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明?聽到槿嘴裡說出的這個詞。

顧維愣了一下,眼中飛快閃過了一絲異色。

好幾次.這玩意兒居然和【周】有關?按照當初槿的介紹。

這片宇宙從誕生至今過去了數百億年,在不考慮初代文明這個爭議物件的情況下,總共只有三個文明觸及到了古塔高層也就是極化裂隙能的相關領域。

現如今的星海屬於其中之一,剩下的兩個則是【虛光】文明和【周】文明。

其中【虛光】文明距今約有四千七百多萬年,是三者中最弱的那個,截止到消亡都沒發展到星海文明目前的高度。

但【周】文明就不一樣了。

它可以追溯到十五億七千萬年之前,文明程度在三者之中屬於最高——譬如周的陪都遺蹟中出土過一張刻有暮光扳機的微波輻射圖,很多星海學者都認為這是【周】的遺留物。

誠然。

已經接觸過暮光扳機的顧維米洛等人自然知道,微波輻射圖真正的源頭乃是初代文明,與【周】無關。

但能夠讓主流觀點產生上面那種判斷,也足以窺見【周】文明的發達程度了。

隨後顧維抿了抿唇,對槿問道:“槿,這啥矩陣素和【周】有啥關係?”

槿像是抱著暖寶寶似的摸了摸諾諾小腦袋,開口說道:“紀輪矩陣素是【周】文明發現並且命名的一種物質,名字裡的紀和輪在周文明曆法中都代表著相當長的時間週期。”

“精確的跨度目前史學界還存在一些爭議,不過一個‘紀’大致在八千到一萬年之間,至於輪要更長一些,大致在五到六萬年,差不多是紀五六倍的樣子。”

顧維邊聽邊點了點頭。

地球上的華夏倒是也有輪和紀的說法,不過都只有十二年而已——輪和十二生肖的輪迴週期有關,紀則是歲星也就是繞太陽一週的大致時間,剛好也是十二。

同時除了輪和紀,古華夏還有20年的“一運”,以及60年的“甲子”等等。

此外西方也有一些類似概念。

例如比較小眾的羅馬財政週期十五年,以及更加大眾的禧年也就是五十年——千禧年這個詞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

接著槿頓了頓,繼續說道:“周文明的疆域幅度比星海還要更加廣闊,當疆域與時間相結合的時候,積累下來的資料更是誇張到了極點。”

“而對於一個頂級文明來說,這些資料可不像垃圾那樣隨意就可以丟棄,因此在很長的時間裡,周文明都在尋找著更高效的資料儲存方式,甚至將它的關注序列排到了相當靠前的位置。”

顧維再次一愣,心中有些意外:“資料儲存?”

“你可別以為這是小問題,”似乎是猜到了顧維的想法,槿拉出了一行資料:“對於任何踏出母星的文明來說,資料儲存都是堪稱命脈級的大事兒。”

“以你的地球為例吧,所謂一個文明的資料總集可以分成數字化以及非數字化兩個部分,數字化資料就是電子文件、網際網路內容、資料庫、音影片等等。非數字化資料則是書籍、手稿、石刻、壁畫、建築、口述文化這些,需轉換為數字儲存量進行估算。”

“按照你之前描述的情況,地球上的數字化資料總量應該在150zb左右,也就是150萬億gb,每年增長20%都算是慢的了。”

“非數字化資料我簡單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個零點幾zb,簡單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槿所謂的估算方式很簡單。

地球圖書館藏書量大概在一億冊出頭,每冊平均數字化儲存量差不多約5mb(純文字)至500mb(帶插圖)。

所以總量估算約是65pb(純文字)至65eb(圖文並茂)左右。

繪畫、雕塑約5億件,每件高畫質3d掃描約1gb,歷史建築約1億座,每座建築3d建模資料約1tb,這裡加起來差不多是10eb。

瀕危語言5000種,每種記錄1萬小時音訊差不多是約100tb,總量估算約5eb。

剩下一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150zb左右。

“如果用傳統的4tb硬碟儲存,光是一個地球所需要的數量就不會低於375億塊,”槿隨口就說出幾個相當蝦仁的數字:

