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
沒錯,就是伏念。
實際上,當初一開始,星主這個位置,新興的酉魄國獲得的機率卻更大一些。
至於為什麼這個頭銜,最終落到伏唸的頭上,其原因是:
酉魄雖是一個新興的國度,但由於他們佔據瑪雅疆土的緣故,聖石(靈石)以及其他修煉資源,相對程度下是不缺的。
當然,即便如此,酉魄也有缺少的東西。
比如:修行功法。
畢竟,東西方五大主流修行體系,都繼承於上古乃至太古的傳承。
可酉魄呢?
哪怕竊瑪雅之國,得到的也只是些許殘篇而已……
酉魄除了缺少修行功法,還缺什麼呢?
那便是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
於是,酉魄便有了所謂的【深藍人才一鍋端】計劃:
即以豐厚的報酬,從深藍各地收攬了一大批人才;以近乎洗腦的手段,將那些人才永遠留在酉魄。
也正是因為這計劃,所以,那些本應屬於深藍各國的人類貢獻度,以及人類科技,現在卻是直接變成了酉魄的了。
雖說現今華胥強者進入神榜百強的人數,比酉魄跟大秦加起來還多。
但問題是,這些只佔參考因素的40%,而代表著人類文明發展貢獻度的60%,才是真正的決定因素。
也正因此,當初的酉魄才會毫不猶豫、且一反常態地支援這個評選提桉。
可是,讓酉魄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華胥方竟然直接拿出了,代表著四級宇宙文明的一切科學技術結晶。
如此一來,酉魄哪怕有人才招攬計劃的加成,可它的總貢獻度,頂多相當於1+級宇宙文明的部分產物。
1+級宇宙文明部分產物,又怎麼去與代表著4級宇宙文明一切成果相比?
因此,最後的結局卻是華胥碾壓式的勝利。
於是乎,深藍第一任星主就此敲定了。
有一點要額外提及的是,星主並非深藍之主,只是相對程度下深藍的決策者而已。
星主這個職位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
就像:一些決定人類走向的決策,雖說星主是名義上的最高決策者,但這個決策最終,還是需要舉行圓桌會議才能做出決定。
星主選出之後,他們又敲定了部分資源共享策略。
如:深藍星星空語——靈言。
如:五大修行體系的全球化推廣以及普及。
如:深藍各地國際性學府的建立……
就如同現在,那些西方學生說的便是靈言。
當然,也有說華胥語的。
原因很簡單,入鄉隨俗,到別的區域生活學習一些當地語言,這不是理所應當嗎?
就跟你到別的國度,需要學習該國官方語言,為什麼別人來華胥就不需要遵守這個?
難道,華胥人就天生低人一等不成?還是數百年前的岐黃時代,跪久了,骨頭軟了,怎麼都站不起來了?
還有,現在已經進入深藍共同體、深藍一體化時期,就別拿以前的老黃曆說事。
可即便這樣,依舊有一些還在跪著……
深藍共同體建立之後,地域,民族,種族,國度……
若真是著眼於全人類的發展程序考慮,那麼以上這些,我們就應該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去對待。
孔聖曰:有教無類,佛祖雲:眾生平等,上帝說:生靈無分貴賤……
其實人與人保持平等的關係,幾千年前的聖人們,早就看的通透了。
當然,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理想國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現今那些資源掌控者不願意,就是現在的時代格局也不允許。
靈能時代的到來,以及階梯式的發展,大大超出了現代社會的發展走向。
一切的社會程序,自然也不能按部就班了。
假如:現在深藍星上的每一個國度,全部回到封建社會,建立原本的封建王朝,開啟真正星際帝國爭霸時代。
可即使這樣,整個靈能時代依舊會向前發展,完全不受社會性質的制約,就像上古乃至太古時期那樣。
這完全是因為修行時代的發展潛力,遠超社會文明推衍的程序!
