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半個月,慕華年每天都規律地晚起、施針、午睡。劉氏經過慕華年這大半個月的調理,頭疾改善了不少。不過,慕華年這段時間一直宅在陸家,大門都沒邁出過一步,悶得有點受不了。

在聽到劉氏要去鎮上一趟,慕華年強烈表示也要跟著去逛逛。不管鎮上有沒有好玩的去處,就當出去看看透透氣。

慕華年去鎮上主要是想去逛逛古代的書店,看看有沒有一些好看不費腦的小說遊記,買兩本來消磨下時間。

來到這個叫大瑞的朝代,而且還是在鄉下,一點娛樂生活都沒有,過去半個月真的是無聊得要死。繡活她就三分鐘熱度,陸盈虛給她畫的那枝桃花,她就印著勉強繡了一朵,就再也不想拿起繡花針。陸盈虛屋裡的書,通篇的之乎者也教條說理,讓人看得頭大昏昏入睡。

聽說古代的筆墨紙硯書籍的價格很貴,慕華年於是揣了二十兩,簡單收拾一下,懷著興奮期待和劉氏一起出門了。

劉氏主要是去繡鋪交貨,還有之前慕華年送給她的素帕也繡上了花,一起拿去繡鋪看看能賣多少錢。

流水村到鎮上,單靠雙腿走大概要一個多時辰。以往劉氏去鎮上,為了省下兩文錢的車費,都是早起走到鎮上。考慮到慕華年曾經是個一個官家小姐,可能走不了那麼遠的路,劉氏就帶著慕華年去村頭搭趕早去鎮上的牛車。

“張嬸,這麼早啊,又去賣鹹菜和雞蛋?”

“是啊,趕早去能佔個好位置。”

“張嬸,流水村就沒有比你更能幹的女人了。你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李嬸,我哪能跟你比。你看你賣的香腸,給家裡都蓋起了新房,你才是流水村最有本事的女人。”

“哪裡,這都是運氣好。”

“……”

趕牛車的一個少年幫兩個婦人把要賣的貨物抬上牛車,少年膚色黑,捲起的袖子露出手臂上結實的肌肉。

“二牛,今天由你來趕車了?”

“我爹他今天有點不舒服,讓我來趕車。”

“真是能幹又孝順的小夥子,準備要娶媳婦了吧?”

“沒,沒呢。”

“哈哈哈,還害羞了。”

趙二牛被張氏和李氏說的不好意思撓著後腦勺,臉色黑紅黑紅的,像豬肉攤上賣的豬肝。

慕華年看到少年害羞的憨厚模樣,忍不住笑出了聲。

少年聽到像鈴聲般清脆的笑聲,抬起頭看向發出笑聲的慕華年,臉色越發像豬肝了。

“劉嬸,你也要去鎮上交貨啊。”

“是啊,要去交貨才行,不然就要延期了。”

車上的張氏幫忙把裝著著繡品的袋子拿上車,又伸手拉劉氏一把。

“咦,這個小姑娘是哪家的孩子?”張氏看到跟在劉氏身後的慕華年,好奇問道。

“哦,這是我孃家的遠房親戚,過來看看我。”劉氏不想讓村裡人知道慕華年的真實身份,怕有些人別有用心懷有企圖,便扯了個謊。

“原來是遠房親戚,小姑娘長得真標緻啊。”張氏認真打量著慕華年發自內心地誇讚。

“十幾歲的小姑娘,水靈水靈的,怎麼都是好看的。”旁邊的李氏湊過來說道。

慕華年裝成小姑娘被誇得不好意思,乖巧地坐在劉氏身旁。不經意一瞥,看到坐在對面的挨著張氏坐著的一個少女,落寞地低著頭。

可能發覺慕華年在看自已,程語尷尬地嚮慕華年笑了笑。

原來程語的臉頰側有一塊巴掌大的青色胎記,因為這塊胎記,小時候被村裡的小孩叫醜八怪,導致程語內心很是自卑。長大後不喜歡與別人交往,即使與別人說話也不敢抬頭。

正值妙齡,哪個女孩不希望自已美美的?

慕華年也向程語回了個微笑,出於禮貌便不再盯著對方看。

“二牛哥,早啊。”

小女孩圓臉膚色紅潤,長得很討喜。一身粉色羅裙,手腕上還戴著銀鐲子,在鄉下能這樣穿戴,家裡條件應該很好,也很受家人的寵愛。

“早上好。”趙二牛憨厚地回應。

孫小花像喜鵲一般歡快地說著,“二牛哥,我娘要帶我到鎮上買布做身新衣裳,你說我適合買什麼顏色穿起來好看呢?”

“你穿什麼顏色都好看。”趙二牛跟多數男生一樣,對於穿衣顏色搭配是一頭霧水。

“二牛哥,你也太敷衍了。”孫小花不滿意趙二牛的答覆,又很快恢復笑容,“你知道我娘為什麼要給我做新衣裳嗎?因為過段時間就是我十四歲的生辰了。”

孫小花眨著亮晶晶的雙眼看著趙二牛,趙二牛卻直白說,“祝你生辰快樂。”

“再過一年我就及笄了。”孫小花捏著衣角低聲說道。

“哦。”趙二牛不理解孫小花為什麼要跟自已說這個。

孫小花見趙二牛像根木頭一樣,不明白自已的心意,心中暗惱,跺了跺腳撅著小嘴上了牛車。

車上的婦人們哪能看不懂孫小花的對趙二牛的心意,互相心領神會地笑了。

慕華年靠著車欄杆也看的津津有味,情竇初開的少女,未知情為何物的少年,比電視劇演得生動有趣多了。

孫小花剛上牛車坐定,何氏就揪著她的耳朵訓道,“你一個女孩子,怎麼就不知道矜持點。”

“娘,疼,放手。”孫小花摸著耳朵求饒。

“小花也準備成大姑娘了,何嬸打算說親了沒?”李氏打趣說道。

何氏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這孩子啥都不會,誰家會看上她啊。”

“我就看上了,只可惜我家的兩個小子都定下了人家。”李氏笑著說。

“你家大郎二郎都是能幹的,定下的姑娘聽說也不錯,我家小花是比不了的。”何氏無奈地看了眼孫小花。

何氏嘴上說著嫌棄,手上卻幫孫小花理了理有點雜亂的劉海。

“小花這孩子有福相,會給夫家帶來好運的,公婆肯定很喜歡。”

孫小花伸頭看了看趙二牛,小圓臉慢慢地變成粉紅臉。

趙二牛見車上的人坐得差不多便收起了腳踏凳,熟練地趕著牛車往小鎮的方向去。

一路上,車上的婦人們有說有笑,慕華年此時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就在車上靜靜地聽著,不搭話。晚上睡得遲,早上醒來得早,慕華年戴上幃帽後,很快就打起了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