“哪怕發展出dna儲存,也最少需要700公斤合成dna——而這技術可比什麼太空電梯複雜多了,簡單燒錄些東西倒是容易,但想要工業化難度甚至與11.9%光速的引擎是一個級別。”

“也就是掌握dna儲存的文明,最少也都開拓了兩個以上的恆星系,那時候他們所要考慮的資料儲存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行星恆星尚且如此,一個常規星系呢?一個商業星系群呢?一個以幾百甚至上千萬星系為基本組成單位的文明呢?”

槿說出的話如同一顆顆耳根,重重砸落在顧維心頭。

接著槿把差不多恢復清醒的諾諾放回地面,拍了拍手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宇宙尺度的資料基本上都是以nb乃至db起步,涉及到文明層次的計量術語則是“太”,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顯示,當初周文明甚至開發了五個比藍橋還大的星系作為陣列處理中心。”

“在這種前提下,【周文明】在踏足高塔領域後的第二十萬年時,意外發現了一種可以儲存大量資料的物質。”

這次顧維跟上了槿的節奏:“是紀輪矩陣素?”

“嗯,就是它,”槿點點頭,將另一道頁面放大了一些:“紀輪矩陣素最早發現於黑洞碰撞後的特殊時空扭結區,是一種攜帶非定向磁單極鏈的拓撲絕緣體。”

“它的三維表面與四維體空間構成莫比烏斯環式導電通路,能無損傳輸約頓級..差不多是你們地球上10^23w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每一皮克紀輪矩陣素都可以儲存10^28位元的資訊。”

“同時由於它的超高凝聚態結構和生成的環境相當苛刻,也被稱為暗資訊凝聚體。”

“它的發現讓周文明的資料儲存壓力下降了一大截,在存檔方面可以徹底肆無忌憚的向外拓展,也同樣是因為紀輪矩陣素的存在,星海才能挖掘到大量關於先行文明的資訊。”

顧維這才心下了然。

原來是這麼個玩意兒.簡單點說,差不多就是自己撿了個u盤?“對了,”接著顧維又回憶起了槿最開始的那番話,繼續問道:“槿,你說的可惜了又是啥意思?”

“富集量不夠,太少了,”槿聞言掃了眼平臺上的探針,語氣有些惋惜:“你撿到的這簇紀輪矩陣素也就1阿克出頭,只能儲存普三階文明的完整資料,價值雖然不低,但也就僅僅是不低而已了。”

三階文明的完整資料?顧維摸了摸下巴。

當初槿在剛見面的時候就對地球下了個二階文明的定義,後來顧維有了能登入星海互聯的船員手環,便也主動搜尋了一下相關資料,大致搞清楚了這種x類文明的具體分類方式。

在星海文明之中。

從原始部落到最頂峰的仲裁國,一共被分成八個類別,也被稱為星海八階。所謂一階文明,指的就是行星層次裡那些比較落後的原始或者封建國度。

一階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能晉升到下一評級。

不過與地球上以工業革命為階段劃分不同的是。

星海對於一二階文明的判定方式,主要在於對物理框架的認知——只有認識到原子結構的文明,才能被歸類到全新的一個檔位。

這其實不難理解。

星海中能量.或者說能源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種,對於不同型別的生命而言,運用能量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但不管你是觸手怪還是三顆腦袋的人型生命,只要你順著能源往下研究,必然都會接觸到一個相同的物理框架,認識到相同的微觀結構。

因此對於這些初級文明而言,物理框架算上一個最具有普世性的劃分手段。

以地球為例。

按照星海標準。

地球突破一階文明的時間應該是1911年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結構模型之後,而非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的1769年。