不然的話,太古人皇也不會征戰於維度之外了。
社會的演變跟人類文明的發展,本就沒有絕對的掛鉤。
不說太古時期的皇朝,就算只是上古時期的王國,隨便拎出一個,都能吊打整個玄黃宇宙內的一切文明好不。
當然,若是有更為先進的社會形態,我們還是考慮向其過渡。
畢竟固步自封,將來很可能會被動挨打。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深藍共同體的建立。
按照原有的社會推行整個靈能時代的程序,也不是不可以。
但問題是,明明有更好的,你為什麼非要固執己見,默守陳規呢?
古時,那是因為資源無窮無盡,才無需演變。
可現在的時代就不同了,哪怕資源已經達到無限,可無限也禁不住無限的的多少分之一,進行堆疊式的劃分啊!
N/4,N/3,N/2……
就像這樣哪怕有無限(N)資源又如何?
禁得住上面這種分配方式嗎?
而在推動社會變革的同時,我們又能在節流的情況下,同時向星空開源,使得深藍可用資源再次增加。
如此一來,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同樣社會的變革,帶來更多的是全人類的進步。
就像以前那種時代,哪怕邁入修行,強大的也不過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人罷了。
而絕大多數人呢?
他們依舊生活在底層。
修行?官府施捨你才有機會。
而這一點對於整個人類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要想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穩步進行,我們要的不是所謂的精緻利己主義,而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就像以前,正是那些人類的先驅者前仆後繼,才有了我們現在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當然,雖說深藍共同體的建立,也不能保證全人類都能絕對平等的享有資源,但有總好過沒有。
就像以前你在江河中求生,現在扔給了一根救命繩索,你是攥住?還是不攥?
我們不能奢求享有絕對的公平,畢竟,人類又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
現在所做的,也不過是給那些在苦海爭渡的人們,一個看到彼岸的機會罷了。
至於有多少人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又有多少人會錯失良機,這一點全然靠個人的機緣與努力。
深藍共同體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就像:當初把商定建立深藍共同體的那一年,定為神啟元年。
至今已過去一年之久,而一切的規劃與建設,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起碼,星主定了,星空語定了,以及同一般等價物靈石畫對鉤的深藍幣也定了。
就連深藍的國際性學府,都已經建了二十多所。
二十多所國際性學府中,華胥就佔了兩所。
一個是:帝都長安的太學。
另一個是:中州潁川餘年的餘年學府。
至於華胥區域其他的國際性學府,目前現在還在建設之中。
就如:巴蜀青城的巴蜀劍宮,齊魯秦慕的星空學院等。
當初在長安建立太學的原因,這一點不用解釋,也都明白。
畢竟,長安以前可是華胥的帝都。
至於為什麼華胥的另一個國際性學府建立在餘年呢?
難道是,因為這裡有兩位神榜前十?
當然,不排除這是考慮因素之一。
實則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餘年是深藍星上最發達的城市。
而且,沒有之一。
呂洞玄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已經把這裡打造成真正的星際堡壘。
現今的餘年,可是擁有著整個深藍最為先進的科技。
其科技的先程序度,以及領先度,甚至就連坐落於長安的靈科院,都難以望其項背。
現在哪怕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
深藍最先進的科技研究中心,不是華胥的靈科院,也不是大秦牧神司,更不是酉魄的集英會,而是華胥的仙啟園。
仙啟園掌握著深藍最為先進的科技,又有著兩位神榜前十坐鎮。
在加上呂洞玄又是一個十分開明之人,也正因此,深藍各個區域分別派遣學生來此取經問道,精研科技……
畫面重新轉向現在的餘年學府,正在往校門走去的呂洞玄,他的光腦中突然收到一個訊息。
隨即,呂洞玄下達指令後,在他的面前探出一個有形無質的介面。
呂洞玄隨意點開之後,那全息投影向他遞來了一個信函。
而這信函的署名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