡,前秦已據其七。但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終。臣唯一放不下兩件事,一是投降的鮮卑和西羌貴族乃心腹大患,不可仁慈,應儘快剷除,以絕後患。二是東晉雖偏安江東,卻是華夏正統,別看他們如今行將就木,一旦遇外敵入侵,必定上下一心。臣死後,千萬不可進攻晉朝。”
言罷,永遠閉上雙眼,享年五十一歲。
苻堅撫棺大哭,全國上下哭聲震野,三日不絕。
但王猛的遺言,苻堅一條未做到。
先是不顧群臣勸阻,與東晉淝水決戰,結果大敗而歸。
秦燕降將慕容垂又叛秦赴燕,天王苻堅功敗垂成。
(看客:唉,這苻堅還真是.......)
(看客:好好一盤棋就這樣浪費了!)
(看客:若是再給王猛二十年,怕是能完成大一統!)
(看客:可惜了。)
後世對王猛評價極高,唐朝追封古代六十四名將,宋代的武廟七十二名將,苻秦丞相王猛皆位列其中,後世更將他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列位看官,這王猛的故事,到此便講完啦! ”
故事講完,臺下看客如痴如醉。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中,有一人正在奮筆疾書,將趙無量說的一字不漏全都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