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聽汕王殿的下口中,大奉聽上去像是一個文明大國,可本王一路走來,似乎沒有感受到殿下說的那些!”

慕容信德嘴角掛著諷刺的笑容,略微卷曲的茂密鬍子,都沒能將這笑容遮掩住。

“大奉一直以弈棋起源地自居,可我們竟連幾個真正懂棋的人都沒有瞧見,本王為方便與大奉人交流,還特地帶了幾位棋師過來切磋,也不知是不是沒有遇到真正好的對手,強者都被皇帝陛下請到了京都來?”

慕容信德這話裡滿是陷阱,蕭環山若說不是,那就代表大奉連能拿得出手的棋手都沒有。

可若說慕容信德等人是沒有遇到好的對手,那便直接送給對方挑釁的機會了!

慕容信德見蕭環山遲遲沒有接話,笑得更加得意:

“莫非是輸怕了,連話都不敢接了!”

他這話不只是說給蕭環山,還說給一道而來的兩名北丹使者。

大奉這隻肥羊連反抗的膽量都沒有,他們聯手,必定可以快速將大奉吞下!

“看來先生此次來要失望了,大奉人連您的高徒都比不過,與您更加不是一個境界的!”

他又遺憾地朝後面的西秦棋聖木葛禮看了過去,指了指自己的腦子,向下壓著嘴角:“下等人,這裡肯定要差的多!”

他這話雖然用西秦語說的,但那囂張的表情,景德帝已經將他話裡的意思猜了個七八分。

雖然早就已經分析出了西秦人的來意,但聽他如此羞辱他的國家,他的子民,景德帝還是無法剋制地動起怒來。

“安親王可能不太瞭解我們大奉人,大奉人謙遜,都會給客人留三分顏面,這樣客人才會高興!不過有些人的確不能給太多臉面,不然貼了太多臉皮,他會認不清楚自己長什麼樣子,安親王覺著呢!”

景德帝平時看上去的確和善,像是一個愛笑的鄰家大叔,但那是在沒有發怒的情況下。

盛怒下的景德帝不怒自威,膽子在大的人在他面前,也會不由自主地低下頭。

此話一出,滿室皆靜。

保守派暗怪景德帝衝動,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官家這態度,為他們出了口惡氣!

沐雲書更是在景德帝看過來時,暗暗給他豎起大手指,看得景德帝傲嬌地翹了翹嘴角。

閨女誇他了,好高興!

嗯,低調,不能表現得太驕傲!

景德帝的小動作都被沐雲書看到了眼中,她心中感慨,前一世皇后孃親病逝,父皇也重疾纏身,以至於後來各國欺辱大奉,纏綿病榻的父皇再沒能力給大奉撐著這口氣!

好在這一世皇后孃親沒事,父皇也沒事,西秦等國再想敲開大奉的國門,得看他們答不答應!

慕容信德則是沒想到大奉皇帝的態度竟然這麼強硬,是誰給的他底氣?

慕容燕冷笑著對父親道:“父王,這很好,大奉有一句話叫不見棺材不掉淚,他們既然敢應戰,咱們就狠狠打他們的臉!”

不過這話,他並沒敢大聲說,他自己都不知道,打出去的巴掌接連落空後,對大奉的輕視也不由自主地收斂了不少。

慕容信德也是如此想的,便朗聲道: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大奉還有棋藝高手?那不如叫出來,與我等切磋一番如何?”

“安親王遠道而來,不急於一時!對弈一事,可以等你們養足精神再說!”

逃避是不可能的,不過景德帝得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

皇弟和晟兒的病還沒有痊癒,現在不是接下挑戰的時候。

“而且比一局也說明不了什麼,安親王這般有興致,不然我們多切磋一場!”

景德帝知道轉敗為勝的關鍵就在這少年組,便將選擇代表國之未來的少年進行比試的想法說了出來。

慕容燕想起那個贏下泥犁的大奉少年,臉色不大好看,低聲與父親道:

“大奉人太狡詐了,竟想到用這種應對之策!”

慕容信德給了兒子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又笑道:

“那不如這樣,西秦出五人,大奉出五人,五局取三勝,如何?”

聽到這個提議,景德帝牙關緊咬。

西秦使團裡的棋手,肯定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就算皇弟與晟兒都贏了,另外三局也沒有太大勝算。

可現在討價還價就會失掉作為國君的風度,正猶豫不決時,看到皇后朝他堅定地點了點頭。

是了,這個時候不能退,他若退半分,大奉人的脊樑骨就會矮半寸。

他不能讓西秦人看出他們有半點退縮和害怕,要讓對方知道,輸,他們也要咬下對方一口肉來!

“好,朕,應了!”

這如洪鐘般地聲音震得西秦人耳膜都有些痛了,本以為大奉皇帝會不知所措,會想辦法推脫,找理由拒絕,或者提出比試他們的長項,可這些竟然一件都沒有發生!

他們態度強硬,直接接受了挑戰,就好像在說,若是你們敢侵犯我們的土地,我們也沒有那麼多廢話,打就完了!

見那兩個北丹使臣不知在小聲嘀咕著什麼,慕容信德捏著沙包搬的拳頭,冷聲道:

“好,本王期待比試的到來!”

目的已經達成,慕容信德就沒有再說旁的,靜靜看起歌舞來,等宴會接近尾聲時,他又讓僕人抬上了一樣禮物。

是一件單扇小屏風。

屏風前後都繡著圖案,兩面的圖案皆是一隻撲蝴蝶的貓兒,不算栩栩如生,但這樣的雙面繡技藝已經失傳,所以的確讓人驚歎。

慕容信德滿意於這些驚訝的目光,走到殿中指著那扇屏風道:

“本王來大奉時不知道要帶些什麼禮物,聽聞有人傳雙面繡源於大奉,可在大奉卻尋不到一樣像樣的繡作,便想帶一副真正的雙面繡給皇帝陛下開開眼!”

心情沒有舒暢多久的景德帝又心塞了!

八王之亂讓大奉元氣大傷,這些年他將重點都放在了發展農力之上,的確沒有過多關注過這些失傳的技藝。

這西秦使團為了抹黑大奉的確下了不少功課,他知道破鼓效應,今日西秦掠奪走雙面繡技藝的起源之處,明日其他國家就會惦記上別的東西!

可他拿什麼來反駁呢?他的確一時間尋不到比這小屏風更出色的繡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