而二階文明就是顧維穿越前的地球了,這類文明的標誌是沒有踏出恆星引力影響邊界,也就是恆星系內的文明。

至於到了三階文明之後定義跨度就複雜很多了。

在整個體系之中,三階到六階全都與恆星系有關。

所謂三階文明,指的是恆星文明中的入門檔,只要能走出恆星系的全都算三階文明。

簡單來說就是掌握可控核聚變保證氦-3燃燒效率大於99%,實現1%~3%光速的恆星系內行星際常態化航行等等。

四階文明要求會更精細一些。

譬如要要滿足採集效率突破25%,在多個恆星系內形成光年級物流網路,實現物質-能量雙向轉化並且質能損耗率≤0.0004%,可以構建恆星熔爐等等一系列複雜的要求,三階文明才能晉升到四階。

而五階文明就要更復雜了。

首先五階文明對掌控的疆域就有硬性要求,疆域範圍必須要覆蓋超過四萬個恆星系,並且上不設限。

技術上要直接掌握調控主序星核聚變速率的技術,可以精確操控恆星演化程序,並且構建恆星引擎實現恆星系整體位移,在恆星系內製造局域時空泡並且曲率驅動係數不會低於0.7五階文明之後則是恆星系文明的頂峰檔,也就是六階文明。

六階文明的要求同樣繁多。

比如要掌握輕鬆將氣態巨星壓縮成微型黑洞作為能源樞紐的技術,能建立恆星極區反物質農場,能利用恆星引力井構建跨軌道瞬時傳送網,隨隨便便就能把單一恆星系化作可折迭的卡拉比-丘流形等等.以上的三到六階,便是恆星系文明的全部分類。

與此同時。

六階則被稱之為準議員級文明,幾乎可以視作所有文明的終點,也就是常規情況下能觸碰到的天花板。

因為六階之後的七階與八階文明都屬於星海中當之無愧的統治者階層,能突破的可謂億中無一。

七階文明又被叫做議員文明,要求只有兩個:第一,走出星系。

第二能回溯/凍結全星系內時間流≤15普朗克時間。

而八階文明嘛又叫仲裁者文明,要求同樣簡單:掌握極化裂隙能。

七八兩階的要求在全文明體系中甚至可以說是最少的兩個,但能達到對應高度的文明卻也和要求一樣少到可憐。

根據顧維查到的資料。

星海文明從誕生至今,算上已經隕滅的在內,七階文明總共只有490多個而已。

八階仲裁者更是隻有寥寥十家.而顧維撿到的紀輪矩陣素數量不多,也就三階文明估摸著會感興趣。

三階文明咋一聽好像也還湊合,但別忘了,星海聯盟中的三階文明可不是獨立單位。

它們雖然科技水平比不上其他高階文明,但貿易通道卻沒被阻斷——三階文明大可購買其他裝置來承載自己的資料。

因此紀輪矩陣素的實際價值,要比它紙面上的更低一些。

隨後槿朝上方招了招手,很快有一個機械臂帶著個小瓶子從上方探下。

槿伸手將小瓶子握在掌心,看了幾眼後把它遞給了顧維:“喏,收好。”

顧維順勢將其接過,放在面前打量了幾眼。

小瓶子的外觀有點像是他穿越前喜歡用的科顏氏溜溜瓶,瓶身兩三厘米高,材質透明,內部看不到實物但卻有一股淡紫色的氣體在緩緩流動。

很明顯。

這股氣體應該就是所謂的紀輪矩陣素了。

一旁的甜慄見狀,也湊到了顧維身邊:“顧維,給我看看?”

顧維很放心的將小瓶子遞給了她。

甜慄接過瓶子後輕輕晃了晃,很小心的不去觸碰旋鈕:“這就是紀輪矩陣素呀我剛識字那會兒就聽說過它,這還是頭一次見呢,看來我的七百九十六版尋寶訣還是很有用的嘛.”

說著說著。

甜慄忽然想到了什麼,臉色一僵,飛快的瞥了米洛一眼:“船長,我可不是故意的嗷,冤有頭債有主,要找就去找顧維.”

米洛一臉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