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包圍圈
血殺英雄裝備怎麼獲得 愛不由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十三世紀開始,蒙古諸部逐步完成統一。公元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鐵木真召集全蒙古的貴族首領們在斡難可源舉行忽裡臺大會,鐵木真被選為蒙古族最高首領,正式建立蒙古帝國,鐵木真亦尊稱為“成吉思汗”。此後,蒙古帝國便開始了多年的對外征服戰爭,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攻城掠地,蒙古帝國版圖日益擴大。
此時身任南宋平章軍國事的韓侂冑未作充分準備,便貿然發動北伐。欲想透過北伐緩解內部矛盾,史稱“開禧北伐”。然而金軍方面早有準備,四路大軍進攻皆以失敗告終,金軍卻趁勢南下,似有要滅掉宋王朝之舉,面對如此局勢,公元1208年南宋王朝與金朝簽訂了“嘉定和議”,和議條款為:兩國境界仍如前;嗣後宋以侄事伯父禮事金;增加歲幣銀帛各五萬;宋納犒師銀三百萬兩與金,疆界依舊。宋朝皇帝與金朝皇帝的稱謂由以前的侄叔改變為侄伯。這等屈辱條約,使的宋朝對金國更是恨上加恨,只是誇何實力不濟,只得接受事實。
蒙古國在滅掉西廈後,便派遣使臣與宋朝提議聯合攻金,作為回報,蒙古同意滅金後將曾經的北宋故都河南全境歸還於宋。
宋朝跟金國乃百年世仇,當年“靖康之恥“更是如烙印般刻在宋人心中。金國給宋朝造成的傷害與屈辱,讓人無不感到憤怒!苦於沒有機會能一雪前恥,不得不忍氣吞聲。
當時蒙古國迅速崛起,正大舉進攻金國之際,這讓南宋看到了復仇的希望,如若與蒙古結盟,此乃徹底打垮金國的唯一機會。南宋王朝怎會輕易錯過?
當時,朝廷中許多人紛紛贊同南宋與蒙古結盟,當然會有反對者,而蕭天傑就是其中一個。他們知道蒙古國的迅速崛起,會一直對外擴張。宋雖與金國有著血海深仇,但兩國面對強大蒙古國,卻有著唇亡齒寒之關係,一旦滅掉金國,那蒙古國的下一目標無疑就是南宋!
可惜南宋皇帝及支援派低估了蒙古國的野心;更被眼前報仇雪恥,滅掉金國的絕佳機會給矇蔽了雙眼。於是,南宋與蒙古開始結盟,一同攻打金國。
蕭天傑父親與蕭天傑一同被任命為先鋒大將軍,父子率領一路軍隊北征。蕭天傑本不願去,可身為一員武將,為國效命乃身上職責,於是只能應允前去。而當時赤木兀正是蒙古軍隊副帥,於是兩軍匯合一起聯合進攻。
蕭天傑與赤木兀年紀相仿,同為年少有為之士,自有惺惺相惜之心。雖然蕭天傑對蒙古韃子仍存戒心,但卻把赤木兀當成兄弟一般。
兩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下金國不少城池,劍指金國都城開封。兩軍統帥商議由蕭天傑父子率兵正面進軍開封,蒙軍從側翼迂迴前進,然後兩軍再一同進攻,一舉拿下開封城。
開封乃金國都城,金人集結大軍誓死守衛開封,同時也派出重兵在路上設伏,意欲給入侵者來個攻其不備,給其一個下馬威。果不其然,在行軍至一個險要隘口時,蕭天傑父子陷入了金國軍隊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