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小娘數次想要害她們,差點將她們害死,她姐姐為了不讓她們的小娘認出她們,只能是將自己的臉用汙漬抹得髒兮兮的。又躲到了橋洞處。為了讓姐妹倆活下去,她姐姐什麼髒活累活都幹過。
聽到兩姐妹的身世,江凡感慨難怪洛清雪天賦如此之高,原來是商人世家出身。
她們家那個小娘還真是惡毒,佔了人家家產不說,還想要趕盡殺絕,初見洛清雪時,她那一身的防備,估計就是她們那個小娘造成的。
甚至她們父母的死,跟那個小娘都有關係,謀財害命啊。
想到對方家裡開了個造紙工坊,江凡心頭微動,他不是正愁會出現盜版嗎?
若是能夠將洛家的造紙工坊幫兩姐妹搶回來,哪怕活字印刷的技術外流,他也不用擔心了。
或者,等晚上洛清雪回來時,可以跟她好好聊聊。
………………
桃月湖,此時的映月樓中,正值下午時分,樓中吵鬧的聲音,讓整個映月樓顯得熱鬧非凡。
看著高朋滿座的大廳,春三十娘滿臉春風,比起之前的映月樓,整個映月樓的生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樓前的兩首詩,以及她特意傳出去的,關於一首妙曲的訊息。
想到如今的生意,她感覺自己那三百兩銀子花得一點都不虧。
若是可以,她甚至還想從江凡那買幾首詩詞,或者是曲譜。
可惜,她那天太過高興,忘了問江凡住哪了,若大個桃城府,她想找到江凡都難。
不過,說起來也是,若是知道江凡在哪,估計此時江凡家都要讓那些文人才子給踏破。
現在整個桃城府都在討論江凡的兩首詩,有人甚至隱隱將江凡比作詩仙再世了。
此時的映月樓內,熱鬧非凡,映月樓外,也有不少人駐足,他們在看樓前掛著的兩首詩文,全都在那評頭論足的。
在樓處一處空地處,五人站在那。
為首的老者,乃是當朝太師李長風,身後跟著的四人,分別是桃城知府黃光信,通判顧城。
團練使李子禾,戶部六品從事趙德才。
半月前,新皇登基,欽天監夜觀天象,算出桃城府會遭遇百年雪災。
為穩定朝局和新皇登基可能造成的民心不穩,太師李長風親自領命前來預防雪災,他於三日前抵達桃城府。
他來此,就是想看看桃城府這幾天流傳甚廣的兩首傳世佳作。
對這位當世大儒,文人領袖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具吸引力。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好詞!”太師李長風嘴裡發出一聲輕嘆。
六十多歲的他,看起來精神亦亦,黑鬚雖長,卻也讓他多了幾分儒雅和正氣。
但此時他眼裡多了幾分蕭瑟和落寞,還有幾分身不由己的無奈。
“高處不勝寒,人生如詩,詩若人生啊。好一句高處不勝寒!”李長風細細自喃著,臉上的苦澀濃了幾分。
這時,他將目光看向另一首詩詞,嘴裡再次輕念出聲。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這句幾得有幾分蕭瑟,還有幾分鬱郁不得志,此人倒是有幾分狂傲幾流!”
輕喃間,李長風看向身後步入中年的知府黃光信,淡淡道:“光信,這寫詩之人,可知身在何處?”
知府黃光信聞言,連忙回道:“回太師,下官問過映月樓老闆娘,她也不知道那人身在何處,不過,既然他為映月樓寫詩,花魁節決賽當日,他應該會出現。”
“此人,倒是有幾分才學,就不知道他有幾分真才實學。若是可以,老夫倒是想見他一見。”撫了撫須,李長風再看了眼身後的詩,他轉身就朝前走去。
身後幾人看著他離開的身影,對視一眼間,眼裡露出一股複雜之色。
“李兄,太師這是……”黃光信湊到團練使李子禾身旁,小聲問道,這位是李長風的親侄。
“如今朝局動盪,奸相當道,伯父有心除賊,卻有心無力。那江凡之詩,勾起了伯父心中無奈,他這是生了愛才之心。”
黃光信聞言,愕了愕,光憑兩首詩,就對作詩之人生起愛才之心。這事怎麼看都感覺有些扯淡啊。
太師的愛才之心,可沒有那麼簡單,若能夠得到太師的看重,平步青雲怕也不是難事。
哪怕,如今奸相當道,可當朝能夠跟奸相對抗的,就只有這位當朝太師了。只是,就憑兩首詩就愛才,會不會太兒戲了。
作詩可不比當官,詩寫得好,不一定官就當得好。
“不過就是兩首酸詩而已,為官一任,可不是寫詩就可以的……老師實在是有些兒戲了。”
這時,跟在身後的青年語氣有些發酸的道。
他是太師李長風的關門弟子趙德才,也是戶部六品從事,此次是陪同太師前來預防雪災的。
說到這,他轉頭看向映月樓前掛著的白布長條,眼裡滿是嘲諷和不屑。
對黃光信等人拱了拱手,趙德才隨即跟上前行的太師李長風。
黃光信和顧城、李子禾對視一眼,也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隨即也跟了上去。
………………
蓮花巷這邊,江凡今天一天幾乎都在接待來進貨的掌櫃,西廂記銷售更是達到了五萬本,幾乎是十天的產量。
他沒想到生意會如此之好,本以為銷量可能只會有一半,三萬本的樣子,可哪想到因為洛清雪那出人意表的銷售之法,給他帶來了如此多的銷量。
當然,最主要還是西廂記的故事吸引人,再加上洛清雪幾乎將整個桃城府的書店全都跑了個遍,這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而且,他無意間問起一些書店的掌櫃,隱隱聽到,好幾家書店購的書,是銷往外地的。
這些人是看到了書的潛力,這是準備在其他地方也開啟銷路。
桃城府許多家書店,可不只有桃城府這有字號,有的甚至整個大夏都有店鋪。按照這個趨勢,光是西廂記一本書,可能銷量可達百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