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陸家出來後,陸芙蓉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鬆快,就像被繩鎖緊捆了十幾年,突然間被全部解開,全身上下有說不出的舒松自在。

陸芙蓉跟著裴元的馬車一直走到村頭,慕華年和陸盈虛正站在路邊等著。

裴元轉了轉白玉扇,撩起衣袍,帥氣瀟灑地跳下馬車,陸盈虛心裡的白眼快翻抽筋了:又來了。

“怎麼樣?”慕華年走到陸芙蓉身邊問道。

“我以後和陸家沒有關聯了。”陸芙蓉發自內心地開心,原本無神的雙眼變得有光了。

裴元拿出老陸家人簽字畫押的賣身文書,遞給慕華年,“這個戲不好演,好在還算順利。”

慕華年拿過陸芙蓉的賣身文書快速掃了一眼,然後眼都不眨地就撕掉了。

“慕姑娘,你……”

陸芙蓉被慕華年的舉動驚到了,她沒有想到花了一百兩才簽下的賣身文書,慕華年沒有猶豫說撕就撕。

慕華年手中撕碎的賣身文書,隨風而逝,“陸姑娘,從此你就自由了,以後就為自已而活。”

陸芙蓉自打十歲起,不管是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大的委屈,都能忍住不掉一滴淚。可是現在,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已,兩行清淚滾滾而下。雙腿一曲,徑直向著慕華年跪下,“慕姑娘,你的大恩大德,我無以為報,以後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慕華年把陸芙蓉拉起來,“我暫時不需要你為我做什麼,你先好好活著。”

陸芙蓉的眼淚又落了下來,“我會的。”

慕華年拿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交到陸芙蓉的手裡,“這些錢你先拿著,我事先宣告,這個錢不是白給你的,以後有錢了要還給我的。”

怕陸芙蓉不肯接受銀票,慕華年編了個說法讓陸芙蓉收下。慕華年剛剛賣給裴元一個藥方,賺了三千五,慕華年現在覺得自已財大氣粗得很,區區五十兩而已,小意思。再說了,如果沒有陸芙蓉事先告知老陸家和江玲對自已的算計,估計自已要被吃得骨頭都不剩了。

陸芙蓉用洗得發白的袖子擦著眼淚,感激說道,“太多了。”

“不多,我有錢。”慕華年擺手說道。

“以後有什麼打算?”陸盈虛對這個在老陸家吃盡苦頭的妹妹還是很心疼的,只是自已現在也沒有能力安頓好她。

慕華年看向裴元,粲然一笑,“裴少東家,你家應該還可以放得下一個姑娘吧?”

“沒有問題,陸姑娘可以暫時先在我府裡住下,找到出處再說。”

既然要跟慕華年合作,多賣幾個人情給她也無妨,反正又不是什麼難辦的事。

“芙蓉,你先跟裴公子去他府上,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慕華年能想到的就是幫陸芙蓉先找到一個安身之處,在這個世界未婚女子禁止外出行商坐賈,慕華年確實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陸盈虛也沒有反對慕華年提的建議,一個小女子獨自在外確實不安全,有大戶人家庇護著就安全多了。

“我都聽慕姑娘的。”陸芙蓉看著慕華年,無比信任。

“那好,陸姑娘就跟著我去裴府。天色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慕姑娘,陸公子,你們到了縣上,記得跟我說一聲。”裴元說完,提著袍子優雅地上了馬車。在裴元的授意下,陸芙蓉也跟著進了馬車。

馬車車輪滾動時,陸芙蓉掀起簾子,望著逐漸遠離退後的流水村,似乎像夢一般,這個她生活了十五年的村子,一步也沒有離開的村子,終於可以脫離它了。

目送裴元和陸芙蓉的馬車離開後,慕華年和陸盈虛就回去了。

陸盈虛守孝期將至,準備回縣裡的書院繼續求學。陸盈虛和劉氏這段時間,把需要帶去縣裡的一應衣服物品,一點一點地收拾整理起來。

慕華年本來就沒有帶多少東西來,所以也不需要怎麼收拾。從楊府帶來的一些衣服,慕華年還想丟了。反正現在手裡有錢了,幹嘛還要穿舊衣服,肯定買幾套時新流行的料子穿穿,像裴元那樣穿綾羅綢緞,享受生活,這才是賺錢的意義所在。

在流水村的這段日子,日子過得平淡又偶有漣漪。成功治好了慕華年前世晚睡的壞習慣,在這裡,慕華年慢慢習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節奏,沒有前世身體的疲憊感,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是飽滿充盈的。慕華年有時候覺得這樣過得也不錯,不過人生在世,該拼還是得拼,來到這個世界也不能躺平,要想過得好,還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不過,在流水村也認識了一些真誠的朋友,慕華年覺得離開前應該給這些朋友送一份禮物。畢竟,很多時候一旦離開,或許就再也不會再見面了。

慕華年給孫小花、曾青和程語專門挑了三枝做工精緻的珠釵。因為孫小花和趙二牛最終在兩家人的商議下訂了婚,年底成婚。慕華年想著到時候忙著出診沒有時間回來吃她的喜酒,便提前買了一對纏枝花樣的銀鐲子,還有一匹大紅色綢緞,當是提前給孫小花作添妝了。

孫小花不捨慕華年離開,剛開始她是有點嫉妒慕華年,可是相處時間久了之後,才發現是自已狹隘了,慕華年根本無意她所在意的東西。跟慕華年在一起,真的很快樂。不過她心裡很清楚,像慕華年這樣謫仙般的人物,一個小小的流水村,留不住。孫小花也大方地祝福慕華年,所願皆成功。

慕華年從孫小花家出來,路上正好碰到江玲。江玲一看到慕華年,眼中的恨意似乎要噴湧出來。

明明是她先算計別人的,只是技不如人遭反噬,憑什麼還恨上別人了?只許她算計別人,不許別人反擊,乖乖忍受?當別人都是傻子不成?

慕華年想不明白這些人都腦回路,現下不想計較那麼多,準備離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和平相處,誰也不惹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