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徹底分開了,自已賺錢自已留著,有了孩子不愁沒錢用,要是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我看他們家一年得花個二兩銀子,沒準還不止呢。”

家裡人多有多的好,要是遇到什麼事,全家人齊上陣,人少有人少的好處就是一年花不了多少錢。

季溫禾帶著她來到苗招弟家,介紹了一番,幾人坐在屋簷下。

趙小溪挺著肚子,在院中慢慢走著:“咱們兩家離得近,出門拐個彎就是了,你空了就來找我玩,我一個人在家也悶得慌。”

“是啊。”苗招地接過話,“我要出去割豬草,沈良要去豬圈那邊忙,她和她爹在家說不上什麼話,以後你們兩個多走動,有個說話的人。”

“唉,我知道了苗嬸。”

兩人在他們家說了會話,從院子中出來,往黃桂花家走時,丁紅葉問。

“嫂子,樹樁叔的腿是怎麼斷的?”

季溫禾把知道的都告訴了她。

“走吧,咱們去黃大娘家。”

去完他們家,接著去李春紅家,最後是趙三孃家。

看了一圈,認了人,以後見到就知道該叫什麼了。

不過村裡的漢子大多去鎮上做工了,沒有回來,等農忙時回來了,再讓她認認人。

從趙三孃家出來,已經晌午,能回家做飯吃了。

“走吧,回家做飯,你回去歇歇,一會飯做好了我去叫你們。”

丁紅葉挽著她的手臂,親暱地說道:“大嫂,我跟你一塊回去,咱倆一起做。”

“你是新婦,頭三天不用幹活。”

她笑著回:“大嫂不是說過,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沒必要遵守,只要我開心不就好了,走吧,大嫂,回家做飯。”

杜家。

杜父從鎮上搭驢車回來,一進屋看到母女倆,一個在刺繡的一個打絡子。

“爹,您回來了。”杜小小連忙起身。

他點了點頭,坐在板凳上:“那家人啥樣啊,打聽清楚了?”

杜母回:“經常到村子裡賣貨,這段時間來的少了,家裡還不錯,我也找人打聽過了,就是家裡地有點少,才兩畝水田地。”

“不僅做貨郎的生意,還跟他二哥一起做木匠活,他們大哥大嫂在家養豬,家裡新起的兩層小房。”

“那你跟林月娘說了,咱們家要多少聘禮沒。”

“我跟她提了一嘴,說要六兩六,我估摸著林月娘應當跟他們家那邊說了,要是拿不出來昨天林月娘該來告訴我們。”

“我等了一下午,她沒過來,該是能拿得出,咱們家么兒還有兩年該娶媳婦了,小小她大姐成親才給了三兩八聘禮,這六點六不少了,我怕要多了,他們家沒錢給。”

“家裡不差,小小到了那邊,能過得上好日子,當家的,你說呢。”

杜父沉默許久,才點頭:“六兩六是不少了,他們家要是能拿的出,這門親事就定了,林月娘什麼時候過來,和她說一聲,要是同意,明天讓他們過來商量著合日子的事。”

杜小小坐在床邊,聽著她爹和她孃的談話。

她相中了沈元山,家裡也不差,能嫁給他是開心的,所以爹孃的話她並不反駁我安靜的在一邊刺繡。

沈家村。

下午三點鐘左右,林月娘和她丈夫駕著驢車進村。

車停在院門口,推開院門喊道:“溫禾,你在家沒。”

“在呢。”

季溫禾從廚房出來,她們正在屋裡做菜餅。

“林月娘,是姑娘家那邊有訊息了,怎麼說得。”

“姑娘家那邊要六點六聘禮,要是你們拿的出,這門親事就定了,明天去他們家給聘禮,商量著合日子的事。”

“那明天下午過去成不成功家裡肉沒買,還要給姑娘扯兩身料子,明天早上我們去鎮上買,下午過去。”

“成啊,過晌午我來接你們。”說完往院外走,“你們明天去鎮上,早去早回,我這邊還有事,先回來。”

“哎,您慢走。”

送她出了門,季溫禾轉身回到廚房。

“紅葉,明天我和元山去鎮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順道去錦繡坊。”

“好,我跟大嫂一塊去,月底我就不去了。”

“那也行。”

一會等沈元山回來,要和他說定親的事。

很快,沈元山日子定了,在下個月十六,到月中。

季溫禾靠著床頭,見沈榕山洗完澡出來,往裡面挪了挪:“還有半個多月,元山就成親了。”

現在沈文山他們兩口子自已在家裡做飯吃,沈元山有時候來他們這吃,有時候去前面吃,反正隨他自已。

“等元山成了親,我想帶他們到爹孃墳前祭拜。”

“好,到時跟他們說。”季溫禾抱著他的腰,臉貼在後背,“你答應過他們的事做到了,以後沒有太重的擔子,輕鬆點,等七夕了,我們一家都去鎮上玩。”

沈榕山轉身抱著她,靠在床頭:“以後你們想去,就帶你們去鎮上玩,不用等到節日。”

“可是節日才熱鬧啊,而且節日集市會開到很晚,有很多花燈,雜耍。”

他寵溺地說道:“好,都聽你的。”

輕輕拍著她的背:“去鎮上瞧瞧,家裡再置辦些物品,買個銅鏡回來,還有洗澡的香胰子,家裡缺啥你就買啥,不用省著。”

季溫禾抬起頭:“你要是任由我買,我能把家裡的錢全部用完,還不一定夠我揮霍的呢。”

“用完了再掙,而且我知道你不是揮霍的人。”

兩人在一起那麼久,早就瞭解了彼此。

聽著他胸膛的心跳聲,笑著說道:“你要是能有無限的財富,我每天都會過著皇帝般的日子,買東西不問價,看上啥就買啥,大手一揮。”

別說,她還真幻想過這樣的日子。

兩人正在屋裡說著話,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叫門聲,是沈安國。

“榕山大哥,嫂子,小蓮要生了,我來借你們家驢車去請接生婆。”

沈榕山連忙起身推開門出去:“驢在山腳下,走,我過去幫你把車套上。”

晚上把車卸下來,拉著驢出去轉了一圈,回來沒有把車套上去。